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從日本酒店運營商到法國半導體制造商,各行各業公司都在「囤幣」。自6月1日以來,98家公司宣佈計劃籌集超過430億美元購買$比特幣 (BTC.CC)$和其他加密貨幣。
「囤幣」可能今年夏天最熱門的交易策略。
各行各業的公司都在籌集巨額資金購買加密貨幣。據《華爾街日報》最新報道,從日本酒店運營商、法國半導體制造商到佛羅里達玩具製造商、美甲連鎖店和電動自行車製造商,它們都在將現金投入數字代幣,推動各種加密貨幣創下新高。
據加密諮詢公司Architect Partners數據顯示,自6月1日以來,98家公司宣佈計劃籌集超過430億美元購買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爲此目的籌集近860億美元。
這一數字超過了2025年美國IPO籌資額的兩倍。任何公司宣佈購買加密貨幣計劃的消息都足以推動其股價飆升,進而刺激其他公司考慮加入這一熱潮。
知名投資者紛紛入場
這股熱潮吸引了知名銀行家、投資者和其他人士的參與。共同基金巨頭Capital Group、對沖基金D1 Capital Partners和投資銀行Cantor Fitzgerald等都在支持公司籌集巨額資金購買加密貨幣。
風險投資家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Mike Novogratz的$Galaxy Digital (GLXY.US)$和其他投資者支持了一家名爲$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US)$的公司籌集2.5億美元購買$以太幣 (ETH.CC)$。買幣消息宣佈前,該公司市值僅2600萬美元,而後股價飆升超過800%,公司價值超過20億美元。
前巴克萊首席執行官Bob Diamond表示:「如果你眨眨眼睛,就會錯過幾筆這樣的交易。」
上週,Diamond共同創立的投資公司Atlas Merchant Capital表示,正在與Paradigm、D1、Galaxy、683 Capital和其他大投資者合作,成立一個實體,將花費3.05億美元購買一種名爲Hype的七個月大的加密代幣。
效仿MicroStrategy的買幣策略
這些新進入者正在效仿MicroStrategy公司,其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在2020年開創了所謂的「加密資產國庫策略」。
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在出售股票和債務來購買比特幣。當前,該公司現在價值超過1150億美元,股價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53%,在過去五年中上漲了3371%。
而這可能離不開美國對加密貨幣的放開監管的背景。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動擁抱加密貨幣,誓言要把美國打造成「地球的加密貨幣之都」。他任命了一批對加密貨幣持友好態度的內閣成員,國會也推進了可能將加密貨幣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立法。
風險與質疑並存
最近,一些公司的做法已經超出了Saylor的建議範圍——它們購買不知名或鮮爲人知的數字貨幣,不是爲了分散投資組合,而是對風險代幣進行直接押注。
連Saylor本人也不確定這是否明智。Saylor在郵件中表示:
將資金管理策略應用於其他加密資產會帶來不同的風險,而且往往是投機性的。我還沒有看到這樣做的令人信服的理由。
分析認爲,即使在最佳時期,加密貨幣也存在波動。如果一家公司孤注一擲後,代幣價格暴跌,它可能會持有毫無價值的資產。
上週,電動自行車製造商 $Volcon (VLCN.US)$ 在短短七天內籌集了5億美元,用於啓動其比特幣資金戰略。消息發佈當天,由於投機者蜂擁搶購,Volcon的股價從9.22美元飆升至44美元以上。此後,股價每日下跌,週五收於 13.40 美元。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