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9日 12:58
迈向50亿时代?短剧播放量膨胀背后的焦虑凸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夏天,短剧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以红果短剧为例,播放量从10亿飙升至30亿,增速惊人。然而,这背后也暴露出“虚胖”的风险,部分高播放量短剧并未实现真正的破圈。平台过度依赖算法推荐,导致内容同质化和“流量陷阱”。同时,以“听花岛”为代表的制作公司在红果平台上的垄断地位,加剧了行业的“寡头化”现象,缺乏竞争与创新动力。长此以往,短剧行业恐将面临“预制爆款”的审美疲劳和数据虚高带来的反噬,亟需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

📊 **播放量急速膨胀与“虚胖”隐忧**:短剧播放量在2025年夏天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从10亿到30亿仅需20天,但这种增长可能存在“虚胖”现象。许多高播放量短剧未能实现破圈,其数据增长更多依赖于平台内部算法的精准投放和用户刷量,而非真正的内容影响力,这使得用户和从业者难以准确评估内容价值。

📈 **算法主导的“流量陷阱”**:平台推荐算法在短剧播放量快速增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虽然能短期内放大数据的表现,但这种模式容易误导内容生产者,让他们忽视内容本身的价值和质量,陷入过度依赖算法的“流量陷阱”。这与长视频平台曾经历的为追求播放量而导致内容同质化的困境相似,可能导致短剧市场走向“预制爆款”。

🏭 **制作公司“寡头化”的风险**:以“听花岛”为代表的少数制作公司在红果短剧平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垄断了大部分的10亿+爆款短剧。这种“寡头化”趋势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削弱了竞争与创新动力,加剧了内容生产的单一化。平台过度依赖单一制作公司,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 **商业模式与内容创作的挑战**:短剧制作周期短、回报快的模式,天然导致内容趋于简单化和快餐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使得短剧内容缺乏深度与新意,难以在大众层面形成广泛影响力。如何平衡商业化需求与内容创新,是短剧平台面临的重大课题。

🚀 **亟需回归内容竞争与创新**:短剧行业需要警惕“流量泡沫”,并将重心重新放回内容竞争与创作创新上。解决“预制爆款”背后的焦虑与风险,推动行业实现“百花齐放”的良性健康发展,是短剧市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避免用户审美疲劳和数据虚高带来的反噬。

2025年的夏天,短剧行业的狂飙突进似乎和天气一样炽热。

红果短剧的官方播放量海报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数字奇迹的认知:10亿播放量成为常态,20亿才刚开始加速涌现,30亿时代就已经到来了——7月23日红果宣布《念念有词》播放量突破30亿,而严格来说21日官方其实已经开始预告“30亿”即将到来。

微博截图

短短半年时间,短剧的播放量不论绝对数字和增速都明显开始膨胀,一季度5部10亿,来到二季度就已经翻倍,而10亿播放显然已经只是入门级“爆款”数字,其背后自然离不开红果本身月活的飙升。

回溯今年初,短剧《老千》1月23日上线后约27天首度突破10亿播放量,引发行业关注。紧接着《咬清梨》《好一个乖乖女》《家里家外》等短剧相继进入10亿甚至20亿播放俱乐部,迅速刷新业内标准。

真正让大众震惊还是最近的这部《念念有词》,上线4天达到10亿播放量,11天后宣告突破20亿节点,7月23日更是快速突破了30亿播放量,此时距离其上线也不过才过去20天,增长斜率不可谓不陡峭。

喧闹之后,疑问也随之浮出水面:这些越来越大的播放量数字背后,究竟代表着真实的市场增长,还是一种逐渐显现的“虚胖”?

一个事实是,几个月前同等甜宠题材的《好一个乖乖女》这般10亿爆款,是取得明显破圈势能和捧人飞升成果的,而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10亿或10亿+短剧,能真正谈及出圈的短剧却几乎没有。大多数短剧依靠平台内部算法精准投放、吸引用户刷量,而真正的内容影响力却远未达到播放量所展示出的惊人水平。

这或许才是短剧平台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短剧远比其他内容形态更喜新厌旧,如此高频的更新对商业化并非好事。盘子做大之后,以红果为代表的免费短剧平台方需要面临进一步商业化问题,而从短剧的供给来看,过早的创作“寡头化”,以及“预制爆款”的苗头出现,对于平台而言无疑也是隐忧,毕竟气球不是可以无限吹大的。

从10亿到30亿:播放量膨胀的隐忧

回顾红果短剧播放量的增长历程,能够发现明显的加速趋势:最早达到10亿播放量之一的《老千》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而到《念念有词》,播放量突破30亿也才仅需要20天时间,进一步凸显了播放量加速现象。

与此同时,《念念有词》的30亿似乎呈现出一种“事先张扬”。红果提前两天就大张旗鼓地直接预告30亿播放量的节点即将完成,显然当播放量已然成为某种不得不完成的指标之后,平台当然有更强的动力去实现这一自我预言。

