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的下午2点,被称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7万平方米的展区,800多家展商,带来了超过40款大模型产品。
去年,当人们谈论人工智能的大模型革命时,最常被提及的仍是ChatGPT、Sora或Gemini这些通用大模型。而今年更受行业瞩目的无疑是工业领域大模型。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
从行业需求层面看,制造业正经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深度转型。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点技术的炫技,而是需要能够解决实际痛点的AI解决方案。
工业大模型恰恰回应了这一需求——它通过整合设备数据、工艺参数、传感器信息等多源数据,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运维的全流程智能体系。
面对工业AI深化应用的挑战,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录城告诉36氪:“不同行业的工艺机理差异显著,如何将通用AI能力与行业深度知识结合,是卡奥斯持续探索的方向。”
在这场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大会上,卡奥斯带来了平台在工业大模型、数字孪生、工业智能体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赋能制造企业数智化的实践,展现了平台AI+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的新生态。
工业大模型进阶:从单点智能到「全域协同」的质变
走进卡奥斯的展区,从基础的天气查询、展区导览,到专业的15个行业工业知识解读、数字化实践案例拆解,3D立体投影呈现出的海尔兄弟数字人,总能用口语化的表达迅速回应,甚至能根据提问者的行业背景调整解释深度。
这样像和“老师傅”聊天一样的交互体验,让不少观展的制造业从业者眼前一亮。这样自然流畅地交互,并非简单的AI对话技术,而是工业知识“可感知、可对话、可复用”的直观呈现。
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卡奥斯COSMOPlat构建了一套“数据高效流转—模型深度赋能—智能体精准执行”的完整体系,让工业数据从静态资产变为动态生产力。
其底层支撑是数字工业操作系统构建的数据高速公路。通过“大连接+大数据”技术底座,实现设备端与产业集群的全域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贯通。
展会上,卡奥斯COSMOPlat构建了“天空地”一体的AI科技体系,以全景化方式呈现工业智能的多层次应用,成为现场最具吸引力的看点之一。
“天”:以天智工业大模型为顶层技术支撑,沉淀工业知识、驱动智能创新;
“空”:以家电、化工等行业智能体与工业软件为空中链接,灵活适配各类工业场景;
“地”:以智能终端及工业机器人等为落地手段,将AI能力真正应用到生产一线。
从采集标准、治理规则到流通机制的全链路标准化设计,让工业数据天然具备“通、用、活”的特质,为工业智能体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燃料”。
从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展台望向更广阔的工业版图,卡奥斯的实践正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工业AI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是让每个工厂都能高效获取智能能力,让每个工业场景都能实现价值提升。
为了这一目标,天智工业基础大模型作为“神经中枢”,依托底座沉淀的多模态工业数据集,形成了领先的工业场景解析、知识问答与逻辑推理能力。它不仅能读懂专业图纸、理解工艺标准,更能基于数据进行决策推演,为工业智能体提供认知与决策的核心支撑。
更重要的是,卡奥斯在构建大模型时,并未拘泥于自有行业,而是致力于抽象“跨行业迁移能力”。它将知识模块化,构建智能体开发工具包,企业可根据自身场景复用构件。
卡奥斯副总经理兼CTO冯兴智在AI+生态论坛上表示,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以AI+工业互联网技术加持,打造出独特的“一行业一模型”的模式,目前已落地9大行业的40多个场景,也是赋能世界500强案例最多的工业大模型。
这种“行业知识沉淀+模型平台开放”的组合,或许正是未来工业智能真正走向可扩展的关键。
啃下「硬骨头」:深度应用见真章
正如陈录城所言:“工业企业的需求是‘一米宽、百米深’,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要求我们必须深耕行业知识。”工业大模型的推广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将通用AI能力与行业深度知识结合。
