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低于成本销售要求下多晶硅价格大涨: 7 月 24 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基于不得低于生产经营成本销售的政策要求,以多晶硅为代表的光伏主材价格近期大涨。根据硅业分会, N 型复投料价格由最低点 6 月 25 日的 3.44 万元/吨(人民币,下同)大涨至 7 月 23 日的 4.68 万元/吨,而多晶硅期货价格 7 月 25 日收盘价更高达 5.1 万元/吨。在成本传导下,硅片、电池片价格同样大涨,组件价格也已小幅上涨。 若该要求能严格执行,高成本产能有望快速出清: 据我们了解,政策要求各企业销售价格不得低于各自生产经营成本,因此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成本产能只能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我们预计如果该要求能严格执行,高成本产能有望快速出清。由于多晶硅环节在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9 家)且产能主要集中于前几大龙头,我们认为不得低于成本销售将更容易执行。 多晶硅能耗标准大幅收紧,新增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均利好颗粒硅: 7 月24 日的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透露,多晶硅综合能耗国标正在修订中,拟将 1/2/3 级标准由≤7.5/8.5/10.5 kgce/kg 大幅收紧至≤5/6/7.5kgce/kg,以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原国标规定现有产能应符合 3 级标准,新建产能应符合 2 级标准。根据修订后的国标,仅有颗粒硅符合 1 级标准,通威等极少数棒状硅企业或可符合 2 级标准。这意味着未来可新建产能的企业将局限于协鑫等少数龙头,同时部分落后产能将因不符合 3 级标准而被淘汰。更重要的是,我们预计效仿电解铝等行业根据能耗等级实施阶梯电价或有望成为未来政策选择之一,阶梯电价每高 0.01 元/千瓦时,颗粒硅成本优势将扩大 0.05 万元/吨。 此外, 7 月 11 日《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增设多晶硅等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购买绿电需付出额外成本,按照 0.03 元/千瓦时的绿电溢价和 30%的绿电比例测算,低电耗的颗粒硅成本优势将扩大 0.03 万元/吨,并将随着绿电消费比例增加而不断扩大。 多晶硅产能收储计划预期升温: 我们了解到市场对多晶硅产能收储计划有一定预期,市场主流看法是多晶硅龙头在今年内收储剩余企业产能后将其关停。虽然目前各方尚未达成一致,但我们认为该方案符合各方利益,成功实施的可能性较大,收购的产能关停后多晶硅将实现供需平衡,价格有望涨至 6 万元/吨以上。 首选颗粒硅龙头协鑫,对光伏玻璃在股价大涨后暂持谨慎态度: 我们预计多晶硅行业有望成为本轮反内卷的试点环节,并得到政府的格外重视,从而率先实现产能出清。在光伏板块内,我们首选盈利优势明显且因低电耗符合政策导向而将继续扩大的颗粒硅龙头协鑫科技( 3800 HK/买入)。对于光伏玻璃环节,由于相关反内卷政策尚未推出,且组件价格上涨将导致其需求萎缩, 在股价大涨后我们暂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