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拥有多年大厂经验的程序员,在23年因大龄低潜被裁员后,经历了近两年的职业空窗期。尽管曾考虑留学,但最终因不愿“润”而放弃。24年重新求职,仅获得外包offer,因顾虑个人发展而未接受。目前经济压力不大,但已休息够久,渴望重返职场。然而,两年多未接触代码,技术生疏,且对技术本身兴趣平平。他希望先找一份普通程序员工作,避免外包,倾向远程或先接单找回状态,并优先考虑北京地区的工作机会。文章旨在探讨最简单的重返职场路径。
🎯 职业断层与重返挑战:作者作为一名大厂背景的程序员,因“大龄低潜”被裁员,已近两年未写代码。这段长时间的职业空窗期,导致技术生疏,且在面试时难以解释,增加了重返职场的难度。
💼 求职困境与选择:在24年初的求职过程中,作者仅收到外包offer,因不愿放弃个人“架子”而未接受。这反映了他在职业定位和期望上的纠结,同时也凸显了当前市场环境下,非外包、符合个人期望职位的稀缺性。
💡 职业兴趣与现实考量:作者坦言对技术本身兴趣不高,但为了解决经济和生活问题,希望先找一份“差不多的程序员工作”来维持生计。这表明他正试图在个人兴趣与现实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优先考虑最简单的赚钱路径。
🗺️ 重返职场的多样化尝试:面对直接找全职工作的困难,作者考虑了接单等方式来“找回感觉”。这是一种务实的策略,通过短期项目积累经验和信心,为后续更稳定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 地域偏好与工作模式:作者长期在北京生活,并希望继续在北京寻找工作机会。同时,他也对远程工作持开放态度,显示出在工作地点和模式上的灵活性,以增加就业机会。
我本人的情况,23 年大厂大龄低潜被裁员。当时本来打算去留学的,后来虽然拿到了国外学校的 offer ,但是考虑到不想润出去,以后还是想回来,一来一回成本太高,就放弃了,然后玩了几个月,23 年就过去了。24 年开始找工作,由于 gap 了一年多,找了半年左右,只拿到了几家外包的 offer ,后来经过考虑还是放不下架子,最后没有去,于是 24 年又过去了。由于自己没有孩子也没有买房,所以经济压力不大,今年继续玩了大半年,这几年其实有尝试过做点其他的(跟技术没有关系),除了炒股赚了点钱,没有别的收入了。现在感觉自己是休息够了,没上班天天在家也无聊,而且家人也不放心我,自己还是需要有收入,于是决定重返职场,感觉自己还能再干几年的。问题是已经两年多没写代码了,技术应该忘得差不多了,如果面试的话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么久的 gap ,不知道从何开始,而且其实自己对技术不是特别感兴趣,这两年除了准备面试,没学过任何新技术。现在的目标是找个差不多的程序员工作先干着,但是还是不想去外包,如果有远程工作也行,实在不行先接点单先找回感觉也行。想先走一条最简单的路先开始赚点钱,不知道哪条路是最简单的。请大家帮我出出主意。PS 自己一直在北京,找工作的话也希望先找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