会上,卡奥斯也给出了不同行业的解题方法。在7月27日的卡奥斯AI+生态论坛上,多项AI+工业互联网新成果集中亮相。其中,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是全球首个全产业链、全生态链、全价值链的石油化工千亿级大模型。
基于天智工业大模型技术底座和平台在化工行业的实践经验,该大模型覆盖“油气煤化电”全产业,拉通“采供-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生产链条,助力化工企业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并将协同行业伙伴,打造开放的智能生态,为石化行业提供更普惠的数字化路径。
例如,卡奥斯与延长石油合作构建的全球首个全产业链石油化工大模型,整合了“油气煤化电”全产业链数据,支撑示功图智能助手等38个智能体的精准决策。
以示功图智能助手为例,智能体不仅能“读懂”深井泵等工业设备示功图及有关数据,完成图表绘制和分析,还可精准识别设备故障并给出处置建议,提高抽油井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置效率50%以上。
同样在论坛上发布的卡奥斯天智·能碳大模型,则是首个源自可持续灯塔工厂实践的千亿参数能碳大模型。该模型结合智慧能源30多年能碳管理经验,在大模型基础上,卡奥斯COSMOPlat通过开发知识问答、数据分析、用户预警、报告生成、智能终端等,以一体化的模式赋能用户侧能耗管理全流程,助力千行百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通过打造“能源小智”智能体,平台创新用户交互形态,管理人员可通过自然语言与其交互,“聊着天”实现数据汇聚、告警、一键转工单、诊断等,助力企业能源管理模式升级。
例如,新金集团智慧空压站改造项目通过卡奥斯解决方案,实现节能率30%,全生命周期减碳2.6万吨。
这些案例证明,工业大模型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重构制造业价值链条的核心引擎。上述成绩也推动着卡奥斯COSMOPlat的品牌价值与市场认可的提升,其已连续7年位列国内工业互联网行业品牌价值首位,2025年品牌价值达1163.35亿元,行业唯一的千亿品牌。
工业智能新时代,当模型成为「基础设施」
卡奥斯并不是唯一提出工业大模型的平台,但却是目前在工程能力+行业场景+生态治理三方面走得最远的平台之一。其展现的不只是AI技术如何嵌入产业,更是AI如何重塑产业运行的根本逻辑。
“工业数据的复杂性远超通用领域,它是多元异构的,且对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极高。”陈录城告诉36氪,卡奥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从数据采集、挖掘到治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工业大模型提供了高质量的“燃料”。
卡奥斯的战略路径,不仅仅是通过技术作出突破,而是更注重通过构建可持续进化的智能操作系统来推动工业大模型的全面落地。这个操作系统通过整合工业互联网平台、AI技术、大数据治理与智能体应用,实现了工业智能的全链条赋能。
在AI+生态论坛上,卡奥斯携手Gartner发布工业制造领域首份工业大模型实践白皮书——《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价值领航实践》。通过对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核心能力、行业应用和典型案例的解读分析,结合Gartner对生成式AI在制造业的战略洞察,为工业大模型建设和实践提供了可落地的路径参考,助力AI成为千行百业可用的“新质生产力”。
不仅如此,卡奥斯在AI+工业互联网的前沿探索,还赢得国际的认可。论坛现场,IEEE智能交互引擎国际标准正式启动立项,将卡奥斯探索大模型+智能体的工业结构升级为国际标准,推动全球AI+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
结语:探路者与领先者
回望卡奥斯天智大模型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海尔四十年制造经验的数字化凝结体,是对成千上万次现场实验、专家总结和行业知识的抽象与升维。
正如其名字天智所暗含的寓意,它希望让工业系统拥有面向未来的智能自组织能力。展望智能制造的未来,企业也将不再是拥有工厂的组织,而是模型驱动+数据运营的自运转系统。
未来的工业大模型也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作为企业生产制造中认知、执行与反馈的中枢神经。“卡奥斯的目标是成为工业智能化的探路者与领先者,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工业转型贡献智慧。”陈录城总结道。
通过数据、场景、人的三重驱动,以及标准与生态的构建,卡奥斯正将工业大模型从技术可选项升级为基础设施必选项,为全球工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