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领衔指导的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已于7月28日正式出版。这是我国首次编制的覆盖全国、综合地表与深部、海洋和陆地的地质志书,被誉为中国地质的“百科全书”。该志书共计33部,约1.5亿字,包含300余幅地质图件,是对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浓缩。
🌍 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是我国首部覆盖全国、综合地表与深部、海洋和陆地的地质志书,被誉为中国地质的“百科全书”,是对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浓缩。
📊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一代区域地质志相比,新一代志书规模更大,共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部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以及1∶100万和1∶250万中国地质图及数据库,总计33部志书,约1.5亿字,并附有300余幅地质图件。
💡 该志书立足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更新了全国和省级的地层与关键岩浆岩年代学格架,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包括3个克拉通、6个对接带和11个造山系的创新划分方案。
⛏️ 此外,新一代志书初步厘定了62条中国陆域俯冲增生杂岩带,深化了7个典型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认识,为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 该志书还增加了城市建设、布局、发展等相关内容,旨在有力支撑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现了地质研究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日报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操秀英)28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领衔指导,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实施的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覆盖全国及各省、区、市,综合地表与深部、海洋和陆地的地质志书,是我国当前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浓缩,是中国地质的“百科全书”。
李廷栋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编制的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在地质工作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限于地质研究程度,当时只编制了32部省级地质志和《中国区域地质概论》专著。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部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1∶100万和1∶250万中国地质图及数据库等共计33部志书,约1亿5千万字,共300余幅地质图件。
新一代志书立足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更新了全国和省级的地层与关键岩浆岩年代学格架,创新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包括3个克拉通、6个对接带和11个造山系的划分方案;初步厘定了62条中国陆域俯冲增生杂岩带,深化了7个典型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认识,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加了城市建设、布局、发展等相关内容,有力支撑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