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29日 03:00
[要 闻] 大气环流与地形增幅效应是背后“推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极端强降水,专家指出这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北跳、西太平洋暖湿气流输送以及地形增幅效应密切相关。今年的华北雨季较常年偏早,降雨量已接近常年平均值。台风“竹节草”虽主要影响华东,但也通过改变大气环流间接影响了北方降水。专家提醒,强降水叠加效应可能导致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升高,公众需关注预警信息并做好防范。

🌡️ 异常副热带高压北跳是北方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且位置偏北,导致大量暖湿气流输送至华北,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水汽,加之副热带高压带大气不稳定性强,使得降水具有显著的对流特征,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形成极端情况。

⛰️ 地形因素对北方强降水的增幅效应显著。阴山、太行山和燕山等山脉的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抬升作用,特别是在山前地区,形成“列车效应”,使得雨团不断触发并沿着山前向东北方向移动,导致持续且局地降水量巨大的特大暴雨。

📅 今年华北雨季偏早,降雨量接近常年平均。常年华北雨季在7月18日至8月17日,而今年雨季于7月5日开始,是1961年以来最早的年份。截至目前,华北雨季平均降雨量已接近常年同期平均值,显示出降水集中且强度较大的特点。

🌀 台风“竹节草”间接影响北方天气。虽然台风“竹节草”主要影响华东地区,但其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一定作用。

⚠️ 强降水叠加效应增加次生灾害风险。近期强降水与前期降水叠加,导致部分地区累积效应明显,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高。公众需密切关注强降雨预报预警,提前做好人员撤离准备,并警惕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滞后性次生灾害。

北方多地为何出现极端强降水,气象专家表示——

    ◎本报记者 付丽丽

    近日,北方暴雨不断。

    7月27日,北京、河北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河北承德、北京密云和平谷局地出现特大暴雨。预计28日夜间至29日,内蒙古东北部、河北中部和东北部、北京西南部和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仍将有大暴雨,河北东北部局地特大暴雨,中央气象台28日18时发布暴雨橙色预警。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为二级。

    此次北方暴雨为何如此之强,还将持续多久,与台风“竹节草”“复活”是否相关,公众该如何防范?就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海平。

    副热带高压北跳异常致使雨季偏早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3天,华北中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东等地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伴有强对流天气。

    陈涛告诉记者,本轮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大气环流演变紧密相关。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且位置偏北,其边缘的暖湿气流向华北地区输送大量水汽,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副热带高气压带面地区大气不稳定性强,导致降水对流性特征突出,局部地区降雨强大、持续时间长,进而使局地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

    此外,阴山、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效应,山前地区因降水增幅效应出现较强降水,局地降水量达到特大暴雨量级。

    也有专家认为,此次极端强降雨主要发生在北方山区,主要由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在山前的抬升作用,不断触发雨团,而同时高空又是西南风,雨团就会不断沿着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列车效应”。后向不断有触发,沿着山前位置向东北移动,影响就会源源不断,造成极端强降水。

    陈涛介绍,数据显示,常年华北雨季于7月18日开始,8月17日结束,时长为一个月,这一时段是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降水最集中的时段,平均降雨量为136.6毫米。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了1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早年份,属于异常偏早。截至目前,华北雨季监测站平均降雨量已达121毫米,较常年同期(7月5日—27日)偏多近三成,已接近华北雨季常年值。

    “进入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异常偏早是华北雨季开始偏早的直接原因。”陈涛强调。

    台风“竹节草”间接影响北方天气

    7月26日,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因其强度持续减弱且无法达到热带低压标准,中央气象台经研判决定停止编号。但后期随着水汽和动力条件转好,其强度增强,27日晚对其进行续编,仍使用原台风编号与名称,台风“竹节草”因此“复活”。

    “台风‘竹节草’的‘复活’,对华东地区影响较大。”王海平表示,受其影响,未来3天黄海南部到东海大部分地区将出现7级至8级大风,阵风9级至10级。其中,浙江、上海、杭州湾和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大风可达9级至10级,阵风可达11级至12级。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浙江东部和西北部、安徽南部以及台湾岛西南部将出现特大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台风“竹节草”虽主要影响华东地区,但其与北方暴雨也存在着间接联系。陈涛介绍,台风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地区的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一定作用。

    陈涛表示,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图来看,目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仍处于大范围云系覆盖之下,降水整体形势趋于减弱,但今天夜间华北地区还将有一次强降水过程。他提醒说,由于近期强降水与之前降水叠加,部分地区累积效应明显,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提高,救援人员和公众需及时关注未来强降雨预报预警情况,提前组织人员撤离。同时,降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公众务必加强防范。(科技日报北京7月28日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方强降水 副热带高压 地形增幅 台风影响 次生灾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