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 -- Matrix 07月28日 14:14
05 "不过如此" 与 "花式作死":任天堂的转型迷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回顾了任天堂创始人山内溥在扑克牌行业达到顶峰后,因美国之行产生的“存在主义危机”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胆跨界尝试。从出租车公司到方便米饭,再到情趣酒店,这些看似混乱的探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然而,正是这些曲折的经历,让山内溥深刻认识到任天堂的未来必须回归自身最擅长的“娱乐”领域,并为这家百年企业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文章揭示了企业家在面对成功局限和时代变迁时,如何通过冒险精神和不断试错来寻找企业发展的全新方向。

♦️ 寻顶之旅中的幻灭感:山内溥在1956年拜访美国扑克牌公司时,发现行业天花板极低,利润与发展空间早已触顶,这让他对扑克牌行业产生了“存在主义危机”,认识到仅靠传统纸牌难以支撑其宏大野心,为任天堂的转型埋下了伏笔。

🧸 迪士尼的启示与IP价值:在失望中,山内溥从米老鼠等迪士尼IP的巨大商业魔力中获得启发,意识到产品本身的价值有限,而承载的角色和故事才能带来价值的飞跃。他积极与迪士尼合作,将IP授权融入卡牌产品,并借助皇太子大婚这一契机,成功将任天堂卡牌推向市场高峰。

🚕 失败的跨界探索:在纸牌市场逐渐边缘化后,山内溥进行了多次大胆的跨界尝试,包括成立出租车公司“钻石交通”、开发“方便米饭”以及开设情趣酒店。然而,这些尝试均因各种原因(如工会矛盾、产品口味不佳、服务经验不足)而以失败告终。

💡 危机中的冒险精神与反思:尽管跨界尝试屡屡碰壁,任天堂股价一度跌至谷底,但山内溥始终坚持企业的冒险精神和开拓新事业的信念。他勇于承担责任,并将成功归结于运气,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对企业未来的深刻反思,成为了任天堂能够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回讲到,山内溥接手任天堂时,以雷霆手段裁汰老臣,一度将公司的就业氛围搅得紧张。但世人或许忘了:不过强者是从来都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就是他们搞差的。

不过如此,一场击碎幻想的美国朝圣之旅

任天堂凭日本第一套塑料扑克爆红后,踌躇满志的山内溥做了个决定:去世界另一端看看。1956 年,他将目的地锁定美国,目标是拜访全球最大的扑克牌制造商——美国扑克牌公司(United States Playing Card Company) 。这本该是场 "朝圣之旅":一个东方岛国的行业新贵,专程瞻仰全球霸主的风采,求取进阶真经。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失所望:没有想象中的宏伟工业园区,没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只有几间平房式的普通办公室 —— 甚至不如任天堂在京都的工厂气派。

(这张照片我在维基百科上面找到的,也许不是当年美国扑克牌公司的样子)

那一刻,巨大的幻灭感瞬间击中了山内溥。他千里迢迢奔赴的,不是繁荣盛世,而是整个行业的天花板。一个残酷的事实猛然清晰:扑克牌行业实在太小了。即便做到世界第一,规模也不过如此,利润与发展空间早已触顶。

这个行业的上限,远装不下他的野心。他太清楚了:纸牌只是娱乐工具,而非必需品。或许第二天醒来,这个品类、甚至整个市场就会凭空消失。

这场 "朝圣" 最终变成了一场由成功引发的 "存在主义危机",却也为任天堂的转型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柳暗花明:在失望尽头撞见米老鼠

美国之行虽打碎了山内溥对扑克牌行业的幻想,却让他瞥见了另一种商业魔力。

在山内溥1岁(1928年11月18日)时,迪士尼推出全球首部有声动画《汽船威利号》,米老鼠就此诞生。次年,米老鼠登陆日本便一炮而红。

1950 年《灰姑娘》(又称《仙履奇缘》)的上映,更让迪士尼的 IP 帝国冲上云霄(此时的迪士尼已经有一大批IP)。

1955 年迪士尼乐园开园,首周迎客 16 万,第一年便突破 360 万,次年再涨至 400 万 —— 如此火爆的景象,山内溥访美时不可能视而不见。

1956 年的美国街头,米老鼠、唐老鸭的形象随处可见。山内溥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玩具、一个饭盒、一张卡片,本身价值有限,但一旦印上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价值便会发生质的飞跃。真正的魔法从不在产品本身,而在它承载的角色与故事里。

这场 "跑偏" 的朝圣,对山内溥乃至整个任天堂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深远。但此时的他,商业嗅觉尚未完全觉醒,仍带着任天堂在迷雾中摸索方向。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日本,二战阴影渐散,百废待兴。重工业成了经济支柱:炼钢、造船、汽车产业势头迅猛,化工、机械、纺织也在发力 —— 可这些,都与任天堂无关。

如果你是山内溥,此时会怎么做?换我的话,我想不到可以做什么。或许只会深耕老本行,边做边等机会(或者等死)。但山内溥盯上了一个可能:迪士尼这么火,能不能和卡牌结合?

