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28日 17:25
6名大学生溺亡,重创中金黄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则发生在内蒙古草原深处的悲剧,将东北大学6名学生的生命定格在花样年华。在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的实习过程中,一块钢格栅板突然脱落,导致学生坠入浮选槽身亡。这起事故不仅让六个家庭支离破碎,更引发了社会对内蒙古矿业及中金黄金安全生产的强烈质疑。事后调查发现,脱落的格栅板存在焊缝裂纹,企业在“局部更换”时未进行全面检测,且日常管理中缺失必要的安全标识和限员规定。更令人担忧的是,校企双方的安全协议也未能涵盖关键的安全要素。事故不仅暴露了企业表面化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让中金黄金这一中国黄金行业的巨头面临严峻挑战,其核心业务和铜业务均受到重大影响。在黄金牛市中,中金黄金的盈利能力却表现平平,其“代工模式”和“小而多”的金矿经营模式受到质疑,加剧了其在安全管理上的风险。

🎓 实习悲剧与安全漏洞: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实习时,因钢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遇难。事后调查显示,脱落的钢格栅板存在陈旧性焊缝裂纹,企业在2月份的“局部更换”中未进行全面的无损检测,且日常管理中缺失承载标识和限员规定。此外,学校与企业签订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也未能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等基本安全要素,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表面化和多重漏洞。

🏗️ 企业责任与行业震荡:此次事故不仅给遇难者家庭带来灭顶之灾,也使内蒙古矿业和中金黄金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和经营危机。作为中金黄金体系中的“基石”,内蒙古矿业的停滞对公司整体业务,特别是占半壁江山的铜业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中金黄金此前计划投入近30亿元用于涉事矿山的尾矿库加高扩容,该投资计划凸显了该矿山对集团的战略重要性,但事故的发生却让这一规划面临变数。

💰 黄金牛市下的盈利困境:尽管2024年全球黄金市场迎来牛市,中金黄金的盈利能力却表现平平,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文章分析认为,这与其业务模式有关,公司并非纯粹的金矿开采企业,冶炼业务占比较高,而冶炼业务本质上是“代工模式”,盈利空间有限,且易受外购原料成本上升影响。此外,公司旗下金矿普遍规模较小,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风险,多家子公司因安全问题受到处罚,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小而多”金矿经营模式的质疑。

📈 提级调查与停产影响: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调查组进行提级调查,表明了事件的严重性。涉事矿厂已全部停工停产,预计停产时间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此次事故无疑为中金黄金敲响了警钟,暴露了其在安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也对其“小而多”的金矿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质疑。

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7月23日上午,内蒙古草原深处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瞬间成为了人间炼狱。东北大学的6名学生,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这里,却未曾料到命运在此刻无情地转折。一块看似坚固的钢格栅板突然脱落,吞噬了他们的生命,让这六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本应充满希望的年纪。

这起事故的严重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不仅令6个家庭支离破碎,陷入无尽的悲痛,更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震动,对内蒙古矿业乃至中金黄金的安全生产保障,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悲剧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内蒙古矿业,这家在行业内占举足轻重的企业,作为中金黄金体系中“基石”,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旗下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产能贡献,都是中金黄金布局的关键支撑。

然而,如今这座“基石”却因事故陷入争议与停滞,中金黄金这个中国黄金行业的巨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表面化的安全管理

在高等教育的培养链条中,实践教学是连接理论与产业的桥梁。对于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生而言,浮选生产实习更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的2学分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3年,东北大学与中国黄金集团签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此后两年间,该校已先后两次组织学生到乌努格吐山铜钼矿进行毕业实习,这套合作模式看似已形成成熟闭环。今年的实习计划,也按部就班推进。

51名2022级本科生与4名教师组成的队伍,需完成两周实习中的一周现场学习。7月21日,55名师生抵达矿区,进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和厂区参观,一切都循着既定流程展开。没人能预料到,7月23日的浮选车间参观会成为一场致命之旅。

事故发生的过程短暂而惨烈。当师生们按计划参观时,一块1.2米×3米的钢制格栅板突然翻转脱落,6名学生瞬间坠入2米下方的浮选槽。

尽管现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程序按下急停开关、呼叫救援、疏散人群,但从10时20分事故发生到12时40分最后一名学生被救出,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获救的老师虽身体无碍,但注定要永远背负这段痛苦的记忆。

