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29日 19:16
Labubu爆火背后,东莞玩具厂的“潮流革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东莞潮玩产业的转型升级历程。从昔日的“世界工厂”,东莞玩具制造业凭借其强大的制造基础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成功抓住了潮玩兴起的机遇。通过借鉴泡泡玛特等头部品牌的成功经验,东莞企业从代工生产转向原创IP开发,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文章详细阐述了东莞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如精密制造、自动化生产)以及品牌化运营方面的努力,并指出潮玩产业的成功为东莞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如今,东莞已成为“中国潮玩之都”,其潮玩出口额显著增长,品牌出海势头强劲,展现出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 东莞潮玩产业的崛起源于其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积极的转型策略。从为迪士尼、漫威等国际品牌代工,到抓住潮玩市场机遇,东莞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如精密制造、自动化),以及学习头部品牌(如泡泡玛特)的IP运营模式,成功从低利润的代工模式转向高附加值的原创IP开发与品牌出海。

🚀 头部IP品牌如泡泡玛特是东莞潮玩产业出海的重要推手。东莞的代工厂通过与泡泡玛特合作,克服了高标准的生产技术难题,如精准的喷油和IP细节还原,从而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带动了多家东莞企业集体向成人潮玩领域转型,并为它们积累了宝贵的海外市场经验。

🌍 东莞潮玩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注重本土化运营和IP的深度植入。通过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如泰国限定版“耙老师”),以及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如TikTok)进行内容营销和社群建设,这些企业不仅“卖货”,更致力于“种IP”,从而在全球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 潮玩产业的成功为东莞其他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范例。潮玩产业所强调的原创IP、文化附加值、数字化营销和全球化布局,为东莞的家具、服装、鞋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整个城市从低成本代工向高附加值品牌发展转变。

🏆 东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潮玩之都”,产业规模和出口额均位居前列。2023年,东莞潮玩产值接近200亿元,同比增长20%,出口额同比增长78%。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了东莞潮玩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强势崛起。

在新加坡乌节路的潮玩店,马来西亚留学生林慧玲抢下最后一个“耙老师”玩偶时,还不知道这个戴着圆框眼镜、憨态可掬的IP,背后是一家中国东莞企业。 

 “耙老师”是TOY CITY的原创IP之一,2024年3月在新加坡首发时,500件当天售罄。TOY CITY背后的城仕(东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城仕文化”),前身正是当年给泡泡玛特代工Labubu的德伸工厂。 

2020年,老板郑波带着团队从代工转型原创,注册成立城仕文化。早期,他们跟着泡泡玛特进入东南亚,借对方的渠道测试市场,再慢慢铺自己的门店。2023年,借着泡泡玛特在新加坡的热度,城仕文化用“耙老师”迅速打开市场。 

如今,城仕文化在东南亚已经开出3家直营店,销售额翻了6倍,整个海外销售额更是占比超40%。 

早在2023年,东莞本土原创IP的产值就第一次超过了代工业务,占比达到了53%。这意味着东莞潮玩产业,从以代工为主的外贸中,转型进入到了以原创IP产品为主的品牌出海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跟着泡泡玛特、52 TOYS出海的东莞企业有50多家,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销网络,海外收入年均增长超50%。 

01 “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底色

东莞的制造业底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玩具史。 

1984年,香港商人李志强带着迪士尼的订单来到东莞,在樟木头开了家玩具厂。那时的厂房没有空调,数百名工人坐在流水线前,给米老鼠玩偶缝眼睛、充棉絮,工人们缝一个眼睛2分钱,充一个棉絮1分钱。 

靠着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上世纪90年代末,东莞用“三来一补”的政策吸引到了香港玩具厂大规模北迁。于是,海外海量的玩具代工订单发来了东莞。“当时全镇都是这种厂子,早上开工的哨声能连成一片。“李志强在后来的采访里回忆到。 

是东莞的工厂,将漫威的钢铁侠手办、万代的高达模型、迪士尼的公主玩偶,以及芭比娃娃、HelloKitty、哆啦A梦、史努比等动漫周边发向全世界。到2000年,东莞已经承包了全球90%的玩具产能,成了全球玩具制造的“扛把子”。 

无数个李志强的厂房,为东莞撑起了“世界工厂”的名号。 

在香港玩家厂大规模北迁的同时,来自国内的玩具巨头们也在逐步将产能从汕头澄海转移至东莞。 

国内的玩具市场也是在90年代前后迅速抬头,一些从上海等一线城市起家的玩具企业,逐步将产业线搬至了澄海。作为中国玩具产业重要基地的澄海,主要生产传统玩具为主,与东莞的手办、动漫周边的代工存在一定差异。但随着国内玩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不少玩具厂商开始求新、求变。 