1959 年初,他再赴美国,直奔迪士尼谈下授权 —— 任天堂的卡牌从此能印上米老鼠。只是,任天堂卡牌以质量著称,代价却是高成本、高售价(当时定价 1000 日元),印有米老鼠的卡牌刚推出时,销量并不理想。

怎么办?真的没办法了。把该做的常规操作都做一下呗,剩下的就听天由命等东风来吧,这就很任天堂。

山内溥只能做该做的事:铺渠道,联合全国商场与玩具店;投广告,把任天堂的迪士尼卡牌推上电视。然后,等一阵东风。

没想到,等来的是一场台风。

20 世纪 50 年代是黑白电视的黄金时代,恰逢明仁皇太子与平民正田美智子结婚。美智子虽为平民,却是日清制粉会长正田英三郎之女,1934 年生于东京。1957 年 8 月,她与明仁在轻井泽网球场相识,自由恋爱的故事轰动全国;1958 年 11 月婚事公开,1959 年 4 月 10 日的婚礼更由皇室电视直播,电视台反复重播。

日本皇室首次迎娶平民,成了全民盛事。无数百姓为看这场婚礼抢购电视,"美智子旋风" 席卷全国。而任天堂的电视广告,恰好与婚礼转播无缝衔接

你看,这就是“任天堂”了,成功靠上天眷顾。前面投放了电视广告,后面就跟着太子和平民结婚的婚宴节目,这何止是东风啊,是台风!是顺利冲锋龙卷风!

尝到甜头的山内溥乘胜追击:推出更多儿童卡通卡牌,将 IP 授权玩到极致;同时试水成人向的女郎卡牌(后来也成了任天堂的 "黑历史" 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任天堂这次和迪士尼合作,悄悄将任天堂的 "赌博基因" 转向了 "娱乐属性"。山内溥在米老鼠卡牌中加入玩法指南,恰逢当红节目《魔法学校》使用同款卡牌 —— 孩子们的跟风让玩具店、文具店老板纷纷进货,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

一生二,二生三,三加一等于四:试试就 "逝世"

渠道铺得够广,广告打得够响,任天堂的纸牌销量一路飙升 ——1959 年就卖出至少 60 万副。山内溥的经营能力得到公认,任天堂也狠狠的焊在日本纸牌行业的王座上。

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顶之后,业绩却逐年下滑。不是山内溥做错了什么,而是时代变了: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纸牌这种传统消遣逐渐边缘化。年轻人迷上了保龄球、射击场,更别说家家户户为看皇室婚礼买了电视 —— 看电视成了新的休闲标配。

有时候你的竞争对手和你并不是同一个赛道,就像网络小说没流行几年就被短视频抢了市场。

山内溥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毕竟全球最大的纸牌公司也就那个鸟样。任天堂要活下去就必须作死。不对,是跨界,不能只做纸牌。

用山内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做的本就是可有可无的生意,一觉醒来市场可能就没了。冒险精神对企业不可或缺,虽然我也会觉得现在这种小规模的状态挺好,呆在舒适区很舒服,没必要去挑战风险巨大的市场。关于任天堂,后续的路应该怎么走,我完全没头绪。可如果什么都不做,公司可能就倒了。这种强烈的危机感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只是,跨界的方向,成了最大的难题。

出租车:钻石交通的昙花一现

当时山内溥有亲戚是出租车公司的经营者,那就让亲戚帮忙带个路吧。1960年10月,山内溥成立了“钻石交通株式会社”,一个以扑克的方块符号味标志的出租车公司。看上去还是有扑克的基因,可能因为方块和钻石有点像,公司名就叫了钻石。

山内溥有位亲戚是出租车公司经营者,便想让对方带路。1960 年 10 月,"钻石交通株式会社" 成立 —— 以扑克牌中方块符号为标志(方块与钻石形似,故得名),多少还带着纸牌的影子。

