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7月28日 15:05
博主用数据硬刚懂车帝:撞或不撞都是人为控制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关于懂车帝对36款车型辅助驾驶能力的测试引发广泛关注。博主“Navis-慢点评测”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得出结论:测试结果,无论是撞车还是不撞车,均由人为控制。该博主通过对比不同车型在“消失的前车”、“高速加塞”和“环岛汇入”等场景下的数据,发现撞车车辆的初始速度快、距离近,而未发生碰撞的车辆则相反。特别是“消失的前车”场景,特斯拉Model X与领克900在相同速度下,对障碍物的反应距离差异巨大。在“高速加塞”场景中,特斯拉成功刹停,而蔚来则发生碰撞,两者与加塞车辆的距离也存在显著差异。最终分析指出,测试结果的操控点在于懂车帝对前车消失距离、加塞车距离以及环岛假车启动时间的预设。

🚗 消失的前车场景:测试数据显示,在“消失的前车”环节,导致碰撞的车辆普遍存在车速快、与障碍物距离近的情况。例如,在120km/h左右的车速下,领克900与障碍物的距离仅60余米,而特斯拉Model X则有140米,这表明车辆对障碍物的反应距离差异显著,结果与测试方设置的参数有关。

🛣️ 高速加塞场景:在“高速加塞”测试中,碰撞车辆与加塞车辆的距离普遍较近。以特斯拉和蔚来为例,在加塞发生时,两车与目标车辆的距离悬殊,最终特斯拉成功避免碰撞,而蔚来则发生了追尾,进一步印证了测试结果受距离设置影响。

🔄 环岛汇入场景:该场景的测试结果同样可以通过对比数据看出端倪。撞车与否取决于假车出现的时机,而这一时机由懂车帝设定。例如,小米SU7和阿维塔12的对比中,假车出现的早晚直接影响了是否会发生碰撞,证明了结果的可控性。

🎯 人为操控结论:综合以上场景分析,博主“Navis-慢点评测”得出结论,包括前车消失距离、加塞车距离以及环岛假车启动时间等关键参数,均由懂车帝进行设置和控制,从而人为地决定了测试结果,使得测试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快科技7月28日消息,懂车帝测试36车辅助驾驶一事还没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分析,事情也终于变得更加明晰起来。

今日,博主“Navis-慢点评测”发布了一条视频,用数据直观展示了懂车帝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撞车或者不撞车,其实都是人为控制的

视频比较长,感兴趣的朋友观看完整版(备用链接:微博B站),如果想要省流,可以看下面这几张图(强烈建议观看原视频,理解会更透彻)。

场景一:消失的前车

该测试中,博主根据摄像头拍摄的路面标线查询了其中12台车距离障碍物车辆的距离,很显然,那些撞车了的都是速度快、距离短的,而没有发生碰撞的,则是速度慢、距离远的

比如特斯拉Model X和领克900,测试时两车的速度在120km/h附近,然而在前车消失时,领克900距离目标假车距离仅有60多米,而Model X呢则足足有仅140米

场景二:高速加塞

该测试场景中,测试假车会切入到正常行驶车辆的车道中,博主同样调取了12辆车测试时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那些但凡是发生了碰撞的车辆,都是距离目标假车近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博主还截取了特斯拉和蔚来双车测试时的画面,可以看到在Cut in时,两车和目标车辆的距离确实很悬殊,结果就是特斯拉刹住了,而蔚来撞了

测试三:环岛汇入

这个测试要复杂一些,但依旧可以通过数据对比揭开其中的猫腻,结论和上面两个项目类似,撞不撞同样取决于目标车出现的时机,换句话说就是取决于懂车帝测试

懂车帝只需要把活动假车预设启动时间调到对应的值,想让谁撞就可以让谁撞,比如下面这张阿维塔12和小米SU7的对比,可以直观看到目标假车出现的时机早晚


上:小米SU7,下:阿维塔12

最后,博主给出了分析得出的结论:

消失前车,取决于【懂车帝】设置的距离车速;高速加塞,取决于【懂车帝】控制的加塞车距离;环岛汇入,取决于【懂车帝】设置的假车启动时间

实锤一切结果,均取决于人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懂车帝 辅助驾驶 汽车测试 数据造假 智能汽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