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印度官方宣布,从7月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释放中印关系回暖的信号,或许有助于减轻比亚迪在印度设厂所面临的阻力。
在中国国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比亚迪试图通过削价吸引买家,招致官方和同行批评。据彭博社此前报道,比亚迪6月销量环比增长仅为0.2%,要达成全年交付550万辆车的目标,有一定挑战性。
据彭博社星期一(7月28日)报道,继2020年印度和中国士兵在主权存在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发生致命冲突,导致两国关系严重恶化后,许多中国企业都无法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获得印度签证,比亚迪也不例外。
不过,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雅(Piyush Goyal)今年稍早时候已表示,出于国家策略性利益相关考量,印度不欢迎比亚迪在印度投资。
知情人士透露,这促使比亚迪将董事会会议和高层业务交流活动安排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尼泊尔加德满都,甚至远至新加坡举行。
此前,比亚迪拟投资10亿美元(12.81亿新元),与一家印度企业合资建厂,但已被印度方面驳回。这意味着,比亚迪无法在印度实现实质生产力,因而不符合获得进口电动汽车关税减免的资格。
尽管中国电动车巨企比亚迪在印度扩展计划受当地政府阻碍,比亚迪仍努力推进相关投资。
报道指出,比亚迪印度公司总经理张杰(Ketsu Zhang)离开位于印度南部的金奈分厂后,便无法再申请工作准证。因此,张杰自2021年来,由比亚迪深圳总部办公,并于今年迁至日本,从东京监管公司亚太汽车销售业务。
然而,比亚迪无法在印度投资建立新厂,只能依赖其位于金奈、年产能介于1万和1万5000辆车之间的组装厂来满足印度消费者的需求。
报道指出,作为汽车生产商,比亚迪一般须要快速做出决策、解决生产力问题以及和当地社区建立联系,因此在当地设厂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