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News 07月28日 10:13
印度安卓设备频遭仿冒银行应用攻击,恶意软件可清空账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印度安卓设备正面临严峻的银行应用仿冒恶意软件攻击,此类软件能窃取用户银行账户信息、凭证,并劫持短信与通话,严重威胁金融安全。攻击主要通过社会工程手段,如钓鱼短信、欺诈邮件、仿冒网站和恶意二维码诱导用户安装APK投放器。一旦安装,恶意软件会滥用高危权限,如拦截短信以窃取验证码、监控通话、持久化运行并篡改通知,从而完成盗刷和信息窃取。专家提醒用户务必审慎授予应用权限,警惕过度授权带来的风险。

💰 **银行应用仿冒恶意软件威胁印度安卓用户:** 印度市场涌现大量仿冒正规银行应用的恶意软件,这些应用能够清空用户银行账户、窃取登录凭证,甚至劫持用户的短信和通话记录,对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银行业的高度数字化使得大量民众依赖手机应用进行金融交易,因此潜在风险覆盖面广。

🎣 **社会工程与技术操控是主要传播途径:** 恶意软件的感染过程通常结合了社会工程诱导和技术操控。攻击者通过WhatsApp等即时通讯应用发送钓鱼信息、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创建仿冒银行网站或植入恶意二维码,以及伪装成系统更新的木马程序,诱导用户下载并安装恶意APK文件。

📱 **高危权限滥用导致设备被劫持:** 恶意载荷安装后,会索取一系列高危权限以实现对设备的完全控制。这包括拦截短信以窃取用于双因素认证的一次性密码,监控通话以监听对话或执行运营商指令,以及绕过电池优化设置实现持久化运行和开机自启。此外,还能篡改银行通知或隐藏验证码,进一步增强隐蔽性和破坏力。

🔐 **警惕过度授权,审慎授予应用权限:** 即使是正规应用也需要某些权限来提供服务,但用户应高度警惕过度授权。研究表明,许多热门安卓应用平均会索取11项危险权限。过度授权不仅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如数据被用于定向营销),更会为恶意软件的入侵提供便利通道。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银行应用时,您可能不会想到恶意软件。您关注的是余额、交易记录和房租。

然而,印度越来越多的安卓设备正遭受仿冒正规银行应用的恶意软件攻击。CYFIRMA威胁情报团队的调查揭露:此类恶意应用可清空银行账户、窃取凭证,甚至劫持短信与通话。

研究人员未明确具体仿冒的印度银行应用名称,但潜在风险覆盖该国多数人口——因银行业务高度数字化,大量民众依赖手机应用进行金融交易。

感染如何发生?

几乎每次感染背后,都交织着社会工程与技术操控,旨在突破用户警惕性与安卓系统防御。

攻击始于经社会工程诱导用户安装的APK投放器。核心诱导手段包括:

    通过WhatsApp等即时通讯应用发送钓鱼信息。欺诈性电子邮件。仿冒银行网站与恶意二维码。伪装成系统更新的木马投放程序。仿冒Google Play的第三方应用商店。

权限滥用实现设备劫持

恶意载荷一旦安装,即索要高危权限以完全掌控设备通信与行为:

    短信拦截:窃取一次性密码、接管双因素认证,甚至代用户验证银行操作。通话监控:监听通话、启动呼叫转移、执行运营商专用USSD代码。持久化运行:绕过电池优化设置,确保恶意进程永不关闭且开机自启。通知篡改:伪造银行提醒或隐藏验证码。

“这些能力增强了其隐蔽性与破坏力,凸显金融生态系统亟需用户警惕与多层安全防护。”CYFIRMA研究人员指出。

权限授予需审慎

即便正规应用也需权限提供服务,但用户应警惕过度授权:

    调查显示,50款热门安卓应用平均要求11项危险权限(如定位、文件、摄像头访问)。过度授权不仅威胁隐私(数据用于定向营销),更为攻击者敞开入侵通道。

 

 


消息来源:cybernews

本文由 HackerNews.cc 翻译整理,封面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转自 HackerNews.cc”并附上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卓恶意软件 银行安全 网络钓鱼 权限管理 金融科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