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海外ESG热点事件:国外绿色金融与ESG政策、资本与技术三线并进,达到“规则-资金-技术”共振。政策法规方面,英国政府确认2029年将工程碳去除纳入排放交易计划并保留配额总量不变;国际法院7月23日发表咨询意见,首次明确“国家未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地方政府层面,阿布扎比发布首个环境部门气候适应计划(2025-2050),锁定地下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三大脆弱系统。产业方面,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在中国命名交付,将作为“移动海上实验室”验证绿色技术与深海装备;F1宣布2018年以来碳足迹下降26%,并计划2026年启用100%先进可持续燃料。绿色金融领域,非洲开发银行批准1.164亿美元贷款支持摩洛哥包容性农业,国际锡业协会启动负责任锡业网络,渣打银行推出可持续托管与账户银行解决方案,德意志银行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为四年来最强劲可持续金融季度,Actis等未在文件中披露的其他基金信息未收录。信息披露方面,黄金标准发布高完整性工程碳去除框架,EFRAG上线“EFRAG2025State of Play”门户实时发布企业ESRS披露进展,IFRS发布气候相关财务报表不确定性披露示例。 国内ESG热点事件:国内绿色低碳与ESG领域动作密集、层级多元,从国务院层面到部委、地方、交易所、企业共同发力。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并启动总投资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李强总理亲赴林芝宣布开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达42.39万亿元,半年增量5.35万亿元;深交所7月25日正式实施创业板综合指数修订,首次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浙江金七门核电厂1、2号机组环评报告书及3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新疆哈密举办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聚焦“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广州召开第四届“ESG生态共建主题活动”与第十七届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发布年度ESG竞争力企业榜单;上海揭牌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中核集团布局聚变总体设计及数字化研发;浙江晨丰科技拟增资9000万元打造“绿电支撑算力、算力反哺绿电”的增量配电网新生态;国内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命名交付,将成为“移动海上实验室”;大麦娱乐发布2025财年ESG报告,MSCI评级升至AA,位列国内媒体娱乐行业最高。 学术前沿:2025年7月发表于《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Biodiversity finance,green bonds,and tokenized carbon:aQuantile-on-Quantile connectedness analysis》利用2021–2025年多资产日度数据发现,生物多样性资产、绿色债券与碳代币在极端行情下呈显著非线性联动;2025年7月发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nergytransition policies on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基于2009–2019年中国6855个公司-年样本显示,2014年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使试点企业ESG评分显著下降,该负面效应通过加剧财务约束、抑制绿色创新与抬升破产风险三条渠道实现;2025年7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Management,and Economic Review》的《Post-pandemic corporate governance inemerging markets:an accounting and ESG perspective》通过对2021–2023年东南亚、拉美、东欧及非洲150名会计治理专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发现,疫情后78%受访者认为ESG披露“重要/非常重要”。 风险提示:(1)海外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波折;(2)全球经济增长和低碳环保间权衡取舍对ESG投资节奏的短期扰动;(3)文中个股或产品仅做统计汇总,不构成投资推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