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前天 18:51
中国石化“科普”电车跑高速后不能立即充电 博主: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中国石化官方视频号发布的一期关于电动车充电的“伪科普”视频引发了广泛争议。视频中,中石化工作人员声称电动车长途高速驾驶后不能立即充电,理由是电池高温会导致电解液气化、鼓包并加速线路老化。然而,这一说法与现代电动汽车的实际技术和行业标准相悖,遭到了众多汽车博主和网友的批评。文章指出,现代电动车配备先进的热管理系统和BMS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动态调控电池温度,并在充电时智能适配电池状态,不存在所谓的“强制高温充电”风险。刻意等待散热反而可能降低充电效率或增加低温充电风险。

⚡️ 中石化官方视频号发布了关于电动车充电的“伪科普”视频,声称电动车长途高速驾驶后不能立即充电,引发了汽车博主和网友的广泛批评。视频中提出的理由是高温电池立即充电会导致电解液气化、鼓包和线路老化。

💡 文章指出,中石化提出的观点是对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和“BMS智能控制”的误解。现代电动车已实现“动态温控”,BMS会在充电时主动适配电池状态,不存在“强制高温充电”的风险。

🌡️ 视频内容混淆了“极端高温”与“正常工作温度”的概念。电动车在高速行驶后的电池温度处于正常工作范围内,而非对充电构成威胁的极端高温。行业实测和车企规范均支持高速行驶后立即充电的合理性。

🔋 实际上,刻意等待电动车电池降温后再充电,反而可能导致充电效率下降,并增加低温充电可能带来的隐性风险,与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快科技7月28日消息,是在没想到,中国石化竟然在官方视频号上做起了一期“伪科普”(现已删除),而这也被不少汽车博主吐槽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视频中,中石化工作人员称,电动车在长途驾驶后真的不能立刻充电,随后做起来“科普”:

电车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始终处于高温状态,特别是长时间高速驾驶后,如果刚停下来就立即充电,会导致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气化,出现鼓包,加速车内线路老化损坏

最后,中石化给出结论:夏季跑高速后,需要将车静止一段时间,让动力电池充分散热后再充电

如此违反基本常识的结论自然备受批评,有人表示:都2025年了,还有这种伪科普,而且还是中石化官方发的,太离谱了;还有人表示,我买的是车,不是请的爷,怎么那么矫情。

实际上“电动车跑高速后不能立即充电” 的观点,本质是对 “电池热管理系统” 和 “BMS智能控制” 的不了解.

首先,现代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已实现 “动态温控”;

其次,充电时 BMS(电池管理系统)会主动适配电池状态,不存在 “强制高温充电” 风险;

然后,“高温损伤电池” 的担忧,混淆了 “极端高温” 与 “正常工作温度” 的概念;

最后,行业实测与车企规范均支持 “高速后立即充电” 的合理性

现代电动车的技术已能确保高速后的电池状态完全适配充电需求,且充电过程受多重安全机制保护,相反,刻意等待反而可能因电池降温导致充电效率下降,甚至增加低温充电的隐性风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石化 电动车 充电 伪科普 电池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