事后调查揭开了令人痛心的细节。这块承载着生命重量的钢格栅板,其一侧固定角钢焊缝早有陈旧性裂纹。企业2月份的"局部更换"未做全面无损检测,日常也缺失承载标识和限员规定。

更值得反思的是,学校与企业签订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竟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这些最基本的安全要素。就在事故发生前12天,内蒙古矿业还召开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可惜这种表面化的安全管理,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郑州一家生产浮选设备的企业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浮选槽相当于一个大搅拌槽,里面很深,有叶轮、矿浆和腐蚀性药剂,人掉进去之后,加上液体是流动的,根本没办法自救。他还称,正常情况下,格栅板不应该脱落,“它不是放上去就行,还应该固定住。这也不是新东西,设计上应该不存在问题”。其认为有可能是巡检不到位。

这些争议背后,正是对企业安全管理漏洞的无情拷问。六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不仅给六个家庭带来灭顶之灾,甚至可能让内蒙古矿业和中金黄金,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和经营危机。

中金黄金,根基震荡

内蒙古矿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不仅揭开了企业安全隐患的裂口,也让这家央企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面临震荡。

这家由中金黄金控股的矿业企业,自2005年诞生起就被赋予特殊使命。其开发的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项目,顶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绿色矿山"等一串金字招牌,在行业标准体系中树起标杆。

然而,这些荣誉在2025年的悲剧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六名大学生的遇难或许将对中金黄金的业绩产生深远的影响。

截至2024年末,内蒙古矿业的总资产为67.6亿元,净资产为54.9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22.8亿元;而中金黄金的合并报表显示,其总资产为556.4亿元,净资产为273.9亿元,净利润为42亿元。由此可见,涉事的内蒙古矿业以及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项目,对中金黄金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

内蒙古矿业不仅对中金黄金的财务数据起到关键作用,还是公司业务中铜资源的重要支柱。2024年,中金黄金铜产品的营收达310.68亿元,接近黄金的367.7亿元。而矿山铜的毛利率接近60%,成为中金黄金重要的盈利来源。

根据2024年财报,中金黄金旗下有28项自有矿山,其中涉及铜资源的有4个,分别为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鸡笼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安徽太平矿业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矿业。

前三家的铜资源量分别为30.5万吨、0.9万吨、3.2万吨,而内蒙古矿业的铜资源,则为193.4万吨。此外,年产量方面,前面三家的铜资源年产量分别为1.6万吨、0.1万吨、0.07万吨,而内蒙古矿业年产量则高达6.3万吨。

毫无疑问,如果内蒙古矿业出问题,中金黄金占据了半壁江山的铜业务,将会受到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中金黄金还打算投入接近30亿元,用于内蒙古矿业最近涉事矿山的尾矿库加高扩容。这份看似寻常的投资计划,实则暴露了企业的焦虑,因为若不扩容,尾矿将无处堆放,生产链随时可能断裂。这种"砸重金保生产"的决绝,恰恰印证了该矿山对集团的战略意义。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向,就是这个绝对不能出问题的地方,偏偏出问题了。

事故后,新华社记者探访了涉事厂区,据其拍摄的画面,涉事矿厂已经全部停工停产,由于有关部门正在涉事厂房进行调查、勘验,厂房被封锁。另据央视报道,内蒙古应急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针对6名大学生遇难事件,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

所谓提级调查,是指上级政府部门对本应由下级政府负责调查的生产安全事故直接介入,以提升调查层级、强化公信力和确保调查全面性的行政措施。这不仅是行政程序的升级,更是对事件严重性的官方定调。

此外,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重大事故调查期限为60天,特殊情况可延长60天,而整改验收需在调查结论后进行。由此估计,内蒙古矿业涉事矿山的停产,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长。

黄金牛市,只赚辛苦钱

2024年,黄金市场迎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牛市。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黄金需求飙升至4974吨,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央行的疯狂购金,以及市场投资需求的激增,共同推动了这场牛市的到来。金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年均价达到2386美元/盎司,涨幅高达23%。

