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30日 11:37
上海千亿母基金再出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内创投市场回暖,上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通过设立人工智能CVC基金、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并加速推进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的子基金遴选,上海正以“耐心资本+产业深绑”的模式,为硬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此外,上海还出台了“阶梯式激励+场景化赋能”的政策组合拳,包括对企业营收增长的奖励以及针对AI算力、模型研发的专项支持,旨在破解AI产业的“硬约束”,构建完备的产业生态,推动智算云产业规模突破,为AI创新注入确定性活水。

上海正通过母基金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第三批市场化子基金遴选启动,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并鼓励与龙头企业合作设立CVC基金,以产业认知指导投资策略,把握产业发展节奏。

上海在人工智能赛道构建了覆盖创新全周期的资本矩阵,包括聚焦种子轮的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旨在帮助初创企业解决生存问题,形成产业集群;以及首期规模30亿元的人工智能CVC基金,关注模型、语料和算力三个要素。

上海通过“阶梯式激励+场景化赋能”的组合拳赋能AI产业发展,例如对营收达到特定里程碑的软信业企业给予高额奖励,对调用AI服务的创新主体提供算力补贴,并对行业模型研发给予资金补助,以推动AI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

上海的AI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市约40%,吸引了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并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占据全市近一半的份额。

全国多地如杭州、苏州、东莞、深圳、北京等也纷纷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投入,设立百亿甚至千亿级基金,并出台配套政策,显示出国家和地方对AI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加速布局。

国资重器高频落子,AI赛道重兵集结

国内创投市场回暖态势愈发明显了。

据FOFWEEKLY统计,6月份,机构LP出资活跃度与新基金备案规模均呈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外资LP也在进一步布局国内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一线城市正以令人瞩目的“加速度”引领这轮复苏潮,上海更是动作频频。

首先是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三批市场化子基金遴选再度启动,同步亮相的还有首期30亿的人工智能CVC基金,以及20亿的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

国资重器高频落子,AI赛道重兵集结——上海正以“耐心资本+产业深绑”的组合拳,为硬科技创业注入确定性活水。

千亿母基金再出手

上海三大先导母基金跑出加速度。

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国投公司主办“智链科创·赋能AI创新生态”专场论坛。论坛现场,上海国投先导第三批市场化子基金遴选正式启动。这距离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第二批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尚不足2个月时间。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拟投资的第三批子基金应为设立或迁址上海市内的股权直投基金。子基金须由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通过股权投资方式,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本次遴选鼓励与符合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重点布局方向的龙头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基金。

上海国投先导将通过市场化遴选机制,与产业链主深度合作,加大CVC基金布局,借助产业认知指导投资策略,把握产业演进节奏,前瞻制定投资路径图,与产业创新趋势同频共振。

据介绍,上海国投先导自去年9月底具备投资条件以来,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决策了36个项目,其中包括29个子基金和7个直投项目,投决总金额高达259.55亿元。这一举措成功带动了超过1000亿元的社会资本注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国投先导建立了专业化筛选机制,通过系统化评估体系,从管理团队资质、历史业绩表现、产业协同性等维度实施高标准筛选,确保合作机构兼具专业特色与卓越能力,为后续资本运作奠定坚实基础。而首创的“一司一策”投后管理体系,则能精准识别子基金资源优势,构建投前与投后评价模型,将合作方案设计通过协议条款进行约定,定期检视。

“科技创新是一场全球竞速的硬仗,我们考虑的就是要让‘飞轮’先高效运转起来,这是关键的一步。”国投先导总经理温治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先头部队,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在实现“当年筹备、当年设立、当年投资”的基础上,正全速推进投资布局。

人工智能CVC基金也来了

当千亿母基金加速运转,上海在AI赛道的资本布局正呈现更精密的协同设计——从解决初创企业“活下去”的种子基金,到打通技术商业化“最后一公里”的CVC基金,一套覆盖创新全周期的资本矩阵已然成型。

这两天,上海在48小时内连续落下两颗关键棋子:

7月27日,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正式发布,该基金聚焦种子轮阶段,专注投资创新人才、前沿技术的国资创投基金。通过种子基金友好灵活的投资机制,基金有望帮助解决初创团队“活下去”的生存问题,实现“聚起来”的产业集群,形成“敢创业、爱创业”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加速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在浦东落地转化,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垂类模型生态集聚区。会上,浦东创投集团与18个公司进行种子基金投资项目签约。

7月28日,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正式发布,基金包括模型、语料和算力三个要素,首期总规模30亿元。

据悉,当前,浦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全市占比约40%。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经完成备案或登记。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1/2。

基金矩阵之外,上海更深层的谋局在于破解AI产业的“硬约束”,通过一套 “阶梯式激励+场景化赋能” 组合拳持续赋能AI产业发展。

3月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 - 2027 年)》,《实施意见》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到2027年,上海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云边端协同、产业链条完备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实施意见》特别提到,研究设立算力CVC基金。该基金将支持智算云企业通过股权并购、专业整合、多元化融资等方式增强软件技术研发和平台运营效能,加强对算力资源成本优化的技术攻关。

7月1日,《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实施,为产业注入强心剂。这份文件以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

阶梯式企业激励:对营收首破10亿、50亿、100亿、200亿的软信业企业,核心团队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企业,营收首破2.5亿即可获500万奖励。

AI专项支持:大力发展“模型即服务”,对调用服务的创新主体给予算力补贴;对行业模型研发提供最高30%资金补助;通用智能体开发者可纳入“算力券”支持范围。

当政策红利与资本活水同时注入,上海AI产业版图正加速扩容。

结语

作为我国创投领域的前沿阵地,现下,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落子,从母基金对人工智能产业子基金的精准布局,一系列组合拳环环相扣,为硬科技创业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弹药”。

事实上,也不只是上海,放眼全国,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多地均已竞相发力。

杭州1000亿、苏州100亿、东莞100亿、深圳100亿、北京1000亿……与此同时还有多地配套政策支持,各地正以战略性投入布局AI产业版图。

随着国家与地方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战略布局持续深化,正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增长动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OFWEEKLY”,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海 人工智能 创投 CVC基金 产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