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一场让“牛马”大脑宕机的聊天
目睹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街头采访,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碰撞,乃至于导致互不理解,是“牛马”对“自由”和“多样性”的不理解…
采访的对象是北京798艺术园区的早期创始人之一,据视频里自述,他现在每天的生活就是喝咖啡和看书,也只有非常简单和有限的社交联系,在采访中他非常直言不讳,主持人可以说是大感震撼和不解,比如摘几个开头主持人连珠炮提问你感受下…
请问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没有职业
那您做点什么呢?看书喝咖啡
那您每天干点啥呢,就退休了吗?我没有工作啊,就没有退休金
好的…那您,就是多长时间了?就是每天看书喝咖啡的生活,就是我一辈子的生活
就一辈子都这种生活哇,好的那您每个月收入是多少呢?没有收入就是
那您存款是多少呢?有人赞助我钱
那您是艺术家的一个身份码?你也可以这么说,我是798最早的一批创始人
那您这是一个股东还是一个什么状态?我不参与任何金钱,这是我设计的一个房子(指向前方)
那您是一个设计师?我也不是
那您怎么定义自己呢?我不知道
那别人怎么定义你呢?有人说我傻,有人说我牛。(指向后面)这书店老板都是我小伙伴,都是我精神产品,小小安食堂,都是我起的名…
那您每天都干点什么呢,就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内容概括一下?就每天喝咖啡看书,你看这我包,没什么东西,全是酒和书
好的,那您上下班时间是几点到几点?我没有上班时间,我下午刚起床
那您每周单休还是双休呢?(大叔微怒)我没有什么单休双休,傻x才双休呢…
以上,仅仅是开头这部分内容就让我有一个强烈的魔幻感,就是随着大叔的回答,主持人提问的速度越来越快,试图用连珠炮式的提问找到一个“标准模板”,把面前这个人的“画像”套进自己的“系统”里面,但怎么都找不到系统里那个“模板”
这里我不得不再摘几句大叔回答的金句,可以看出一个自由的灵魂是什么生活态度(后来面对主持人进攻式的“努力”提问他已经几乎是无语了)
问到生活中觉得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大叔说,“生活中遇到最有难度的事情是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像文明人一样生活:不要到处去打卡,而是坐下来(喝咖啡思考或者看书),不是噼里啪啦地打卡”
提到创办798的初心,“没有什么初心,就是有艺术家住在798,自然就会有咖啡馆,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嘛。然后就会有美术馆画廊798的核心是画廊”
问想给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什么建议,大叔说,“认真学习,做好学问。无论你学设计学服装学金融学财富做资本家做地主,都好好做,要有质量。为什么我最讨厌抖音和拼夕夕呢?它们没有内容。我最讨厌抖音拼夕夕,好多人却最爱玩抖音最喜欢拼夕夕。”…
所以,整场访谈看下来,我觉得这种“戏剧性”的冲突就是体现在,很多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多样性认知是不足的,他们脑海中的人生只有“那几种”模式,一旦遇到了模式外的人生,认知就会宕机…
记得我关注的英语教学账号也曾经推过一个陈冠希(好久远的名字)的访谈,大意是他现在生活在美国,有很多人会问他是做什么的,他一般会回答是一个创作者,就是“这也做一些,那也做一些”。有时候过一段时间那些人会跑过来说陈冠希撒谎,因为看到他的电影了
陈冠希解释说,那些对角色的演绎只是他的创造之一,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在做(比如潮牌、播客、设计等),并不想把自己定义成一种身份。而现在人们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急着去给自己下定义。没有人能绝对定义这个世界,没人能定义你为什么存在 —— 所以不如好好享受这个它,不去纠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不成功
真正的成功就是享受过程,活的开心。从大脑宕机的牛马,变成拥有自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