但在这场牛市盛宴中,中金黄金的盈利能力依然表现一般。2024年,公司毛利率仅为15.25%,净利率更是低至6.41%,意味着每卖出100元产品,利润仅有6.41元。横向对比A股5417家上市公司,中金黄金的毛利率排名第3926位,净利率排名第2369位,表现乏善可陈。

这一现象让人不禁疑惑,为何坐拥大量金矿资源的中金黄金,在黄金牛市中却只能赚取微薄利润?答案,或许要从公司的业务模式中寻找。

据2024年财报显示,中金黄金并非一家纯粹的金矿开采企业。尽管公司拥有丰富的金矿资源,但矿山业务收入仅为167.5亿元,占比相对较小。相反,冶炼业务却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贡献了高达564.2亿元的收入。

这两种业务模式有何区别?以黄金生产为例,矿产金是指从公司自有或控股的金矿中,通过完整的采矿、选矿、冶炼流程生产出的黄金。而冶炼金则是通过冶炼外部采购的原料,而非自有矿山矿石生产的黄金。

简单来说,冶炼业务本质上是一种“代工模式”,在黄金牛市中,其所能享受到的红利相对有限。更糟糕的是,随着外购金精矿成本的上升,冶炼业务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

事实也正是如此。2024年,中金黄金的冶炼业务虽然实现了超过560亿元的营收,但毛利率却低得可怜,甚至不足4%,仅有3.89%。考虑到企业在实现毛利后,还需支付销售、管理、研发、财务等一系列期间费用,如此低的毛利率意味着,冶炼业务在分摊完企业的各项费用后,很可能成为一个亏损板块。

这种看似赚了“吆喝”,实则干着辛苦活的业务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中金黄金在金矿资源争夺中的弱势地位。翻开公司财报,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中金黄金拥有大量金矿,但这些金矿普遍规模较小。其中,金资源量在10吨以下的金矿多达12个。

而规模较大、金资源量超过50吨的金矿仅有寥寥几家。例如,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资源量为51.4吨;嵩县金牛有限责任公司,金资源量为63.7吨;安徽太平矿业有限公司,金资源量为81.2吨。唯一的亮点是莱州汇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其金资源量高达372吨,但可惜该矿目前仍处于基建阶段。

作为参考,紫金矿业旗下金矿规模显著大得多,比如丘卡卢-佩吉铜金矿的金资源量为533吨,博尔铜矿金资源量为383吨,哈马戈泰铜金矿金资源量为261吨,武里蒂卡金矿金资源量为333吨,还有不少资源量在100吨以上的金矿。

山东黄金的情况也类似,三山岛金矿金资源量692吨,焦家金矿金资源量317吨,新城金矿金资源量197吨,玲珑金矿金资源量156.6吨。

金矿规模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答案是,影响巨大。

首先增加了管理成本。众多小矿的运营模式使得每个小矿都需要单独配置管理团队,包括矿长、安全、环保、生产、财务等多个岗位。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还使得总部对下属单元的管控链条变得冗长,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或“监管盲区”,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效率。

更严重的是放大了管理风险。不同的小矿可能分布在不同省份甚至不同矿区,各地的环保政策、安全生产要求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企业针对每个矿点制定个性化的合规方案,稍有不慎,就可能因违反当地政策法规而触发局部停产,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黄金旗下多家公司曾因安全问题受到处罚,这或许正是其金矿“小而多”模式所带来的管理混乱的体现。

比如,2024年8月,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照要求配备专职矿长、1名从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自救器等问题被罚10.5万元。2024年2月,河南嵩县金牛有限责任公司因5名井下作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自救器被罚4万元。

而近期发生的大学生安全事故,既暴露了中金黄金在安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更加剧了外界对其“小而多”金矿经营模式的进一步质疑,这无疑为中金黄金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参考资料:

风财讯《内蒙古提级调查!中金黄金储地被罚中国黄金“退房”疑擦边》

财新《大学生选矿厂坠亡追踪:格栅板断裂脱落,内蒙古官方提级调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角财经”,作者:田羽,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矿山安全 中金黄金 实习事故 企业管理 铜钼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