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7月30日 11:46
《南京照相馆》,拯救暑期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在冷清的暑期档,《南京照相馆》凭借口碑发酵,实现了票房的惊人逆跌,累计票房突破6亿,豆瓣评分高达8.6,成为春节档后首部走出陡峭票房曲线的电影。影片打破了传统大IP、全明星阵容的惯例,意外成为市场黑马,尤其在二线和四线城市表现亮眼,女性观众是观影主力。它的出现,为低迷的市场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其他影片票房走势向好,也引发了行业对观众口味和爆款公式的重新思考。在整体票房下滑、观众观影人次锐减的背景下,《南京照相馆》的成功,为电影行业带来了久违的希望,市场正期待更多高质量作品的出现。

🌟 《南京照相馆》成为暑期档黑马,票房口碑双丰收:该片在点映初期并未被视为热门,但凭借优良口碑迅速发酵,首日票房即高达6000万,随后票房一路攀升,周末更是大幅逆跌,累计票房突破6亿,豆瓣评分高达8.6。其强劲的票房表现和良好的观众评价,打破了市场对新片表现的普遍预期,尤其在二线和四线城市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穿透力。

📈 市场低迷,《南京照相馆》成为暑期档“救市之作”:今年暑期档整体表现疲软,票房和观影人次均远低于往年同期,多部影片票房失利,电影院场均人次低迷。在此背景下,《南京照相馆》的出现,不仅点燃了暑期档的热情,更带动了整体大盘的票房走高,多部影片呈现共同发力态势,为行业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堪称市场的“救市之作”。

🤔 爆款公式失灵,观众口味变化引深思:过往的“大导演”、“大卡司”以及特定题材的成功模式在今年纷纷失效。《南京照相馆》的成功,证明了口碑和质量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尤其是在观众对内容要求日益提高的当下。影片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群体,特别是女性观众占比较高,这与过往部分影片受众的集中化形成对比,引发了行业对观众口味变化和内容创作方向的深入探讨。

📉 头部效应显著,腰部影片生存空间受挤压:数据显示,今年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只有高质量、口碑好的影片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而腰部及以下影片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观众在面对众多娱乐选择时,对电影的期待值更高,只有真正精彩的故事才能打动他们。这使得电影行业面临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挑战,市场亟需更多能够“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作品。

 文 | 定焦One(dingjiaoone),见习作者 | 陈丹,编辑 | 魏佳

继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之后,终于又有一部电影走出了一条陡峭的票房曲线。

7月25日周五,在经过8天点映的口碑发酵之后,《南京照相馆》上映首日票房高开,拿下6000万日票房。首个周末,该片票房继续大幅上升,周六破亿,周日更是大幅逆跌(指票房走势与预期相反),拿下1.4亿。截至7月29日发稿前,该片累计票房已经突破6亿。在豆瓣,10万人打出了8.6的高分。

一路走高的还有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等数据平台的AI预测。在上映首日,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最终票房将突破12亿,两日之后该模型又将这一数字上调至32亿。在一个电影从业者聚集的微信群里,很多人也为这部电影的票房走势感到震惊,“这个抬升速度让我想到了《哪吒2》”。

在今年冷清的暑期档,市场等待这样一部作品已经太久了。

《南京照相馆》点燃暑期档

在电影上映前,谁也没有想到,《南京照相馆》会有这样的爆发力。

相较于全明星阵容的《酱园弄・悬案》(以下简称“酱园弄”)、大IP加持的《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起初并未被视作热门种子选手。申奥此前仅有《受益人》《孤注一掷》两部院线长片作品;主演阵容里,除刘昊然、王传君具备市场号召力外,其他演员的票房履历相对平淡。与此同时,主旋律题材在近两年的市场环境中,整体热度有所回落。

刚开始点映那几天,《南京照相馆》的表现也并不亮眼。

7月19日,该片大规模点映的第一天,2.7万场次仅产出了1290万票房,第二天,3万场次的票房也只有1940万。作为对比,《长安的荔枝》在最初点映几天,仅靠不到2000场次的特效厅就拿下了800万的票房。

