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前天 15:19
近12亿元溢利背后,一款FIC“降糖神药”撑起华领医药的生死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华领医药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溢利约11.841亿元,主要得益于与拜耳终止协议的合约负债拨回以及核心产品华堂宁®(多格列艾汀片)的强劲销售表现。华堂宁®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作用于葡萄糖激酶(GK)靶点的口服降糖药,凭借其独特的机制和差异化优势,在糖尿病患者需求迫切的市场中表现出色,销售额同比增长111.8%。公司积极推动华堂宁®纳入医保并强化自身商业化能力,销售效果显著。然而,为实现10亿元的销售目标,华领医药仍需应对糖尿病用药赛道激烈的竞争和单品依赖的挑战。公司正通过推进第二代GKA药物HM-002-1005的研发以及探索华堂宁®的多项新适应症和联合疗法,以丰富产品管线,突破单品创收的天花板。

✅ 盈利预告亮眼,华堂宁®销售强劲:华领医药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溢利约11.841亿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这主要得益于与拜耳终止独家推广协议的12.435亿元合约负债拨回,以及核心产品华堂宁®(多格列艾汀片)销售额的显著增长。上半年,华堂宁®销售量约176.4万盒,销售净额约2.174亿元,同比增长111.8%,显示出强大的商业化活力。

🚀 差异化优势显著,抢占糖尿病用药蓝海:华堂宁®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葡萄糖激酶(GK)靶点口服降糖药,其通过增强GK功能,协同调控胰腺、肝脏、肠道等器官,改善血糖稳态自主调节,展现出明确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在全球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华堂宁®凭借其独特的机制和细分赛道优势,在“超级市场”般的糖尿病用药领域具备突出的竞争力。

🏥 医保覆盖与商业化强化,助推销售放量:华堂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第一个完整年份,覆盖全国约2700家医院,医保放量效应显著。同时,华领医药全面接管华堂宁®在中国的商业化任务后,积极打造内部销售及医学营销组织,并聘请经验丰富的销售负责人,有效强化了其商业化能力,直接促进了销售业绩的快速提升。

💡 单品依赖风险,产品管线升级迫在眉睫:尽管华堂宁®表现强劲,但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存在触及天花板的风险。糖尿病用药市场竞争激烈,其他药物如二甲双胍联用司美格鲁肽的疗效在某些方面优于华堂宁®。为应对此挑战,华领医药正积极推进第二代GKA药物HM-002-1005的研发,并探索华堂宁®在预防糖尿病、治疗神经退化等新适应症及联合疗法上的布局,以丰富产品管线,分散风险。

文 | 医药研究社

一款药物确实打开了华领医药的增长空间。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预期2025年上半年录得溢利约11.841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42亿元;毛利约为人民币1.178亿元,毛利率约为54.2%,而2024年同期毛利约为4780万元,毛利率约46.5%。

利润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源于2025年1月1日华领医药终止与拜耳所订立的独家推广服务协议,未摊销合约负债人民币12.435亿元已拨回损益,并确认为集团收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华领医药核心产品华堂宁®(多格列艾汀片)销路进一步打开,对业绩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那么,华堂宁®的竞争力何在?华领医药又如何破解单品依赖?

FIC药物商业动能充足

先来看看今年上半年华堂宁®的销售战绩。

业绩预告提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华领医药销售华堂宁®约176.4万盒,销售净额约2.174亿元;而2024年同期华堂宁®销售量约为84.6万盒,销售净额约1.027亿元。在每盒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华堂宁®销售额增长111.8%,足以证明该款产品已经具备较强的商业化活力。

具体来看,华堂宁®的商业潜力的确不小。首先,在需求迫切的糖尿病患者端,具备差异化优势的降糖新药始终具备不小的应用价值。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4年报告显示,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5.79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92.3%;中国糖尿病患者规模突破1.41亿,相当于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由此糖尿病用药领域成为“超级市场”,其中华堂宁®正凭独特机制和细分赛道抢跑冲出重围。

据悉,华堂宁®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作用于葡萄糖激酶(GK)靶点的口服降糖药。公开资料显示,GK是葡萄糖磷酸化和代谢的第一个关键限速酶,被认为是机体维持葡萄糖稳态的重要葡萄糖传感器,在调节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肝脏葡萄糖代谢和肠促胰素的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华堂宁®可以通过增强GK功能,协同血糖调控核心器官(如胰腺、肝脏、肠道)共同发挥血糖调节功能,改善血糖稳态自主调节,展现出明确的降糖作用以及较强安全性,也因此受到市场认可。 ‌

其次,华领医药的商业化积极性很强。一方面加速推动华堂宁®纳入医保。据悉,2024年是华堂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的第一个完整年份,覆盖了全国约2700家医院,医保放量效应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从原有销售及营销合作伙伴拜耳手中全面接管华堂宁®在中国内地的商业化任务之后,华领医药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商业化能力,如重点打造内部销售及医学营销组织作为强大枢纽,并聘请了在中国具备逾20年糖尿病药物商业化经验的医药销售负责人,引领市场工作。多措并举,产生了立竿见影的销售效果。

基于当前华堂宁®向好的商业表现,华领医药未来增长信心也十分充足,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力曾表示,2027年公司糖尿病产品要在国内卖到10亿元以上。不过,单靠华堂宁®来实现这一宏大目标,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如何打破单品创收的天花板?

众所周知,企业靠单品创收很容易触及天花板,一旦相关市场竞争加剧、需求下降,单品销售受阻就会十分明显,进而影响整体业绩表现。

就华领医药而言,虽然其核心产品华堂宁®是一款名副其实的“First in class”糖尿病药物,凭差异化靶点脱颖而出,但放量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强,还是在于糖尿病用药赛道太“卷”了。

据悉,按照作用机制来划分,目前市面上常见糖尿病用药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多品齐发下,患者选择很多,新进入市场的产品如果竞争力不强,将很难分到市场份额。

具体到华堂宁®,在一些临床研究中,该产品的疗效其实没有那么突出。

单药治疗方面,一项华领医药开展的名为SEED的三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24周的治疗后,多格列艾汀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对基线降低了1.07%,安慰剂组HbA1c则相对基线降低了0.5%。虽然对比安慰剂组,多格列艾汀在控制HbA1c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据了解,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单药治疗也可以达到差不多效果。

联合治疗方面, 一项名为DAWN的研究评估了多格列艾汀与二甲双胍联用的效果。结果显示,患者24周HbA1c(糖化血红蛋白)相对基线降低1.02%,HbA1c达标率为44.4%,不及二甲双胍联用司美格鲁肽。

或许也是基于此,近年华领医药正持续推进产品升级。

比如财报提到,2024年,华领医药顺利完成并公布了第二代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HM-002-1005在美国的单剂量递增(SAD)研究结果,验证其对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的可行性。目前,华领医药仍在持续开发HM-002-1005的临床剂型,以推进其临床机制验证研究。

与此同时,华领医药还在开发多格列艾汀预防糖尿病、治疗神经退化等多种适应症,并积极推进“多格列艾汀+恩格列净”“多格列艾汀+西格列汀”多种联合疗法布局。不难看出,华领医药正努力呈现出产品研发的丰富性,但多个产品管线基本都围绕多格列艾汀展开,跨度其实不太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华领医药 华堂宁® 糖尿病 药物研发 商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