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反内卷的政策,想起来2015年在山东开工厂的经历,当时叫tlhn和新旧dnzh,很不幸我们成为旧dn,被迫限期搬离,几轮折腾下来最后干不下去了
我在美国调研了很多商业,家里的信箱天天满满的打折传单,每个超市都有自己主打打折产品,但是看起来并不是像我们一样打的头破血流,大家活的都很健康,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核心是税收制度和供需平衡
美国是所得税加消费税,我们是zzs加所得税,所得税商家承担是赚钱才需要交,消费税是消费者购物后需要消费者承担,最终产品被消费掉才会产生税收,增值税不一样,只要生产出来原材料已经交了一道,接下来流转一次就要交一次,至于货物是不是到消费者手里已经不重要了;这就是最近几年电商困境,亏钱也要交增值税,费用大头推广费抵扣不了,最终算下来倒欠swj钱
之前在步步高打工,行业对销售人员都考核压货,就跟最近两年的白酒一样,货压到代理商仓库就算任务完成;所以销售人员绞尽脑汁给代理商出政策,最后渠道的货暴雷了,连续好几年都不需要进货;步步高是最早考核实销的,只按照卖出的销量计算业绩,库存一直很良性,其实跟增值税和所得税逻辑是一样的
当然美国不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供需平衡,比如线下开店都是有要求,一个理发店开业,shoppingmall规定几英里内不能开第二家,保证第一家可以存活并且有稳定利润;我们基本没有任何限制,一家赚钱一哄而上最终一地鸡毛;我们办公室楼下快餐店走马观灯一样的轮换,其实都赚不到钱
如果上升到思维角度,统一的思维模式也是内卷的原因,社会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像我读大学的时候,都想留校或者入d,都去巴结上级,人为的炒高了一个价值不大的东西,我一看这些人没什么前途,毕业证都没要就提前撤了,事实证明后面都是垃圾时间了;包括在步步高打工还是后面创业做代理,内卷到最后时间价值几乎没有了,还不如另辟蹊径;就跟做期权一样,没有时间价值不如提前平仓。做代理商没有提前撤退的最近几年都吐回去了,包括后面做电商的兄弟们,如果不能及时止损结局不会有区别
从内卷里抽身而出并不容易,核心要站到高处才能看清楚,如果根源看不清或者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还是会非常被动,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发现趋势不对提前布局,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可以顺利转型
本话题在雪球有52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