有个影迷为片子发愁:身边的普通观众好像都还不知道这个电影,给他们介绍就只能说是《孤注一掷》导演新作。之前曾有媒体预测,《南京照相馆》票房落点将在15亿左右,但他担忧就像前几部被寄予厚望的电影一样,这部片子也没有办法给市场打下一剂强心针。

好在,口碑发酵很快。

过了点映的第一个周末,在一线面对消费者的影院经理已经感受到了这部电影的升温。一位影院经理透露,他所在的影院上周一(7月21)开始,每天排3场,每一场都卖得很好,而且越来越好。另外一位影院经理介绍,他在上周二(7月22日)给《南京照相馆》排了三场,贡献了该影院第二名的票房。到了周四、周五,越来越多的影院经理表示,《南京照相馆》已经成为他们影院的票房冠军。

图源 / 电影《南京照相馆》官方微博

经过一周发酵之后,《南京照相馆》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周末两日票房狂揽2.4亿。

“终于有点暑期档的样子了。”一位影院经理感慨。上周日,他所在的影院观影人次再次突破2000人,而上一次超过这个数字还是2月16日。观影人流的激增甚至导致影院饮料供应紧张,周边两家影院不得不借糖浆应急。

从城市票房来看,二线城市成为《南京照相馆》的核心票仓,贡献2.16亿;四线城市表现亮眼,累计达1.54亿,显示出较强的下沉市场穿透力。从用户画像看,女性观众成为了观影主力,占比高达65.8%。从年龄来看,各年龄层观众分布较为平均,占比最高的是20-24岁(21.5%)和40岁以上(19.9%)两大人群。

对比其他几部影片,也能看出《南京照相馆》受众人群的广谱性。《戏台》和《长安的荔枝》40岁以上观众占比显著领先,《罗小黑战记2》则以年轻用户为主,20-24岁占比最多。与《南京照相馆》观众结构最为接近的是《哪吒2》,后者最终创下了154亿的票房记录。

全行业苦等爆款

在《南京照相馆》崛起之前,有人用冰冻形容今年暑期档的疲软。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今年暑期档直到进入档期的第57天,票房才艰难突破50亿大关。要知道,前一年达成这一票房数字仅用了32天,速度快了近一倍。截至7月29日12时,暑期档累计票房也只达到54.6亿。

回望历年暑期档,2023年曾创下206亿的历年最高纪录;2019年,总票房也有177.78 亿元;即便是2015到2018年这几年,也普遍稳定在120亿以上。如果在暑期档后半程没有爆款影片拉动,今年很可能会创下近几年暑期档的最低票房纪录。

这并非孤立现象,清明、五一、端午等档期已经纷纷创下数年来的最差纪录。从票房规模来看,今年上半年的票房体量虽然比去年同期高出约20%,但一部《哪吒2》几乎赚走了全行业的钱。在《哪吒2》之后,破5亿票房甚至成为很多电影的一道门槛。

图源 / 《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豆瓣官方剧照

电影的集体哑火,让电影院的生意也十分惨淡。从今年3月以来,全国电影院场均人次徘徊在2至4人之间,0人空场率一度接近40%,甚至有的影院连续几小时都没有一张票卖出。没有爆款的吸引,很多观众正在告别电影院。灯塔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4年有57%的观众全年只看了一场电影,而25岁以下年轻观众的占比已降至21%——在过去,这些都是爆米花电影的主力人群。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档期之一,暑期档历来是各大片方的兵家必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期档定档的中外影片超过60部,涵盖喜剧、动画、历史、悬疑等十多种类型。无数影院和从业者都希望,从中能跑出爆款、跑出现象级,从而提振市场和行业信心。

然而,让影院苦苦等待的戈多没有降临。

陈可辛历时八年筹备的电影《酱园弄》票房、口碑双双滑铁卢,暑期档头炮哑火。这部汇聚章子怡、杨幂、赵丽颖、易烊千玺、雷佳音等众多一线明星的大制作,票房仅收3.75亿。

作为近年来票房保证的陈思诚也未能延续其号召力。由他编剧、监制,金鸡奖影后张小斐主演,改编自东野圭吾小说的《恶意》票房只有2.5亿。同样的悬疑题材、同样的女性视角,《恶意》没有像《消失的她》一样,以小搏大创造票房奇迹。