播放量的迅速攀升,不能忽略的原因之一,是免费短剧持续攻城略地之后平台自身流量和用户活跃度大举突破,但与此同时更不能忽略的是平台推荐算法的促成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算法主导的播放量增长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放大数据,却极易造成“流量陷阱”,让内容生产者误以为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而忽略了内容本身的价值与质量。

这种市场现象在长视频平台曾经的爆款剧集中屡见不鲜,一度导致大量剧集为了追求前台播放量而陷入高度同质化的困境,平台最终也只能隐藏播放量改用更复杂的热度值作为评价,而最近这一标准也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

如今短剧市场正步入类似的泥潭,番茄IP改编依赖症、甜宠剧模式化生产明显,内容缺乏深度与新意,难以在大众层面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一定程度上,短剧的成功与否,陷入了过度依赖于平台的推荐算法以及精细化流量运营。

事实上不仅仅是播放量膨胀,早在四月红果就对平台热度值进行了改版,统计口径由14天累计播放热度,改为7日均播放热度,并取消了热度值的上线限制。

改版前,红果上单部短剧热度值4000以上即爆剧,无论剧的播放量等数据有多高,热度值都不会超过7000万,改版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许多短剧的热度值都出现了大幅提升,甚至出现“千剧涨停”的现象,使得原有的热度值参考意义下降。

红果短剧截图

不论是用户,还是从业者,都越发难以用整体膨胀的热度值作为参考指标,但好歹热度值的计算红果还会给一个粗略的标准。

根据新榜之前对从业者的采访不难看出困惑所在,“播放量是由红果平台告知,即便是制作方也并不知晓具体数据构成”。

当然,可以说红果自身接近两亿月活的体量以及与抖音的强势结合,自然会带来更多播放量,但是,两者的增长比例并不相符。

短剧行业的快速膨胀如同一场“流量泡沫”,看似热闹非凡,实则风险丛生。如何让短剧重新回到内容竞争与创作创新的轨道上,成为当下短剧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寡头化”风险

除了播放量本身的虚高,短剧背后的商业化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短剧制作周期短、投资小、回报周期迅速,这种模式天然伴随内容的快速消费与遗忘。商业模式决定了内容必然趋于简单化和快餐化,而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红果短剧的爆款几乎被制作公司“听花岛”所垄断。即便年初也有于今无量制作的《好一个乖乖女》成为“现象级”黑马选手,但是过去两个月里,红果越发膨胀的10亿榜单里再也没有出现这家制作公司的身影。

细数2025年上半年红果10亿+爆款短剧中,《念念有词》《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家里家外》等现象级作品均来自听花岛,平台与制作方之间的高度依赖关系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寡头化趋势。甚至《念念有词》也不是真正的第一个20亿播放量短剧。

之前的上海电视节论坛活动上,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就透露,今年上半年听花岛出品的《家里家外》《请君入我怀》红果站内播放量就已经超过了20亿,《此生更如意》《别有用心的妻子》红果站内播放量也都超过10亿。这意味着听花岛在10亿+榜单上所占据的比例远比红果发出的战报更高。

与此同时,精品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成红果历史上第一部上线首日热度值破亿的短剧,听花岛的短剧还在持续打破红果的多项先例。

无可厚非的是,当下短剧市场,无论在内容供给数量、质量,还是在题材创新、多元,听花岛都是绝对领先的存在,平台需要优质内容,听花岛的不间断输送能力以及本身的厂牌效应,自然使得平台更有魄力、更有信心给到算法推荐红利,之于平台方和创作者而言,都是风险较低且双赢的结果。

但是,对于整个短剧内容发展而言,或许内容较量还是需要一个“百花齐放”的良性健康状态

影视行业向来遵循多元化、多极竞争的规律,无论是传统长剧还是院线电影,头部公司固然拥有话语权,几乎很难做到一家独大。然而,短剧行业却过早呈现出寡头现象,其背后导致行业缺乏充分的竞争与创新动力,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单一化趋势。

短剧制作公司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扩大。比如重庆四月联盟今年以来也有三部破10亿的作品,但其更多还是依靠着更强的产能碰运气,单点爆款复制率远远不及听花岛。

其他公司则更多停留在随机爆款的范畴内,很难称得上有什么体系化能力。这种市场结构不仅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容易让平台陷入过度依赖单一制作公司的风险中。

短剧内容制作市场,愿意专心下注来玩的行家还是太少。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及出海市场分析报告》

这种局面如果长期延续,短剧行业将难以真正迈入一个成熟而良性的轨道。以红果为代表的短剧平台在短期内或许能继续刷新播放量纪录, 并且也极有可能加速来到当下长视频所面临的、被大众戏谑称为“预制爆款”的时代,在那个时候,当用户审美疲劳与数据虚高问题集中爆发之时,整个行业将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反噬。

50亿甚至100亿播放量短剧的时代或许不再遥远,但短剧行业如何应对“预制爆款”背后的焦虑与风险,已经刻不容缓。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短剧 内容创作 流量泡沫 算法推荐 寡头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