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7月29日 10:02
申通收购丹鸟物流加码高端布局,阿里行权窗口引股价波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申通快递宣布拟以3.62亿元现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丹鸟物流100%股权。此次收购构成关联交易,因丹鸟物流由阿里巴巴控股的浙江菜鸟控股。丹鸟物流专注于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为阿里系电商平台提供服务。申通快递此举旨在借助丹鸟物流资源,加速其品质快递网络建设,以应对行业内卷,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切入高端市场。尽管丹鸟物流目前处于微利状态,但申通方面解释系起网时间短、业务量爬坡所致。此次收购时点临近阿里对申通快递购股权行权期限,引发市场对公司股权变动及未来战略的关注,导致申通快递股价出现波动。

🌟 申通快递拟以3.62亿元现金收购丹鸟物流100%股权,此举被视为申通加码布局高端品质快递市场的关键动作。收购完成后,申通快递有望加速其品质快递网络的铺设和优化升级,以在日益激烈的快递行业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 丹鸟物流作为此次收购标的,由浙江菜鸟控股,专注于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并为天猫、天猫超市等阿里系电商平台提供上门揽收、中转配送等服务。其运营着59个分拨中心及2600多个网点,业务覆盖全国300个城市,这为申通快递拓展高品质服务网络提供了坚实基础。

📉 尽管丹鸟物流目前营收规模较大(2024年营收123.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2011万元,处于微利状态。申通快递解释称,这主要由于丹鸟物流起网时间较短,业务量尚在爬坡阶段,前期投入及成本费用导致规模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 收购消息发布时点敏感,距离阿里对申通快递的购股权行权期限仅剩5个月。阿里持有申通快递25%股权,并拥有购股权可进一步增持至46%。此次收购以及此前阿里购股权的延期和价格调整,使得市场对申通快递未来的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权归属充满猜测,导致申通股价出现显著波动,反映出投资者心态的分歧。

📈 申通快递近年来在阿里战略投资下,进行了管理层和战略布局的系统性变革,例如引入前菜鸟高管担任要职,并提出“打造中国体验领先的经济型快递”战略。通过“三年百亿产能”计划,其常态吞吐产能已提升至7500万单以上,业务量和市场占有率均有提升,盈利能力也显著增强。

申通快递(002468.SZ)日前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3.62亿现金收购浙江丹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鸟物流”)100%股权。丹鸟物流由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菜鸟”)控股,而浙江菜鸟持有申通快递25%股权,因此该笔收购构成关联交易。

丹鸟物流起步于落地配业务,在菜鸟体系内长期聚焦国内品质快递服务。对于申通而言,此次收购是其加码布局高端市场的关键动作,意在借助丹鸟物流的资源加速品质快递网络建设。

不过,鉴于丹鸟物流目前仍处于微利状态,且此次收购宣布时点敏感——距离阿里对申通快递购股权行权期限仅剩5个月,消息发布首个交易日(7月28日)申通快递股价显著波动,当日下跌6.74%,凸显投资者对这一交易及后续公司股权变动的分歧心态。

收购丹鸟物流,加码品质快递

该笔收购将由申通快递全资子公司申通快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有限”)进行,三个交易对方均为阿里集团内部企业:浙江菜鸟、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计转让丹鸟物流100%股权。

标的按照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增值率68.41%,最终作价3.62亿元。对于整体增值率高于长期资产的增值率,公告提到,是由于丹鸟物流资产负债率较高,杠杆效应明显。

为了保障申通有限的利益,交易对方设置了为期三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减值补偿承诺。

申通快递定位为经济型快递,行业内卷加剧趋势下,近年其有意切入高端市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此次收购丹鸟物流,申通快递表示,有望加快推进品质快递网络体系的铺设和优化升级,提升业务和收入规模。

2025年上半年,申通快递单票收入在“通达系”中垫底

公开信息显示,丹鸟物流的前身由菜鸟2018年收购的5家本地化配送公司“芝麻开门”等组成,最初的定位是补齐阿里生态末端物流配送短板,此前主要服务于阿里内部自营业务如天猫超市等。后又更名为“菜鸟直送”,被市场解读为对标顺丰、京东这类高品质快递。

公告显示,丹鸟物流运营着59个分拨中心及2600多个网点;丹鸟物流目前的微利状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净利润2011万元。

申通快递对此解释称,这主要由于丹鸟物流起网时间较短,业务量仍处于爬坡增长阶段。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前期投入及相关成本、费用难以显著摊薄,进而导致规模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在业务方面,丹鸟物流聚焦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通过全国自营网络为天猫、天猫超市、淘宝等电商平台及消费者提供上门揽收、中转配送、逆向退货、送货上门等服务,业务覆盖全国300个城市。

该笔交易也意味着丹鸟物流从菜鸟体系剥离。根据菜鸟此前提交的港交所上市申请材料,丹鸟物流主要是为菜鸟物流中国快递服务提供支持,尤其是向其提供品质快递服务,同时,丹鸟物流也依托菜鸟的仓库运营、仓储及运输服务开展业务。从营收占比来看,丹鸟物流在菜鸟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小,2023年,菜鸟收入达到778亿元。

引股价急跌,阿里行权即将到期

自2019年阿里战略投资申通快递以来,阿里是否行权一直是各方关注焦点。眼下,距离行权到期日仅剩5个月,在这一关键节点,申通快递宣布收购丹鸟物流,使得投资者心态分歧显现。

收购消息发布后,申通快递股价波动显著,盘中一度跌超7%,截至昨日收盘,下跌6.74%。

所谓行权,具体是指2019年阿里入股申通快递时,申通创始团队曾有意出让控制权,约定在2022年12月27日之前,阿里有权行使购股权,最终可通过行权合计持有申通快递46%的股份,届时,申通实控人将变更为阿里系,总行权价格为99.8亿元。

然而,临近上述行权期限时,双方又签署了购股权延期协议,将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27日,且将行权价格调低至16.5元/股,合计行权价格变为53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距离行权期还有5个月,而过去2年申通快递股价长期低于行权价,加之目前快递企业普遍处于估值低谷,所以,仍存在延期行权或调整行权价格的可能。

纵观通达系,就持股比例而言,目前申通是阿里持股比例最高的快递公司,近年来两者之前的合作也尤为密切。

自阿里入股以来,申通在管理层革新、战略布局、业务结构等方面经历了系统性的变革。例如,在用人上,任命前菜鸟总经理、CTO王文彬为申通快递总经理,任命前菜鸟网络运输部总经理韩永彦为申通快递运营副总裁。

空降老兵后,申通加速推动“三年百亿产能”计划,提出“打造中国体验领先的经济型快递”的战略目标。

截至2024年底,申通快递常态吞吐产能已经提升到7500万单以上,业务量和市占率均有所突破。

“通达系”近半年业务量情况

2021-2024年,申通快递业务量分别为110亿件、129亿件、175亿件、227亿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23%、11.71%、13.26%、12.98%。

完成规模效应上的追赶,申通快递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大增199%。(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孙明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申通快递 丹鸟物流 快递行业 物流 阿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