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里总结过牛市三阶段:第一阶段,少数聪明人相信会涨;第二阶段,多数人相信会涨;第三阶段,所有人都相信会一直涨。
在大众叙事里,熊市才是“吃人”的元凶,千股跌停、融资爆仓、净值腰斩,处处带血。然而,真正把绝大多数投资者“活埋”的,恰恰是牛市——尤其是牛市的最后一段。它用不断刷新的高点、铺天盖地的财富神话和看似永不停歇的成交量,把人们诱进一个“只许涨、不许跌”的幻觉里,然后在最喧嚣处釜底抽薪。
01 牛市第一阶段:犹豫和怀疑中启动,风险最低却少人参与
牛市第一阶段往往从熊市的废墟中悄然开启。此时市场刚经历漫长下跌,投资者信心涣散,指数在底部区域反复震荡,偶尔的上涨被多数人视为 “反弹陷阱”。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 “犹豫”:政策面开始释放利好,资金面悄悄宽松,但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善,市场分歧极大。
少数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布局,而散户还在忙着割肉止损或观望等待。2019 年一季度的牛市启动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接近30%,但超过 60% 的散户投资者因恐惧错失行情。这一阶段的上涨缓慢而反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风险其实最低,却因缺乏赚钱效应难以吸引普通投资者参与。敢于在此时入场的人,往往能获得牛市中最安全的收益。
02 牛市第二阶段:分歧和震荡中确认,赚钱效应初显却仍有理性
随着指数持续上涨突破关键阻力位,牛市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基本面开始改善,经济数据回暖,企业盈利增长,媒体开始讨论 “牛市来了”,赚钱效应逐渐显现。第一批入场的投资者已经获利,市场情绪从犹豫转向乐观,但分歧依然存在。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反复确认”:市场会出现多次回调,每次下跌都会引发 “牛市结束” 的争论,但指数总能在支撑位企稳回升。投资者开始分批入场,基金发行规模扩大,但多数人仍保持警惕,不会盲目加杠杆。2020 年 7 月开始的行情就很典型,上证指数快速突破 3000 点后回调,随后再次上涨确认趋势,理性投资者在此阶段既能分享收益,又能控制风险。
目前的行情大概率处于第一阶段末段或者第二阶段初段。
03 第三阶段:乐观和兴奋中疯狂,收益诱人却暗藏杀机
牛市第三阶段是最具迷惑性的阶段。指数加速上涨,赚钱故事充斥市场,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股票。这一阶段的核心特征是 “疯狂”:估值突破历史极值,基本面与股价严重背离,资金大量涌入,任何利空都被解读为 “上车机会”。
此时入场的投资者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随便买只股票都能赚钱,这种 “躺赢” 体验让所有人失去理性。2015 年 5 月,创业板市盈率超过 100 倍,却每天有数十只股票涨停,大量散户通过杠杆入场;2021 年新能源牛市末期,连亏损的概念股都被爆炒,投资者坚信 “成长能消化一切估值”。然而,疯狂的背后是风险的累积,当最后一批资金入场后,市场失去上涨动力,回调往往以暴跌的形式到来,高位接盘者根本来不及出逃。
04 第三阶段 “埋人” 的根源:人性与资金的双重博弈
第三阶段成为 “埋人坑”,本质是人性弱点与资金规律的共振。从资金面看,牛市后期增量资金枯竭,场内资金开始博弈,机构利用散户的狂热悄悄出货。从人性看,贪婪让投资者相信 “这次不一样”,恐惧错过的心理驱使他们在最高点入场,而从众心理则让他们在下跌初期不愿止损,最终越套越深。
更致命的是,第三阶段的赚钱效应会放大风险偏好。投资者不仅投入全部本金,还通过信用卡套现、网络借贷等方式加杠杆,一旦市场转向,杠杆会瞬间放大亏损。2015 年牛市顶峰,场外配资规模超过万亿,暴跌中无数账户被强制平仓,本金亏光后还背上债务,这些悲剧都发生在看似最赚钱的第三阶段。
05 如何避免牛市狂热中被“埋”?
认清牛市三阶段的规律,对投资者至关重要。牛市的风险与阶段成正比,越是狂欢的时刻越要保持清醒。
理性而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应该在第一阶段重点布局,第二阶段可以趁震荡回调适当加仓,第三阶段果断离场。在狂热中保持理性,才能避免成为牛市退潮后被 “埋” 的那一个。
具体策略上,可以采用逆人性的仓位管理法:
一是建立股债再平衡机制,权益仓位超50%时强制减仓,锁定利润并降低波动。
二是金字塔式仓位管理,熊市低估值区投入60%甚至更高仓位,随着股市上涨不断减仓,直到10-20%甚至更低。
三是目标收益率止盈,止盈后用“50%固收+50%固收+”配置躺平。
$中证A500(CSI000510)$ $中证A500(CSI000510)$ $港股通科技(CSI931573)$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本话题在雪球有4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