彼时的日本出租车市场,本就乱象丛生。1912 年日本出现首家出租车公司,二战时因美国石油禁运,政府只给非石油燃料汽车发执照,木炭、煤气车成了主流。

1941 年珍珠港事件后,又被老美轰了回来,1944年“东京大轰炸”后,整个东京只剩下千余辆出租车。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出租车行业迎来春天,却也滋生了危险驾驶、乱收费等问题,被戏称为 "神风出租车"("神风" 在日本的负面含义,懂的都懂)。1959 年,交通大臣德桥渡决定放开私人经营,宣称 "要为无事故、无违章的优秀司机圆梦想,给行业吹新风"—— 本质是让市场卷起来,谁做得好谁留。(多少有点像现在的滴滴卷红滴的感觉,想起当年的红滴质量真的额头冒出感叹号)。

门槛从法人公司降至零,个人也能开出租车。业务多、利润高、门槛低,还是永续行业,加上有亲戚引路,山内溥自然不想错过。

但这次公司转型并没得到祖母的支持,祖母认为“这会玷污公司传统”。可山内溥哪管什么传统不传统的,干就完了。

钻石交通从 1960 年运营到 1969 年,巅峰时拥有 40 辆出租车,其实成绩不算差。可剧本似曾相识:公司也遇到了工会问题,最终与出租车司机工会决裂。1969 年 11 月,山内溥将公司卖给名铁集团(现属八坂集团的 "南八坂交通")。

方便米饭:难以下咽的跨界尝试

进军出租车的同时,山内溥还扎进了 "方便米饭" 领域。

1948年中国台湾佬吴百福到日本发展。

1958年8月,他制作出鸡味泡面(也叫方便面,我这边叫“即食面”),同年12月他将公司名改为“日清食品公司”(注意:与美智子家的日清制粉无关)。方便面很快风靡全球。

1961年吴百福申请了方便面的专利,1963年公司上市。

日本多地震、历战争,百姓本就有囤积食物的习惯,方便面恰好切中需求。但日本人更爱吃米饭 —— 按这个逻辑,"方便饭" 似乎是门好生意。

任天堂联合近江绢丝和京都大学生活研究所,成立“三旺食品株式会社”,尝试开发方便食品。任天堂负责运营,在京都宇治市建厂(即现任天堂宇治工厂服务中心)。1961 年,"河豚茶泡饭" 等方便米饭终于面市。

可问题是:太难吃了😂。就算山内溥开再多 "外挂" 也卖不动。他沿用卡牌的联名套路,1962 年推出 "迪士尼闪卡"(拌饭佐料),1965 年搞出 "大力水手拉面",结果全部扑街。

情趣酒店:服务行业的滑铁卢

食色性也。食品行业碰壁后,山内溥连 "瑟瑟行业" 都想试试 —— 开了家情趣酒店。

可做产品和做服务是两码事。毫无服务行业经验的山内溥,让这家酒店的寿命短得可怜。据说唯一的 VIP 客户就是他自己。倒也算 "自己开心就好"。

收!混乱中的觉醒

"作死" 的前两年,任天堂的成绩单其实不差。1962 年 1 月,任天堂骨牌株式会社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二部和京都证券交易所上市,引入了外部资本。

1963 年,山内溥将公司更名为 "任天堂株式会社",去掉了 "骨牌" 二字,像是在与过去切割。

多数企业家称霸本土后,会规划全球扩张。但山内溥不同:成功让他看清了成功的局限。他要解决的不再是 "如何做更大的扑克牌公司",而是 "任天堂到底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从美国回来后的焦虑与迷茫,催生了任天堂历史上最混乱、也最富戏剧性的时期。这些跨界尝试无一例外以惨败告终。

1964 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大众转向体育娱乐,纸牌市场一落千丈,任天堂股价跌至谷底。

山内溥后来坦言:"当时,我对该做什么,完全不知所措。" 若不是已经上市融资,任天堂或许早已消失。

可即便屡战屡败,他仍坚持:"企业必须有冒险精神,不断开拓新事业。我们会秉承这种精神,持续开发新产品。" 这种信念,至今对初创企业仍有启示。

他常说:"如果结果失败,99% 是我的责任。但我讨厌还没动手就啰嗦 —— 事都没做,哪来那么多话?" 成功时,他总把功劳归为 "只是走运","不能错把运气当实力,那是愚蠢的经营者。人总容易高估自己,这绝对不行。"

出租车公司的工会矛盾、情趣酒店与品牌形象的违和、方便米饭的难以下咽…… 这段历史常被当作笑谈,却藏着山内溥在重压下的挣扎与探索。这些并非无意义的胡闹,而是美国之行冲击后,一种近乎恐慌的试错。

正是这些黑暗中的摸索,让他终于清醒:任天堂的未来,必须扎根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 ——"娱乐" 之上。


⭐️ 如果你也对任天堂的故事感兴趣,欢迎关注 👉《任天堂物语》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任天堂 山内溥 企业转型 IP授权 跨界经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