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28日 12:51
神十九航天员谈太空出舱处置意外故障:比地面预估要严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圆满成功,返回后首次披露了任务中的一次意外情况。在首次出舱活动前,由于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临危受命,在地面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利用临时工具成功进行了人工解锁,克服了任务时间紧迫、工具不专用等困难。蔡旭哲在采访中详细描述了适配器卡滞的严重程度,并强调了天地协同处置的重要性,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紧急出舱处置**:神舟十九号任务在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前,遭遇了载荷适配器卡滞的突发状况。原本应由机械臂自动解锁的适配器,其中一道锁未能成功解开,导致适配器卡在舱壁上,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人工解锁。这一突发任务对乘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 **临危受命,人工解锁显身手**:面对紧急情况,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临危受命。由于缺乏专用的解锁工具,蔡旭哲利用临时工具,配合地面团队通过机械臂调整空间站姿态,成功将卡滞的锁拨开,完成了人工解锁。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在时间紧迫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

⚠️ **现场情况比预想更严峻**:蔡旭哲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场卡滞的缝隙比地面预估的要大得多,他形容“口好大,可能一个手指头都能放进去”,这表明适配器在货物出舱安装过程中可能受到了比地面估算更严重的损伤,增加了处置的难度。

🤝 **天地协同,化解危机**:此次成功处置载荷适配器卡滞,是天地密切配合的典范。地面团队提供了关键的姿态调整支持,而航天员则在舱外完成了精细的操作。这种高效协同的合作模式,是确保中国空间站任务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中国航天员的专业与担当**:面对突发的技术故障,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展现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冷静的判断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他们不仅完成了既定的舱外任务,还成功应对了意外情况,为中国航天事业再添光辉。

今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

今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九号返回后,首次披露了此次任务里的一次意外情况,蔡旭哲近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谈到了意外情况的细节。

据介绍,在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前,乘组临时接到一项任务,前期一次货物出舱安装时,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需要航天员出舱处置。

蔡旭哲透露,它是在货物出舱的载荷适配器,实际上适配器在外面应该有两道锁,通过机械臂自动解锁,正常两道锁都可以解锁,但是有一道锁推断没有解开。

这就造成了解锁解了一半,另外一半还在舱壁上卡着,需要用一个临时的工具,把锁拨开,相当于人工解锁。

由于当时没有专用工具,且需配合地面团队通过机械臂调整姿态,任务时间紧迫,压力极大。

2024年12月17日,蔡旭哲搭档宋令东进行首次出舱活动。

在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既定任务后,蔡旭哲搭乘机械臂转移到故障处置点。

“当时可能在抓取的时候,可能用力有一点损伤,比地面估的我觉得要严重。打个比方,地面说那个缝隙可能最多三毫米,结果我出去一看,口好大,可能一个手指头都能放进去。”蔡旭哲说。

在天地密切配合下,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处置了舱外载荷适配器意外卡滞问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神舟十九号 航天员 舱外活动 载荷适配器 中国航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