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一位工作十年的程序员在多个生活层面遇到的困境与抉择。在理财方面,他面临是否应在当前时点止盈或继续等待美国降息的难题,权衡了边际效用递减与年轻时资金的价值。职业生涯上,他考虑是辞职、摆烂还是积极应对当前一份高强度、少休息的工作,并提及了币圈理财可能超越现有工资收入的潜力。此外,文章还触及了个人生活中的婚恋问题,包括程序员职业加班少与异性接触的挑战、身高及家庭条件对相亲的影响,以及在厦门高生活成本和相亲难度下的资产配置策略,并流露出对“躺平”后理想生活地点的设想,如成都。
📈 **理财决策的权衡:** 文章指出,对于这位工作十年的程序员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继续持有资产等待美国降息是否值得,需要考虑边际效用递减效应。年轻时资金的价值更高,而继续承担风险可能意味着错过当前时机,甚至需要等待下一个经济周期,这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
💼 **职业生涯的抉择:** 面对一份已持续四年、单休且加班严重的工作,该程序员正在考虑是直接辞职、消极“摆烂”并消耗年假,还是主动寻求优化。他提到,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理财收入可能已经超过了当前工资水平,这为他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另一层面的考量。
❤️ **婚恋与生活方式的挑战:** 文章真实反映了程序员群体在婚恋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如因长时间加班而导致与异性接触机会少。同时,身高(165cm)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相亲的成功率。在厦门这样生活成本和婚恋难度都较高的城市,缺乏房产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在相亲市场上的优势。
📍 **“躺平”后的地域选择:** 文章最后流露出对“躺平”后理想居住地的思考。如果选择不那么追求事业发展,那么生活成本和友好度成为重要考量。成都因其相对友好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压力,被视为一个潜在的“躺平”目的地。
💰 **资产配置与相亲劣势:** 文章提及,在相亲过程中,不买房的情况下,其资产优势不明显,并且“财不外露”的观念也可能限制了其在社交中的积极展示。这反映了在中国传统婚恋观念下,物质基础对男性在相亲市场上的重要性。
1 、现在是收手,还是继续等美国降息,按照边际效用递减,后面后面涨到 600 或 700 增加的效用没比 500 多很多,但是可能的风险却很大,而且年轻时的钱比老时的钱更有价值,继续承担风险,可能又要等下一周期,已经工作 10 年了,如果再等下去不知是何时了
2 、现在这个呆了 4 年多单休加班多的工作是要直接辞职了,还是直接摆烂加班不加,把年假休了,让他优化?在币圈理财基本上可以超过现在的工资收入了
3 、还有要怎么么找对象呢?做了程序员一直加班,同事都没几个女的,估计是因为身高 165 家里介绍的资源基本都是比较差的,估计好的也很难进入相亲市场,而我的资产不买房基本上在相亲没有优势,财不外露也不会和人说
在厦门感觉这里的生活成本和找对象都是难度都是比较高的,如果躺平的话感觉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哪呢?感觉成都会比较友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