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29日 20:11
育儿补贴落地,影响几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内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的基础补贴。此举预计将部分减轻家庭育儿成本,并对社会零售总额产生约0.2个百分点的拉动作用,尤其利好母婴食品等刚需品类。中央财政将对补贴资金按比例补助,地方可自行提标。除现金补贴外,文章还强调了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区资源等方面的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并参考了OECD国家的经验,以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 全国统一育儿补贴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内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的基础补贴,此项政策将由中央财政为主支持,地方可因地制宜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减轻家庭育儿经济负担。

📈 经济影响与消费拉动:预计此次育儿补贴落地将拉动社会零售总额约0.2个百分点,尤其在母婴食品等刚需品类上效果显著。1170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将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 系统性政策支持更受期待:除了现金补贴,文章强调了在就业(保障女性权益、弹性用工)、教育(普惠托育、课后服务)、医疗(妇幼健康、罕见病保障)、住房(共有产权房)及社区资源供给等方面的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旨在构建全面的生育友好环境。

🌍 国际经验借鉴:文章参考了OECD经济体在财政税收、假期政策、儿童护理教育支持等方面的经验,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父母、幼儿和企业,包括生育津贴、托育支持、税费优惠和就业支持等,为完善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供了参考。

⚖️ 法律与制度保障:政策明确要求通过立法保障女职工孕期、哺乳期权益,推广“生育友好岗”和弹性用工模式,允许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柔性管理,从制度层面为家庭育儿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就业、教育、医疗等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亦值得期待

摘要

事件:新华社北京7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全国育儿补贴,如何落实? 基础标准为,3周岁以内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

全国基础标准育儿补贴落地,对3周岁以内婴幼儿每年补贴3600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补贴标准来看,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全国基础标准育儿补贴主由中央财政支持,地方亦可因地制宜提标。《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指出,中央财政对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所需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若参考“以旧换新”中央补贴比例,或分别按照85%、90%、95%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发放时间方面,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

二、育儿补贴落地,可能的影响?部分减轻育儿成本,拉动社零0.2个百分点左右

2025年全国统一生育补贴所需财政总资金或在1170亿元左右,占一般财政支出预算的0.4%。参考过去三年新生儿及联合国预测的我国2025年新生儿数量,2025年全国统一生育补贴所需财政总资金或在1170亿元左右。与之对应,生育补贴或在“卫生健康支出-计划生育事务”, 而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中,卫生健康支出新增1024亿元。

生育补贴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对社零拉动或在0.2个百分点左右,结构上倾向于母婴食品等刚需品类。基于2024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68.3%)测算,全国统一的生育补贴落地有望拉动社零增长0.2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维度看,母婴食品等刚需品类将成主要受益领域。

地方亦可能因地制宜提高育儿补贴标准。截至 2025 年3月15日,全国至少已有2个省份、22个地市级行政区已出台育儿补贴措施。地方补贴政策普遍呈现阶梯式差异化特征,重点向二孩及以上家庭倾斜。若按照地区平均补贴水平进一步提高标准,则所需财政资金或在1076亿元左右(包含二孩、三孩持续补贴的累计规模)。(详见《育儿补贴,进展及影响?》)

三、补贴之外,还有哪些期待?就业、教育、医疗等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亦值得期待

育儿补贴之外,针对就业、教育、医疗等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亦值得期待。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除现金补贴外,亦需构建系统性支持体系。例如:就业领域保障女性职业权益,建立企业政府育儿成本共担机制;教育系统发展普惠托育和课后服务;医疗完善妇幼健康体系和罕见病保障;住房提供共有产权房优先配售等支持;社区强化育儿资源供给等。

系统性生育支持政策,OECD经济体经验或可参考。梳理部分OECD国家系统性生育支持政策经验,可分为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假期政策、儿童护理教育支持政策三类,重点针对父母、幼儿、企业三大主体,包括生育津贴,托育支持,税费优惠、就业支持等政策。

保障家庭闲暇时间等或也是后续生育支持政策重点。2025年推出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通过立法保障女职工孕期、哺乳期权益,推广 "生育友好岗" 弹性用工模式,允许企业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柔性管理。相关政策为家庭育儿时间压力提供制度保障。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风险提示

1、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变化使内需修复偏慢。

2、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影响内需修复的斜率。

注: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2025年7月28日研究报告《育儿补贴落地,影响几何?》,证券分析师: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育儿补贴 生育支持 家庭经济 生育友好型社会 政策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