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29日 03:00
[要 闻] 北京基层诊疗尽显“科技范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市正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深化医改,提升基层诊疗能力。通过建立“三医”数据共享机制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京智”三医联动平台,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信息的互联互通。便民服务平台“京通”整合了挂号、服务地图、药品查询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就医。同时,北京将大量市属及央属医院的号源下放到基层,并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惠及近70万人次,节约费用1900万元。海淀区更是积极探索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AI阅片、眼底筛查平台等,并成立临床转化中心和骨科机器人联盟,推动医疗技术创新与应用。

🤖 **科技驱动医疗服务升级**:北京市通过建立“京智”三医联动平台,整合医疗、医保、医药信息,并利用AI阅片、AI眼底筛查等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效率。这不仅优化了就医流程,也为疾病的早筛早诊提供了技术支持。

🏥 **号源下沉与互认机制**:北京市将大量市属及央属医院的门诊号源下放到基层医疗机构,并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惠及近70万人次,节约费用1900万元。此举有效缓解了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 **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化**:海淀区在医疗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列,成立了高新科技临床转化应用中心和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并积极推动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的转化应用。此外,骨科机器人联盟的应用已累计开展手术3000余例,标志着手术的标准化、微创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 **智慧便捷的便民服务**:通过“京通”便民服务平台,市民可以实现统一挂号、查询儿童门诊和康护医疗服务地图、附近药店及医院车位信息等。这些信息化服务整合了“三医”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就医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云诊平台、AI阅片、机器人手术……

    科技日报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星)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远程为社区卫生机构阅片、运用AI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技术对血液病早筛早诊、通过AI眼底筛查平台检测眼部疾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深化医改、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的一系列做法透着“科技范儿”。

    “在信息联通方面,我们建立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数据共享机制,规划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说,“三医”领域当前已经形成了多个信息化应用场景,并形成了“京智”三医联动平台。

    据介绍,“京通”便民服务平台,集成“三医”服务,不仅可以优化诊前和基层转诊服务,进行统一挂号,还会发布儿童门诊、康护医疗等服务地图,为群众提供附近药店查询和医院车位空余等信息。

    “基于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我们推动22家市属医院全部门诊号源下放到基层,10家在京央属医院有50%的门诊号源也都下放到基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介绍,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基层转诊更加便捷。

    信息化不仅方便群众就医,还实实在在地降低就医费用。“今年1月以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患者近70万人次,节约资金1900万元。”钟东波说,有的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出院时间大幅缩短,209家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除了开展线上复诊等互联网诊疗,各医院还“因院制宜”创新开展无痛胃肠镜预评估、自助开单审核等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缩短患者就医时间,降低就医成本。

    在北京海淀,AI在医疗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林航说,区域医学影像中心、AI云诊平台、信息云存储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形成了社区检查、专科医院诊断的高效诊疗模式,有效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林航介绍,为促进新研发的药物和器械转化应用,海淀区成立了高新科技临床转化应用中心和全国首个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2024年兑现政策奖励补贴2.7亿元,其中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占比超40%。海淀区还成立了骨科机器人联盟,运用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3000余例,促进常规手术标准化、复杂手术微创化、高难手术智能化。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慧医疗 AI医疗 基层医疗 医改 健康信息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