方方的航空小筑 前天 17:02
对美菲合建弹药制造中心的一点想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菲律宾设想建立弹药制造中心的战略和战术意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虽然该设想具有一定的战略威慑力,但在“防、产、运”三个关键环节面临巨大挑战。菲律宾缺乏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和原材料供应链,难以独立生产,且其地理位置使其易受攻击,运输线也难以保障。此外,文章还详细分析了能源供应问题,指出即使是中等规模的弹药厂也会给菲律宾电网带来巨大压力,且依赖进口燃料或发电技术。综合来看,作者对该设想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益表示质疑。

🎯 战略意义与现实挑战:将菲律宾的弹药制造中心设想比作“红警”中的战车工厂,强调其潜在的战略威慑作用。然而,作者指出,该设想能否实现是关键前提,一旦实现,其军事目标的属性将使其成为敌方首要打击目标,而菲律宾缺乏足够的防御力量来保障其安全。

🛡️ “防”的困境:文章详细阐述了“防”的难度,指出菲律宾并非美国本土或日韩等有坚实防御体系的地区。在当前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背景下,指望其抽调兵力保护第一岛链的制造中心并不现实。若无法有效防御,该制造中心将仅能作为一次性消耗品,其战略价值大打折扣。

🏭 “产”的依赖与瓶颈:作者分析了菲律宾在“产”方面的不足,强调其缺乏成体系的军工企业和原材料供应链,只能进行来料加工或组装。其产能依赖于提前储备的原材料和不断供应的运输线,而这两者在战时都面临被切断的风险。特别提到了中国在全球硝化棉产能中的主导地位,这直接影响了西方军火产能,也成为菲律宾制造中心难以回避的原料供应难题。

🚚 “运”的风险与成本:关于“运”,文章指出其与原材料运输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在战时运输线易被切断。如果原料无法顺利运入,成品也难以运出。此外,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能源供应问题,以一个年产200万发155炮弹的工厂为例,估算了其巨大的电力需求,指出这会给菲律宾电网带来极高负荷,并可能导致高峰时段的限电。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能源来源的成本和依赖性,指出菲律宾在发电燃料上的巨大开销,进一步凸显了该设想的经济负担。

原创 航空小筑 2025-07-27 12:20 广东

        看到这个新闻,忽然有种想吐槽又不知道从何吐起的无力感。下面把思路捋一下,从大到小来说。

        首先,战略意义。

        如果用红警来打比方,就相当于在对方基地外面放了一个战车工厂,源源不断往外出坦克。如果这个设想实现的话,那的确是具有一定的战略威慑意义的。

        所以,前提是:这个设想得以实现。

        第二,战术意义。

        如果要上述设想得以实现,那么作为一个弹药制造中心,有三点必须实现:一是防,二是产,三是运。

        关于防:

        你那么大一个战车工厂怼到别人基地外面,不打你留着过年吃饭吗?像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目标,战时必然是第一批打击对象。那么,怎么防?这里是菲律宾,不是美国本土,不是日韩本土基地,甚至不是琉球群岛基地群,有什么像样的防御力量吗?没有!或说可以抽调其它地区的防御力量来保护这个中心?在美国国力全盛时期,这个可能性不小。但在现在这个时期,美国已经在全球战略收缩的情况下,在第一岛链明显作为消耗战线的拉锯区域的情况下,抽调兵力来保卫这个不知所谓的制造中心?看看美国设想的未来太平洋战争模式是什么?是航母打击群从第三岛链出击,在滨海战斗团的指引下以远程火力大量消耗假想敌之后,再进行决战。但凡美国能够保卫吕宋岛的弹药制造中心,就用不着搞滨海战斗团这类幺蛾子。

        如果不能防,那就只能是把这个制造中心作为一次性仓库使用——或者说应该叫平账中心更合适。

        关于产:

        菲律宾没有成体系的军工企业以及相关的原材料供应链。所以这个所谓的制造中心最多也就是个来料加工/组装中心。所以它的产出依赖两条线:

        一是提前囤积的原材料和元器件。但仓库库存有限,而且即使在平时,那么一大批危化品、火工品的储存也是个大问题,一不小心就飞上天了——这事大毛那边出过好多回了。当然,不排除有人希望看到这个结果,那平账中心就名副其实了。

        二是依赖运输线源源不断地供应。就像红警里面,你总得有采矿车去采矿才行。那么问题回到前面:在战时美军主力退守第二、第三岛链的形势下,如何保障位于第一岛链的菲律宾周边运输线不被切断?还是那句话,如果美军保证不了制造中心的安全,同样也保证不了运输线的安全。

        而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硝化棉。中国占全球硝化棉产能70%以上,控制关键原料(短绒棉)和完整产业链(精制棉、硝酸、酒精)。美国军工企业长期依赖中国进口。美欧军火产能上不去,很大程度上是受硝化棉供应链的影响。所以菲律宾这个制造中心的硝化棉来自哪里?难道从中国进口?

        关于运:

        这个跟原材料运输线是同样的问题。如果原料不能运进来,那么成品也运不出去。

        第三,能源供应

        这里假想一个年产200万发155炮弹的制造厂(欧洲正在规划的产能)。按照DS的参考数据,供电能力需要达到220MW,年耗电9.7亿度,按菲律宾的平均工业电价(0.21USD/度)来算,光电费就2亿美元了。

        制造中心所在的吕宋岛,是菲律宾发电能力最强的地区(总装机超‌12.9吉瓦‌(2024年),占全国总量45%以上‌)。按照上面的估算炮弹厂的用电就占到了装机容量的1.7%。而吕宋电网的备用裕度原本仅有9.7%,因为这个炮弹厂的原因进一步下降到8%,远低于15%的安全线,高峰时需要拉闸限电。这都不用到战时,平时就未必能撑得住。

        再有,发电形式。目前无非三种:燃煤、燃油、清洁能源。燃油价格高,而且发电机所用的轻柴油菲律宾就是从中国进口的;清洁能源么,全世界都知道这个技术在哪。所以菲律宾只有一个也是最“便宜”的选择,那就是继续沿用燃煤发电——因为菲律宾的褐煤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按报道我们去年也买了766万吨以平衡贸易,至于环保什么的就顾不上了。按照这个年炮弹厂的年耗电量,预计需要消耗燃煤54.4万吨,按2024年的卖价473RMB/吨,折合美元约3600万。但这是自己消耗了,如果用于出口还能赚同样的钱。也就是说,菲律宾为了炮弹厂在发电燃料上的成本就达到了7200万美元/年。

        就这几点来看,这个所谓弹药制造中心,好处还没见到,成本已经哗啦哗啦流水一样出去了。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确实很难理解懂王和小马科斯的思维。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菲律宾 弹药制造 战略意义 供应链 能源供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