奥迪玩具的创始人蔡东青,在当时就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玩具代工难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投身于动漫玩具领域。尽管当时的中国动漫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但蔡东青坚信动漫与玩具结合将是未来的趋势。 

1998年,奥迪玩具正式更名为奥飞娱乐,并开启了“动漫+玩具”的发展模式。奥飞娱乐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动漫作品,如《火力少年王》《巴啦啦小魔仙》等,通过动画片的热播带动相关玩具产品的销售,迅速在国内市场打开了局面。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奥飞娱乐的生产规模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此时,紧邻澄海的东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吸引了奥飞娱乐的目光。 

奥飞娱乐的到来,并非个例。同期,广东另一家知名玩具企业骅威文化,也因类似的发展需求,将部分产能布局到了东莞。 

这些头部玩具企业的进驻,不仅为东莞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莞玩具产业的升级,为东莞潮玩产业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02 “顶流”产业带的诞生

2008年,那场影响了全球的金融海啸把东莞的传统代工模式冲得七零八落,也将东莞玩具产业带卷进另一场市场轮回中。 

当时,外资玩具厂纷纷从东莞撤离,整个行业哀鸿遍野。这就让本来利润率低,同时还要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代工工厂陷入困境。受此影响,广东省提出了“腾笼换鸟”策略,开始淘汰落后产能,引进高精尖产业。 

东莞的玩具产业结构也在此时悄悄发生转变,产业线开始逐步升级,自主设计和生产能力开始渐渐完善。进入到2014年,东莞又上演了“机器换人”,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解决了用工荒、成本高这些老大难问题。 

注册成立于2012年的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东莞市微石塑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推出独立的玩具品牌“拼酷”,生产、销售金属模型玩具。在做趣味拼装的同时,拼酷也为产品赋予了艺术陈列和收藏属性,转型成为了东莞潮玩企业的一员。 

进入位于东莞寮步镇的拼酷工厂,可以看到的是,非遗花丝镶嵌技艺被拆解成1000多个0.3毫米厚的金属模块。工人操作的激光切割机,能精准到0.01毫米。这是拼酷花十年磨出来的第六代生产工艺,能让“十里红妆”系列凤冠从博物馆展品变成可拼装的潮玩,这款产品后来在旧金山潮玩展卖出了3000件。 

这种接近精密级的工业生产,正是东莞玩具企业过去多年来,随着产业线逐步升级,同时自主打磨研发的写照。 

在东莞,从潮玩的设计图纸,到模具的精雕细琢,再到注塑、喷油、移印,最后组装打包,潮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最专业的供应商。同时,紧密的产业集群,就像一个超级高效的流水线,图纸上的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变成实物。从ABS原料到搪胶模具,从喷油设备到包装厂,4000多家配套企业能实现“24小时配齐所有零件”。 

“在东莞,造一个潮玩就像搭积木。”微石文化总经理熊毛说。 

正因如此,东莞的工厂敢接“别人不敢接的活”。比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吉祥物冰墩墩的冰晶外壳需要特殊材料和360度无死角打磨,全国只有东莞的工厂能做到日产5000只,最终保障了全球供应。 

03 现象级品牌带动工厂出海

东莞的蜕变,为当地的产业带带来了更多订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会。 

时间拉回到2016年。这一年的夏天,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背着样品,在东莞石排镇的工厂间辗转,他想找代工厂生产Molly,这是泡泡玛特首个风靡全球的潮玩IP。 

只是,泡泡玛特要求Molly的头发要亮面,脸颊要哑光,睫毛得根根分明,这些打破了工厂原有的标准生产,使得很多工厂将王宁拒之门外。 

但最终,王宁说服了德伸工厂的老板郑波。而这家给迪士尼代工过十几年的工厂,生产的第一批货良品率也不到30%,足以见得泡泡玛特的要求之高。 

正是这次合作,让东莞玩具产业摸到了“潮玩”的门。 

2017年,在泡泡玛特签下Labubu IP后。鼎艺创意、城仕文化等东莞企业陆续加入供应链,从模具开发到喷油上色,硬生生啃下了几百道工序的难题。 

比如,在鼎艺创意的车间里,Labubu的耳朵“喷油”工序交由一只只机械臂完成,相较于传统工艺,这些电子员工能够控制油漆厚度到0.02毫米,良品率从最初的30%提到99%。作为泡泡玛特的核心供应商,鼎艺创意自主研发了这套机械臂系统。 

