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12:02 浙江
根据2024年的数据,浙江大学计算机硕士的月薪大约为2万元,这在行业内被认为是较高的水平。 另外,年薪范围通常在40万到60万元之间,具体薪资会因个人能力和工作单位而有所不同。
为什么同个实验室的博士要去高校当老师呢?高校老师一般指,大学的讲师、高级讲师、教授之类的(不包括辅导员)。
本文来源知乎
高赞回答一
作者:陈景
把工资当成一切,说明还没进入社会
就几点
1、社会地位高,受尊重
马斯洛需求里,受尊重的需求是高于温饱(工资)、社交的。985老师去到学校外面,不管是做项目、开会还是吃饭,不管对面是局长、县长还是厅长,都可以保持平等的姿态,而对方也会客客气气保持尊重。中国也只有医生和老师不用行政级别来判断地位。
2、社会资源丰富
基本上普通人家庭面临的三个核心问题,住房、教育、医疗,985老师不用花心思就随便解决。住房有补贴;教育,985的附属小学、初中、高中,不是全省最牛逼的,也能进前三!要是在一、二线城市,你花多少钱能进去?而且高考、考研,如果父母在本校任职,那提档、面试,不知道比一般人容易多少倍;医疗,很多985的附属医院就是全省、甚至全国顶尖的三甲医院。
3、工作环境好,生活方便
学校环境就不说了,基本都是公园;工作氛围那是真的好,明枪暗箭、争权夺利、拍马溜须,985学校一样有,但是和学校外的机关事业企业比起来,那就是幼儿园的游戏。不管你是甲方还是乙方,是小弟还是领导,总有被上级被客户喷到怀疑人生的时候,而学校里基本不会发生这种事。另外学校里有食堂、超市、健身房、体育馆、游泳馆,步行5分钟全部到达,一般人能享受到?
4、收入高、来源多
985老师工资一点不低,平均保底20万,这还只是工资。要想拿到高收入,对985老师来说实在太简单,拿国家、省市科研课题;在外做企业政府项目;讲课;出书;开辅导班;当专家;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途径实在太多,但凡不是刚入校忙着拼职称的老师,教授、副教授在校外一年随便整个大几十万,真没压力;所以一般人挤破头也进不了985高校基础门槛就是海归名校博士,再看985高校教师团队稳定的一B,进校的就没有主动出来的,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高赞回答二
作者:貂丝女婶教授
我是985老师,我来答这个题。我是这两年通过非升即走从讲师爬上来的副教授,去年税前27万。
确实很累。
我们和从前那些老副教授不一样,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他们基本可以上够了课熬够了年头就副教授了,直接带编制。但我们得千军万马杀进来再各种疯狂输出抢一个副教授职位,要不然就要被赶走了。非升即走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前几年编制还对岗不对人,得升上了副教授的第二个聘期才有真正的编制。从讲师爬副教授这个过程简直是一言难尽说不出的辛酸。
但是在985当老师有个好处,上课没那么多时间比较自由。做自己的研究挺好玩的。前几年讲师没有研究生带,上了副教授就可以带了,指导他们做点课题,给他们推荐好工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是专门推公式的没有横向课题,但是这三四年纵向课题也有百万了,养学生没问题,只是不能揣自己腰包。
最重要的,我在从前的回答里也说了,我有社交恐惧症,当老师是最好的选择,不上课时候可以永远不和人说话,太美妙了。跟这个相比,钱少点算啥呀。
高赞回答三
作者:落地成盒
为了避免误解,先澄清一下。这里提到的是南方沿海城市的高校,可能住房补助和地方补助的标准和很多学校不一样。
我是2011年毕业回国的,在一个985高校教书,也想把现在高校教师真实的一面透露给大家:
首先是收入部分,收入部分大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部属院校的基本工资:这部分由职称决定,但是不同职称之间的差别不大。2011年的时候大约为600元一个月,现在已经涨到了2000元。
2. 学校补贴部分:这部分各个学校的偏差较大,补贴的计算与当地的经济状况相挂钩,金额大约为3000左右。
3. 其他的补贴部分:大头是公积金部分,学校和个人分别缴纳2000多点,不知道这一块是否算作是收入。通讯医疗补贴,大约为3500元。
4. 住房货币补贴部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金额为月工资的30%。
以上部分为学校固定支付的金额,讲师每个月大约为16000元左右,副教授每个月为18000元。为了防止同行认为我在瞎说,贴一个公积金明细,反算一下就知道了。
这个工资高吗?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2011年我入校的时候工资仅仅只有7000元左右,这几年国内的发展真的很迅速,工资翻倍计划也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外流问题,我相信5年之后,国内高校教师的收入还会有一定的提升,保证外部竞争力。
以上是学校部分,是每个月的定额收入,接下来是每个月的不定收入:
5. 学院工作量补贴:包括课酬、硕士培养的补贴,大约为500到2000元不等。
6. 绩效收入:这个数值不定,一篇SCI大约平均4000元左右,平均到每个月大约也只有几百元,到1000多不等。13月工资,大约为15000元左右。近几年国家非常规范,以前的过节费,米、油等福利已经都停了,不再允许使用公款谋福利,所以所有的收入都写在明面上。没有年底奖金。
7. 项目劳务报酬:和企业合作的项目,企业支付的劳务报酬,个人可以发60%作为项目劳务费。做的多的老师平均每年能拿20到40万。企业的横向课题是一个双刃剑,做多了影响科研,所以很多老师也是选择不做的。
所以现在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在开始逐年改善了,个人年收入从15万到25万不等,项目做的多的,我也见过不少年入50万以上的。
其次就是一些隐性福利了。高校是科研单位,有很多制度上和公务员是一致的,特别是近年来重视人才待遇之后。
1. 医疗:当前还是公费医疗,后期可能会改善。医疗花费个人只需支付20%,学校有自己的校医院,但是水平不咋地,大病基本都会转诊到外面医院,小病有个几十块钱,也能治好了。
2. 住房:没有太大福利,房改之后发放货币补贴了,学校的周转房虽然租金便宜,只要3元一平米,但是不能长住,因为入住期间的货币补贴将为15%。除非按照市场价租房。
3. 子女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花费不高,而且好处是有一个独立的小生境,远离富二代官二代。
4. 退休金:社保和公务员一样,缴纳的不多。退休后工资减少的也少。
5. 假期:每年12周带薪假期
说完了福利部分,也说说工作量吧。工作量因人而异,我的岗位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校要求的最低工作量为每学期96课时,折合每周不到3节课吧,教学工作量不大。
科研是大头,985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科研。研究生很多也越来越不靠谱,程序要我写,论文要我写,还要给人家老人家挂个大名,这心酸不提也罢。不过还好我个人的兴趣也在此,因此也不算加班,经常也会做到凌晨。
每到项目申请的时候,就是科研人员的噩梦。每年的年关也是脱发严重的时期。。。
暂时就这么多了,想到了再补充吧。我能想到和企业的区别就是,高校给予了科研人员最大的思考自由,你不用听老板的指挥,低三下四的面对客户。你需要做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思维产出就好了。
高赞回答四
作者:夜色
去什么企业工作可以明目张胆的在外面兼职?
去什么企业工作可以在外面接项目只给单位交一点管理费然后用单位的资源给自己赚钱?
去什么企业工作会鼓励你自己创业?你在外面开公司赚钱,一周回公司摸鱼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公司工资奖金一分不少发给你?
只看工资找工作,省委书记的职业也会被瞧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