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8日 16:32
一亿多年前的地层 竟惊现大量被“铁钉”穿喉杀死的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科学家在检查索伦霍芬采石场出土的化石时,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许多小型鱼类(Tharsis)的嘴部和鳃部被一根长长的深灰色“铁钉”穿过。经过研究,这些“铁钉”并非真正的铁器,而是已灭绝的海洋生物箭石的内骨骼。这些箭石并非主动攻击,而是死后漂浮在海面,其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吸引了Tharsis鱼类前来觅食。当小鱼误吸箭石骨骼并试图排出时,被卡住口鼻,最终窒息死亡。这一发现揭示了1.52亿年前侏罗纪海洋中一起罕见的、因食物陷阱导致的鱼类死亡事件,展现了史前生命间的奇特互动。

🔬 **史前海洋的“凶器”并非铁钉,而是箭石内骨骼:** 在德国索伦霍芬采石场发现的化石中,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一些小型鱼类(Tharsis)的头部被一根类似“铁钉”的物体穿透。经过细致分析,确定这并非古代的铁器,而是已灭绝的头足类动物箭石留下的内骨骼。箭石的尾部是坚实的“鞘”,前部是中空的、分节的“闭锥”,这些结构在箭石死亡后,因其坚硬和流线型,成为了导致鱼类死亡的“凶器”。

🍽️ **食物陷阱而非主动捕食,揭示史前鱼类死亡机制:** 研究表明,这些箭石并非主动攻击鱼类,而是死后因闭锥的浮力漂浮在海面上。其表面容易滋生藻类和细菌,形成了对小型鱼类而言极具诱惑力的“食物毯”。当Tharsis鱼类在吸食这些微生物时,如果不慎吸入光滑坚硬的箭石骨骼,特别是当箭石的闭锥部分卡住其口鼻时,就会因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这种死因并非捕食,而是意外的食物陷阱。

🌊 **箭石尸体漂流与微生物附着,构成致命的“诱饵”:** 箭石更倾向于生活在开阔海域,出现在索伦霍芬浅水盆地的箭石大多是因各种原因死亡后,从遥远的海洋漂流至此。在漫长的漂流过程中,其内骨骼成为微生物附着的良好载体,形成了厚厚的微生物层。双壳类化石在箭石上的附着痕迹也证实了这一点,表明在导致鱼类死亡时,箭石已是纯粹的内骨骼。正是这种漂浮的、附着微生物的尸体,成为了吸引Tharsis鱼类前来觅食的致命诱饵。

🐟 **Tharsis鱼类的觅食习性与意外的致命遭遇:** Tharsis鱼类是一种小型真骨鱼类,虽然拥有细密的牙齿,但根据胃肠道内容物的分析,它们并非捕食大型猎物,而是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食。它们通过视觉锁定猎物,并用口腔吸食。这种觅食方式使得它们在吸食箭石表面的微生物时,极易意外吸入箭石骨骼,并被其卡住,从而导致了这场发生在1.52亿年前的罕见悲剧。

1861 年,德国的索伦霍芬(Solnhofen)采石场出土了一件羽毛化石,之后不久,这里又发现了一只长着羽毛的奇怪“恐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

包括始祖鸟在内,索伦霍芬的灰岩中已经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化石。但有时,这里也会成为古老的神秘案发现场。最近,两位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重复检查博物馆收藏的索伦霍芬化石样本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一些小鱼的嘴部和鳃部被一根长长的深灰色“铁钉”穿过。从它们变成化石的结局来看,这大概就是这些鱼类的死因。


图片来源:S. Schäfer/原论文

并非铁钉

这些小鱼生活在约 1.52 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显然,那时的海洋里不可能有铁钉。这些致命的“钉子”其实是另一种早已灭绝的海洋生物,箭石。


蓝色区域是箭石的鞘,红色区域是闭锥和前甲(图片来源:wikipedia/René Hoffmann, Kevin Stevens)

箭石是头足类动物中的一员,它们长得很像现代的鱿鱼。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像钉子一样的化石,只是它们的内骨骼:长长的、被看作“钉子”的尾部是它们的鞘,这部分骨骼是坚固实心的;再往前明显的锥形结构被称为“闭锥”,是中空的,而且像鹦鹉螺的外壳一样,会被分成若干个腔室;再往前则是一片伸出的前甲。

