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
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付丽丽)“当前正值暑期、汛期,我国部分地区接连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食品安全风险骤然增加。”29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军说。
柳军介绍,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印发《关于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保障食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阵以待,抓好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应对工作。
具体来讲,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排查内部隐患,认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防止食品污染变质。要严厉打击在受灾地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受污水浸泡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要及时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不购买、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发霉变质、来源不明的食品,避免引发食源性疾病。要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稳妥发布工作信息,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加强跨地区跨部门沟通协作,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针对民众关心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司长卫国锋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工作,每年都将其列为年度抽检计划重点任务。
卫国锋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统筹国家、省、市、县四级抽检力量,调用1200余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排查食品添加剂滥用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主要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甜蜜素、脱氢乙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