还有城仕文化的注塑车间,AI系统能自动检测瑕疵,效率比人工提高3倍。这种智造能力,让东莞潮玩在精度上碾压对手。像Labubu的9颗尖牙,每颗弧度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东莞工厂能稳定做到0.3毫米,而东南亚代工厂的合格率只有60%。 

不仅如此,鼎艺创意的展陈团队总会跟着泡泡玛特飞往全球,参与其海外门店和相关活动的展陈,并将当地收集到的消费者反馈数据,拿来指导东莞工厂调整生产。之后,鼎艺创意更是将自身深度参与泡泡玛特的“美陈+生产”复合能力打包,对外为全球10多个潮玩品牌输出了整体经营方案。 

到2020年,整个东莞的玩具工厂,开始集体从“少儿玩具”向“成人潮玩”转身。“头部企业就像是带头大哥。”TOY CITY的销售部负责人曾奇如是说。 

TOY CITY旗下的IP除了有“耙老师”外,其孵化出“LAURA篮球城市”系列,LAURA还成为了东莞的城市名片。 

在东莞,像泡泡玛特这个超头部的潮玩公司,就有30多家产业带企业与其达成了合作,更不论52TOYS、TOPTOY等潮玩公司。随着像鼎艺创意这样的团队,开始对外输出整体经营方案,许多代工厂也开始经营起自己的潮玩生意,大量潮玩公司也在东莞这片土壤中成长起来。 

2022年,“潮玩经济”第一次被写进了东莞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东莞又出台了《东莞市加快潮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从市场开拓、文化氛围、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给潮玩企业送来了“政策大礼包”。到了2024年,潮玩更是直接被纳入了东莞“8+8+4”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东莞玩具行业规上工业产值在2023年达到了惊人262.17亿元,其中潮玩产值就接近200亿元,同比增长了20%。石排镇作为东莞潮玩产业的“心脏”,其2023年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了百亿大关,达到了107.6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20%。 

04 出海的新引擎

今年6月,东莞海关的统计报表里,一个数据让工作人员惊讶:潮玩出口额同比增长78%,超过了传统的电子、家具,成了增速最快的出海品类。 

与此同时,TikTok上#DongguanToys的话题播放量已经破10亿。 

这些数据背后,是东莞潮玩从“卖货”到“建生态”的跨越。从代工厂转型潮玩公司的东莞企业,在出海经营和品牌打法上已经驾轻就熟。 

一方面,这些东莞企业有着确定性的打法和成熟IP运营路径。例如,去年旧金山的潮玩展上,东莞企业带去的“醒狮”“吉祥龙”等产品,被当地博物馆收藏。 

另一方面,这些出海企业也在积极做好本土化,在潮玩中融入当地的各种文化和节日元素。像曼谷的潮玩嘉年华上,泰国明星Pancake手里的“耙老师”,穿着传统泰式服饰。这是城仕文化专门为东南亚市场设计的限定款,光调研就花了3个月,最终成了社交媒体的打卡神器。拼酷则是在欧美市场推出“圣诞主题”花丝镶嵌挂件,在中东做“斋月限定”款。 

“现在出海,不只是把货发过去,还要把IP种下去。”拼酷的总经理熊毛说。围绕种IP这件事,拼酷还在TikTok上直播拆解凤冠制作过程,单条视频涨粉50万。同时还在海外建了粉丝社区,并定期举办拼装比赛。 

潮玩产业的成功经验,就像一粒火种,点燃了东莞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与此同时,潮玩所强调的原创IP、文化附加值、数字化营销和全球化布局,也给东莞当地的家具、服装、鞋业这些老牌优势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教科书”。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开始明白,光靠低成本代工,已经玩不转了,必须向高附加值、高品牌溢价的方向转型。 

如今的东莞,有着4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将近1500家。全球每四个动漫衍生品,就有一个是东莞造的。同时,中国近85%的潮玩产品,都打着“东莞制造”的标签,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潮玩之都”。 

东莞,这座曾经被贴上“世界工厂”标签的城市,在经历了数次产业涅槃之后,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姿态,傲然屹立在全球潮玩舞台中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牌工厂BrandsFactory”,作者:周博,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东莞潮玩 原创IP 品牌出海 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