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07月28日 18:22
被特朗普“吃干抹净”,欧洲最大的遗憾是“4月没有和中国一起反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欧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对抗中节节败退的局面,以及其被迫接受15%关税的结局。作者分析了欧盟在此次贸易战中的战略失误,特别是未能与中国联手反制美国,导致了“不团结的人,会被分别绞死”的教训。文章详细阐述了欧盟从4月10日开始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包括暂停报复性关税、内部成员国分歧以及决策者的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在与美国达成的框架协议中接受了更高的关税。文章还指出了特朗普精准把握了欧盟的痛点,以及欧盟在面对贸易霸凌时缺乏团结和果断战略的后果。

📈 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对抗中未能采取强硬措施,错失了与中国联合反制的机会。文章引用外交官的观点“他是校园里的恶霸,我们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反抗他,”生动地说明了欧盟在贸易战中的孤立处境,并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指出“不团结的人,会被分别绞死”。

📉 欧盟的战略失误始于4月10日,当时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盟暂停了报复性关税,选择了谈判,而未能像加拿大和中国那样立即反击,从而未能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施加压力,为后来的不利局面埋下伏笔。

⚖️ 欧盟内部在应对特朗普的贸易攻势上存在严重分歧。德国、法国等国倾向于采取更强硬的报复措施,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其助手则因担忧贸易战升级以及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而采取更为谨慎和风险规避的态度,这种内部不一致削弱了欧盟的谈判立场。

🎯 特朗普精准地把握了欧盟的痛点,例如对汽车行业的高关税威胁,以及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这些因素被特朗普用来迫使欧盟接受苛刻的条件。欧盟最终不得不接受15%的基础关税,这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对欧盟的“碾压”。

欧盟在与特朗普的贸易对抗中节节败退,最终被迫接受了15%的关税,这一结局让欧洲最大的遗憾浮出水面:未能在关键时刻与中国联手反制美国。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特朗普表示,欧盟将比此前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欧盟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并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贸易集团被迫接受苛刻条件,引发欧洲内部对其贸易政策和战略自主的深刻反思。

现就职于欧洲政策中心智库的Georg Riekeles认为:“事后看来,欧盟如果在4月份对美国采取强硬措施,与中国联合报复美国上调关税,那将对市场和特朗普造成巨大冲击。”

“他是校园里的恶霸,我们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反抗他,”一位外交官直言不讳地表示。“不团结的人,会被分别绞死。”这一言论生动地描绘了欧盟在此次贸易战中的处境和教训。

投降之路:从4月10日开始的战略失误

欧盟对特朗普贸易攻势的投降道路始于今年4月10日。

当月早些时候,特朗普对全球大部分地区实施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引发金融市场恐慌,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国资产。面对市场剧烈反应和多方压力,特朗普很快让步。据环球时报,特朗普9日宣布将对大多数国家暂停实施所谓“对等关税”90天,保留10%的“最低基准关税”。

然而,布鲁塞尔同样退缩了。4月10日,欧盟暂停了报复性关税,接受了美国在威胁下提出的谈判邀约:大部分贸易面临10%的关税,钢铁、铝和汽车则面临更高的税率。

与加拿大和中国选择立即反击并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压力不同,欧盟——受成员国分歧观点制约——选择了忍受痛苦以期获得更好的协议。

最终,在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达成的框架协议中,欧盟接受了的15%“基础”关税,包括关键的汽车行业,但钢铁将受配额系统约束。

决策者们在避免即时跨大西洋贸易战的同时,也带着遗憾:作为全球最大贸易集团和所谓的经济重量级,欧盟是否本可以在早期不手下留情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条件?

错失良机:欧盟内部分歧与犹豫不决

欧盟的谈判团队在应对特朗普方面反应迟缓。

此前由资深贸易官员和冯德莱恩的贸易顾问组成的专门团队制定的三点计划在特朗普快速行动面前化为泡影。他们原计划通过购买更多液化天然气、武器和农产品来减少近2000亿欧元的商品贸易逆差,提出相互降低关税,并准备反制措施。然而,特朗普比预期行动更快,3月份就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25%关税。

欧盟内部分歧进一步削弱了谈判立场。虽然德国、法国等国推动欧盟委员会考虑使用“贸易火箭筒”(反胁迫工具),但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赞同这一强硬举措。欧盟贸易总司长Sabine Weyand敦促各国展示“战略耐心”。

5月份,据新华社,美英达成贸易“框架”协议,英国接受10%的基础关税,这进一步鼓励了寻求解决方案的欧盟成员国,特别是德国。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德国总理梅尔茨坚持欧盟早期提出的建议:如果美国也这样做,则放弃所有工业关税,尽管华盛顿早已明确表示希望获得单方面让步。

战略耐心vs强硬反击:内部路线之争

在与特朗普长达数月的谈判中,欧盟内部对于应对策略存在严重分歧。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长Sabine Weyand一直主张对特朗普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并使用欧盟的报复工具,这与更为温和的冯德莱恩的立场形成对比。

法国政府也一再呼吁欧盟委员会对特朗普的关税采取更为强硬的应对措施。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及其亲密助手认为,特朗普可能采取的额外措施——包括威胁对欧盟制药等关键部门征收特定关税——意味着贸易战升级的风险过大。

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也成为反对贸易对抗的另一个理由,特别是对该集团的东部和北部成员国。外交官表示,特朗普可能切断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从欧洲撤军甚至退出北约的担忧笼罩着谈判。

被“碾压”的结局:特朗普精准把握欧盟痛点

欧盟谈判团队最终不得不接受15%的美国关税,官员们将尝试将其呈现为维持现状的协议,声称15%理论上包含了之前4.8%的美国平均关税。但有分析认为,实际上,基于贸易加权,美国对欧盟进口的既有关税仅为1.6%。

一位大使直言,欧盟被特朗普战车“碾压”,无法掩饰这一事实:“特朗普准确地找出了我们的痛苦阈值。”欧盟的经验教训凸显出,在面对贸易霸凌时,缺乏团结和果断的战略将导致更为不利的结局。

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欧洲董事总经理Mujtaba Rahman表示:“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的一些人将此视为典型的贸易争端,并推动采取报复措施,但冯德莱恩必须考虑更大的局面,这导致了她的谨慎和风险规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欧盟 特朗普 贸易战 中国 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