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30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知情人士消息,摩根大通正接近与苹果达成协议,将从高盛手中接管Apple Card(苹果信用卡)业务。
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与苹果的谈判在过去几个月加速推进,苹果已向其表明,摩根大通是取代高盛成为新合作伙伴的首选。双方自去年初起就开始就此事磋商。
据悉,此前的一些潜在接手方已退出竞争,包括美国运通、Synchrony和巴克莱银行。不过,协议尚未正式签署,鉴于苹果信用卡项目存在多项挑战,摩根大通与该公司的潜在合作仍可能告吹。
若摩根大通成功接手Apple Card及其庞大的贷款组合,将创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信用卡业务转移之一,还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美国最大信用卡发行商的地位。
对于高盛而言,剥离Apple Card业务将有助于其摆脱CEO大卫·所罗门任内的一块“烫手山芋”。
高盛于2019年高调进军信用卡业务,击败多家竞争对手赢得Apple Card项目。
然而,Apple Card初期的快速增长,加上会计规则要求高盛为未来可能的损失提前计提准备金,使得高盛在运营上措手不及。
据知情人士透露,所罗门因内部合伙人对消费者业务不满而承压,在担忧经济衰退下贷款损失可能上升的背景下,决定出售该项业务。
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的信用卡贷款总额达205亿美元。目前,高盛也正在将其与通用汽车合作的信用卡业务移交给巴克莱银行。
对苹果而言,与摩根大通合作将为Apple Card业务带来更大的稳定性。在过去几年,该业务虽然实现快速扩张,但高盛在账单处理和退款操作方面曾遭遇监管审查。根据原协议,高盛原本承诺至少服务至2029年。
Apple Card业务的挑战
知情人士称,摩根大通在谈判中表现得比高盛更为谨慎,只有在苹果在服务方式等关键问题上作出让步的前提下,才愿意签署协议。
摩根大通之所以态度谨慎,主要是因为苹果Apple Card业务中次级借款人(subprime borrowers)的敞口相对较高。
次级借款人是指信用评分较低、信用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在美国,一般使用FICO信用评分来衡量个人信用状况,评分范围是300到850分。
通常认为,FICO低于660分的借款人就属于“次级”,表示他们的信用历史存在问题。
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约有34%的信用卡余额来自信用评分低于660分的借款人。相比之下,摩根大通这一比例仅为15%。
根据高盛披露的数据,Apple Card用户中逾期30天以上的比例为4%,高于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平均拖欠率(美联储最新数据为3.05%)。高盛已为未来潜在的信用卡贷款损失计提了24.5亿美元准备金。
大多数信用卡发行商会通过收取逾期费用来弥补拖欠还款带来的损失,但Apple Card在与高盛合作期间并不收取逾期费用,这直接剥夺了一个关键的盈利渠道。
据悉,正是次级借款人比例较高加上无逾期费,导致多家信用卡发行商对接手Apple Card兴趣不大,除非能以大幅折扣价格达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