两部动画电影同样没有破圈。追光动画出品的《聊斋·兰若寺》口碑两极,最终票房可能超不过3亿。豆瓣评分8.6的《罗小黑战记2》影响力也没有突破固有粉丝人群,最终票房或达4.9亿。更为惨烈的是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上映12天票房只有8000万,最终票房大概率无法破亿。直到7月19日,暑期档票房破5亿的只有引进片《侏罗纪世界·重生》。

大鹏这几年一直兢兢业业,为自己攒下了不少观众缘,《长安的荔枝》口碑亦不俗,豆瓣评分达7.7,但该片依旧没有扛起救市的希望。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最终票房将在8.57亿——对于偌大的暑期档来说,这个成绩完全不足以带热大盘。

《南京照相馆》的出现,终于让暑期档热了起来。

上周六《南京照相馆》日票房突破1亿,成为春节档后首部单日票房破亿的新片。周日,在该片的强势带动下,大盘票房破3亿。距离上一次日票房3亿的大盘,已经过去了153天。

转折点已经到来?

《南京照相馆》让济南的一位影院经理想起了2017年的《战狼2》。当年,电影票房也一路惨淡,直到《战狼2》横空出世,一下子引爆了市场。在她看来,观众对于电影市场又有了关注,这是高质量电影进入市场的好时机,可以“借势起来”。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在它的带动下,市场被进一步激活。《长安的荔枝》《戏台》等此前表现中规中矩的影片也票房走势向好,形成了多部影片共同发力的态势,暑期档的热闹氛围逐渐显现。

今年票房低迷的背后,还有从业者和观众之间的错位。

一位影评人感慨,差不多品质的电影在今年的市场完全没有得到往年的回报——今年5亿级别的电影,在往年最起码能斩获10亿以上的票房,以此类推。在不少从业者看来,今年暑期档影片的供给相当多元,可以说是对全年龄观众的争取。但现实是大导演卖不动了,大卡司卖不动了,悬疑、动画、超英等题材亦卖不动了。曾经的爆款公式失灵,从业者陷入迷茫:观众到底爱看什么?

但对于很多C端观众来说,现在的很多电影难以让他们提起兴趣。从观影人次尤其能直观看出观众兴趣的锐减:2023年,暑期档观影人次高达5.04亿次,去年这一数字缩水了近一半,只有2.84亿次。今年暑期档已经过了大半,但走进影院的人次刚刚到去年的一半——1.42亿次。

究竟是“没人看”还是“拍得不好看”这几乎成为了一个类似“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不少人将观众的远离归因于外部:如其他娱乐形式的竞争、短视频对于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宅经济”对于线下观影习惯的打破等等。但最起码从《哪吒2》《南京照相馆》来看,头部电影依旧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只是观众的观影期待更高了。

从豆瓣评分来看,今年口碑能拉动票房的电影大多在8分以上,《哪吒2》和《南京照相馆》分数更是达到了8.5分以上。同样7.7分的电影,《封神第一部》在2023年暑期档揽获了26亿票房,但《长安的荔枝》票房预测不到10亿。

图源 / 《封神第一部:朝哥风云(2023)》豆瓣官方剧照

在过去,豆瓣评分只要超过了6分,就意味着口碑不会拖累票房。但在现在的观众心中,几乎被视为“劝退”的低分影片,已经激不起进影院“审判”的欲望。大麦娱乐总裁李捷在今年上影节论坛上公布了一个数字:春节后灯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15%的观众期待提升,直接导致部分影片票房不及预期。

观众的内容消费需求没有减少。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亿,超越了电影票房。在更加便宜、更加唾手可得的娱乐形式面前,电影想要吸引观众进影院,必须拿出更精彩的故事。反映在近两年的电影市场,头部电影展现了虹吸效应,而腰部电影及以下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市场只能等待一部又一部的救市之作。

没有人知道下一部《南京照相馆》会在何时出现。但对于不少影院经理来说,眼下只盼着这部电影的票房足够亮眼,至少能保障他们在9月哪怕没生意也能有盈利。

*题图来源于电影《南京照相馆》官方微博截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南京照相馆 暑期档 电影票房 口碑营销 市场复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