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30日 07:19
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能扭转“生育困局”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自2022年起为新生儿家庭提供育儿补贴,2025年1月1日起出生的婴儿每年可领3600元直至三周岁,总计10800元。此举旨在减轻家庭养育负担,预计每年惠及约2800万儿童,国家财政投入超千亿。然而,部分民众认为补贴金额过少,难以实质性解决生育意愿问题。文章通过对比湖北天门市及法国、韩国等地的生育政策效果,指出仅靠少量补贴难以扭转“生育困局”,并强调保障女性就业、提供弹性工作模式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解决生育难题的关键之一。鼓励企业设立“妈妈岗”等措施,旨在营造全社会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 新生儿家庭获得国家育儿补贴,2025年起出生婴儿每年可领3600元,直至三周岁,总计10800元。此政策覆盖2022年至2024年出生的儿童,提供按月折算的补贴,旨在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国家每年至少投入千亿级别资金。

📉 尽管国家推出力度空前的育儿补贴,但3600元的年补贴金额引发争议,部分民众认为杯水车薪,难以有效提升生育意愿,甚至有网友呼吁不应为“小钱”而“跳火坑”。这表明单纯的经济补贴可能不足以解决复杂的生育困境。

📈 湖北天门市通过提供一次性生育奖励、每月育儿补贴、职业补贴和购房补贴等综合措施,对生育家庭提供高达28.5万元的补贴,有效刺激了生育率,出生人口实现八年来的首次增长,成为“明星城市”。这表明高额且多方位的支持政策能带来显著成效。

🌍 国际经验显示,法国将4%GDP用于育儿支持,生育率保持稳定;韩国通过每月高额的育儿补贴,新生儿人口时隔九年首次实现正增长。专家建议中国生育补贴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可能需要达到GDP规模的5%-10%,以期将生育率提升至2.1以上。

👩‍💼 保障女性就业是解决生育困境的关键。由于女性的黄金生育期与工作期重叠,企业倾向于避免雇佣育龄女性,导致女性在事业与生育之间面临艰难抉择。提供弹性工作模式、设立“妈妈岗”以及保障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基本收入,是鼓励生育的重要社会化举措。

千呼万唤的育儿补贴政策,终于下来了。

简单来说:2022年起出生的娃,都有钱领。

新生娃给钱,存量娃也给钱

大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

2025年1月1日起出生的娃,每年可以领3600元,领到三周岁。一共领10800元。相当于国家每月给你补贴300块钱用来养娃~

2022年-2024年出生的娃,也有补贴。只是少一些,按月折算。具体你娃能领多少?不用自己算,官方已经给了表格。一看就清楚了。

一年3600元的补贴金额,看着是不多,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全国新出生人口为954万,2023年为902万,2022年为956万人。

由此可以推算出来,每年同时受益的儿童约为2800万,国家每年需要至少发放1000亿。

千亿级别的育儿补贴,历史少见,国家拼命撒钱,就是要给生孩子的家庭减负。

国家这一波操作,可以说非常劲爆,但这每年3600元的育儿补贴,能扭转“生育困局”吗?

不少网友表示:

“怎么才发3600,这够买几罐进口奶粉啊?”

“给100万也不生。”

也有网友建议大家:

“别为了3600的’巨款’,就去跳火坑。”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持类似观点的朋友,反正网上挺多的。

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要为这个政策点赞,因为这一政策,说明了国家已经在刺激人口和生育上,开始加大力气了。

至于这3600元,能不能扭转“生育困局”,答案很明显,是不能的。

但是,无论补贴金额是多少,育儿补贴从来不指望会有100%的人都愿意生孩子,可只要有一部分人因为育儿补贴而愿意多生孩子,就是有效果的。

生育补贴后续还会上涨吗?

这次上千亿的生育补贴,对比2024年我国近134万亿元的GDP规模而言,占比轻微。

目前我国生育补贴公认力度最大、成果明显的城市是湖北天门。

据数据显示,湖北天门市刺激生育的补贴资金力度,占GDP规模的0.87%,对生育率的提升约为0.1。

天门市靠发钱,扭转了人口态势。

这座小城市,将钱分四大用途,一次性生育奖励、每月育儿补贴、职业补贴、购房补贴。总体算下来,生育二孩家庭最高可享受综合补贴21.6万元,生育三孩家庭最高可享受综合补贴28.5万元

28.5万元如果放在一线城市可能不算啥,但在天门就是一笔大钱,足够买一套两居室的商品房。

大力出奇迹。据统计,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

天门市凭借出色的生育成绩,成了各地专家干部观摩的“明星城市”。

同时,也表明了,每投入GDP的1%,可以带来0.1的生育率提升幅度。

这一规律,也符合其它多个国家生育补贴效果估算。

放眼国际来看:

法国豪掷4%GDP,从奶粉钱到托育全包,生育率稳如磐石;

韩国“钞能力”见效,家中有一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月可以获得约5000元人民币的补贴,养育一到两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以获得 2500元人民币的补贴。

2024年,韩国新生儿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3.1%,是过去九年来的第一次正增长。

因此,有专家认为,我国人口生育率应该从1.0提升到2.1以上,也就是说,总投入力度可能是GDP规模的5%—10%。

因此,我国生育补贴后续应该会涨,今年3600,可能几年之后就变成5000、1万。

扭转“生育困局”的关键之一:保女性就业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不想生孩子?

因为女性员工的黄金生育期黄金工作期是重叠的,企业为了要压榨她们的价值,她们最好的配合就是不婚不育。

如果放弃工作呢?

要知道,女性要找到自己的工作,先要花很长时间求学,大学本科毕业,二十二三岁,为了保住工作,又得努力,甚至没有时间恋爱,一晃眼来到三十岁,有幸成家,一生孩子,也要中断职业生涯,甚至会长久失业。

如果放弃生孩子呢?

那就会错过女性的黄金生育期,不少人想生也生不出孩子。于是,无子的、少子的女性就越来越多。

这就是历来的千古难题,女性到底是选择事业还是家庭。

这个矛盾靠个人是无解的。

只有整个社会主义协同作战,才有解。

除了中央发力、地方重视之外,企业也要跟进、个体参与,或许才能形成刺激生育的最大的社会合力。

之前,不少企业在主动发挥一定激励生育的作用,值得鼓励与推广。

比如,两会期间,“设妈妈岗(管理模式弹性、工作时间灵活)”的话题冲上热搜。

而北京市房山区举办的2025年“春风行动”首场大型招聘会上,来自北京的5家家政服务、护理服务公司便设置了17个工种几百个“妈妈岗”

一些大企业,以携程为例:2023年7月1日起,入职满3年的全球员工,不论性别,每新生育一个孩子,获每年一万元现金补贴,发放至孩子满5周岁;从2025年4月起,家有18周岁及以下子女的员工,增加3天“陪伴日”。

总之,保女性就业、保生育女性的基本收入,就是在解决阻碍年轻人生育的一座大山。

同时,要让妈妈们受到全社会的爱护与优待,让妈妈们,有舒适、有地位、有光荣,我想这“生育困局”会有所扭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芳说职场”(ID:XF-SZC),作者:王晓芳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育儿补贴 生育率 女性就业 人口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