现代的鱿鱼可以向体内腔室注入海水或排出海水来调整浮力,研究者推测,箭石中空且分节的闭锥很可能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而当箭石死后,随着它的软体部分逐渐腐烂,最终就会剩下一根孤零零的“钉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

并非捕猎

与此同时,这场悲剧的另一位主角,是一种在索伦霍芬生物群中非常常见的小型鱼类,名为 Tharsis。在索伦霍芬发现的整个鱼类类群中,Tharsis 大约占据了四分之一。一条成年的 Tharsis 可以长到 27 厘米长,但被“钉死”的鱼类往往只处于亚成体,体长只有 10 厘米左右。


图片来源:M. Ebert/原论文

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们生前的样子,但古生物学家依然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了解它们的食性。Tharsis 的嘴里长有细密的牙齿,和它同一时期的真骨鱼类大多是肉食性动物,以小型鱼类或甲壳类为食。

然而,在索伦霍芬其他真骨鱼类体内,经常可以看到鱼类或甲壳类的遗骸,但 Tharsis 的胃肠道中虽然充满了被消化的食物,却没有发现过鱼类或甲壳类的碎片。同时,Tharsis 也缺少与滤食相关的特征。因此,研究者普遍认为它们会用视觉锁定猎物,并用口腔吸食水体中微小的浮游生物。

由此可见,Tharsis 似乎并不会主动与箭石产生什么互动,至少箭石并不是这些小鱼的猎物。

死后的相遇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箭石主动发起了攻击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当箭石穿透这些小鱼的鳃时,这些箭石早已死亡了。

大量研究已经显示,箭石其实并不喜欢侏罗纪时期索伦霍芬群岛上的浅水盆地——它们更偏好生活在开阔的海域。这些出现在索伦霍芬灰岩中的箭石,大多是因为各种原因死亡后,从南部遥远的特提斯洋漂流到这里的。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肉体逐渐腐烂,只留下了坚硬的内骨骼,中空的闭锥提供了足够的浮力,让箭石尸体能够漂在海面上,远渡重洋。

在其中一枚穿透鱼鳃的箭石化石上,可以清楚看到小型双壳类动物(我们今天吃的扇贝就是双壳类动物)附着的痕迹,这也可以说明在穿透鱼鳃的时候,这枚箭石就已经只剩下了内骨骼。


图 c 放大区域即为双壳类化石(图片来源:M. Ebert/原论文)

食物陷阱

但这场惨剧的确与捕食有关。研究者推测,漂浮在海面上的箭石表面很容易长出藻类或细菌,形成厚厚的微生物毯,在 Tharsis 眼中,这很可能是一顿丰富的大餐。

如果有一条饥饿的小鱼在吸食微生物时选错了位置和方向,或许就会吸入光滑、坚硬的箭石鞘部末端。“当它们意外吸入了流线型的箭石骨骼后,就再也无法摆脱这些致命的东西了。”研究者在论文中写道。


图片来源:M. Ebert/原论文

箭石的鞘往往很长、很细,然而到了闭锥的区域,箭石会迅速加粗,粗到足以完全堵住 Tharsis 鱼类的口部,让它们窒息而亡。对现生生物的观察显示,当经过鱼鳃的水流中断、无法提供充足的氧气时,鱼类最多只需要几个小时,就会窒息而死。

箭石的内部结构也参与构成了“陷阱”:由于空气储存在空心的闭锥里,箭石沉重、实心的鞘会下沉,让小鱼更容易从这一端吸食微生物。

目前科学家仍不确定的是,为什么现在发现的标本中箭石总是从鱼的鳃部穿出,而不会卡入胃里。但研究者推测,考虑到箭石进入小鱼的口腔实属意外,它们可能只是“徒劳地尝试通过鱼鳃排出异物”。

显然,它们绝望中的尝试失败了,Tharsis 生命最后的挣扎被定格,与凶器一同沉入海底。直到在一亿多年后,一群充满好奇的人类看到了这场罕见惨剧。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00163-7

[2]https://www.sciencealert.com/numerous-fossils-reveal-jurassic-fish-killed-in-same-bizarre-way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始祖鸟 索伦霍芬 箭石 Tharsis鱼 古生物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