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29日 20:08
申铉松:全球经济动荡时期的稳定力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全球经济正步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贸易中断、关税上升、生产率增长疲软、公共财政脆弱以及金融体系的累积性脆弱性是主要挑战。贸易碎片化加剧了结构性问题,通胀敏感度提高。高企的公共债务限制了政府应对冲击的能力。金融体系的结构性转变,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崛起,带来了新的风险。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策制定者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加强监管,并重建公众对经济稳定和增长的信任,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福祉。

📈 **贸易碎片化与结构性挑战**:全球经济正经历贸易碎片化,可能导致关税水平上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生产率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及移民减少也削弱了经济活力。疫情后的通胀飙升使民众对物价上涨高度敏感,重燃了对通胀的担忧。为应对这些挑战,经济改革至关重要,包括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投资,同时应消除贸易壁垒,优化贸易安排以抵消贸易冲突的负面影响。

💰 **高企的公共债务与财政脆弱性**:多国公共债务已攀升至历史高位,偿债成本增加,使得经济体易受冲击,可能推高通胀或加剧财政压力,威胁金融稳定。实现可持续的公共财政,减少赤字,重建财政缓冲,对于应对未来经济冲击和加强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稳健的财政状况是赢得投资者和公众信任的关键,并能促进长期繁荣。

🏦 **金融体系结构性转变与风险累积**:全球金融体系正发生深刻变化,政府债券市场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日益成为核心。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进一步扩大主权债券市场,其影响力增大可能带来金融稳定风险,尤其是在金融活动向监管薄弱领域转移时。非银行机构的崛起加强了跨境金融联系,增加了金融冲击的传导性,需要同等严格的监管标准,并加强跨地区监管协调与风险管理。

🤝 **政策协调与信任重建**:应对全球经济挑战需要监管机构采取统筹兼顾的措施,央行需警惕通胀的潜在来源,并关注危及经济韧性的深层隐患。成功的关键在于公众对政策制定者维护公共利益能力的信任。监管机构和政府应与央行密切合作,稳定经济,保障未来发展,共同应对不确定性,并重建民众对经济政策的信心。

全球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我们已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贸易中断有可能重塑经济格局,数十年来维持全球繁荣的长期关系正在破裂。

在维持经济稳定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多方面采取一致行动,才能维护公众信任,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造福全社会。信任难以赢得,却容易丧失。

一旦多国的贸易关税最终商定,预计全球关税水平将升至数十年来罕见的高度。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尤其在这个本已面对巨大挑战的世界里。目前,全球多个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持续疲软、公共财政状况脆弱、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亦不断积累。

关税既损害目标国的利益,也损害征收国的利益。它抬高了商品价格和成本,抑制了经济增长,并造成了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企业的投资和招聘放缓。预计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

相对于教科书里的知识,真实世界里对经济的预测更为复杂。全球经济并非孤岛,而是由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等编制的网络。这张网络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关联着他们彼此的关系及融资情况。

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一件商品往往起源于某国,经多方之手后,才最终到达超市货架或汽车经销商。扰乱这些供应链可能导致新的通胀。全球金融体系的瓦解,则可能削弱全球经济结构。

在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年度经济报告中,全球经济在三大方向上面临脆弱性,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01

首先,贸易碎片化加剧了各经济体面临的新旧结构性挑战。生产率增长放缓拖累了经济活力,人口老龄化和移民减少也抑制了经济活力。

疫情后,物价水平意外上涨,家庭和企业对通胀的敏感度显著提高。国际清算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冠疫情时期的通货膨胀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食品杂货或能源账单再次上涨,就像火星点燃了引火物。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对于提升经济体的潜力和竞争力及避免再次引发通货膨胀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经济福祉,并赋予人们安全感。这包括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持久措施。例如,对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进行公共投资。

另一个优先事项是消除贸易壁垒,这有助于抵消持续贸易冲突造成的损失。改革现有的区域贸易安排或达成新的安排已变得更加紧迫。

第二,许多国家的公共债务水平已飙升至二战后的最高水平。对一些国家来说,偿还债务的成本堪比教育、国防或公共养老金支出。这使得这些经济体容易受到冲击,从而推高通货膨胀或提升财政压力,进而危及金融稳定。

可持续的公共财政至关重要。对许多国家而言,这意味着减少巨额赤字,重建(财政)缓冲地带,以便有空间缓冲未来的经济冲击并加强结构性改革。健全的公共财政能够促进长期繁荣,进而赢得投资者和广大公众的信任。

第三,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转变。新的格局下,政府债券市场和资产管理公司而非银行,成为核心。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主权债券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张。

它们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为金融稳定带来了风险,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活动转移至缺乏监管甚至无监管的领域。更重要的是,非银行机构的崛起加强了跨境金融联系,投资基金正不断吸纳主权债券的流动。这些结构变化加剧了金融体系的相互关联,使得金融冲击更容易在国际范围内传导,在主要经济体之间也是如此。

02

这些挑战要求监管机构采取统筹兼顾的措施。对于银行而言,关键在于全面采纳巴塞尔协议III标准,并通过跨地区有效的监管和适当的风险管理以增强韧性。对于非银行机构而言,则需要以同等严格的标准监管所有产生类似风险的活动。

对于正努力应对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前景的央行而言,疫情的一个重要教训是,通胀可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涌现。央行既要应对眼前的冲击,更要关注那些危及经济韧性的深层隐患。

成功的关键在于,公众对政策制定者维护公共利益能力的信任。维持价格稳定并非易事,如果公共政策方向相反,则更难实现这一目标。

在疫情期间,社会对央行稳定物价承诺的信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今,这种信任更应成为其他各方团结一致的旗帜。监管机构和政府应与央行密切合作,稳定经济和保障未来发展,造福所有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经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作者:财经五月花,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全球经济 贸易碎片化 公共债务 金融稳定 政策协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