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 07月28日 01:39
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指数报告2025》揭示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最新格局。美国和中国以显著优势稳居第一梯队,两国在AI芯片、人才、论文和模型数量等方面远超其他国家,且差距正在缩小。英国等国家构成第二梯队,竞争激烈,各国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第三梯队国家多为发达国家,AI创新处于中等水平,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排名快速攀升。第四梯队国家则普遍存在发展短板。报告还指出,大模型技术门槛提高,性能差距收窄;AI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焦点,南北方鸿沟扩大;风险投资回暖并向头部企业聚集;开源生态蓬勃发展,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中国贡献显著。

🌍 **中美AI发展格局稳固且差距缩小**:美国和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中遥遥领先,占据第一梯队。2024年,美国总分77.97,中国58.01,两国差距从2023年的22.02分缩小至19.96分。中美两国在AI芯片企业数量、高层次人才、顶刊顶会论文和模型数量等方面合计超过参评国家总数的一半,显示出强大的整体实力和日益缩小的发展差距。

🇬🇧 **第二梯队竞争激烈,各国优势各异**: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水平的第二梯队国家数量从2023年的9个减少至6个,竞争更加白热化。英国作为该梯队的领头羊,与排名末位的法国分差不到6分,相邻国家分差多在1分以内。进入第二梯队的国家均在至少一个一级指标上进入全球前五名,各自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发展优势。

🇮🇳 **发展中国家AI排名快速攀升**:印度和巴西是第三梯队中仅有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其AI创新指数排名持续上升。特别是印度,在计算基础、开源项目、产业发展和国际治理参与等二级指标上进步显著,2024年较2023年上升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成为所有参评国家中排名上升最快的国家,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在AI领域的巨大潜力。

💡 **全球AI发展趋势:大模型集中、基建受关注、资本趋于头部**:报告指出,全球大模型创新力量日益集中,性能差距显著收窄,中美两国新增大模型数量占比已达86%。AI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但南北方国家的基础支撑能力鸿沟正在扩大。同时,全球AI风险投资额回升,资本进一步向美国等优势国家和成熟企业、科技巨头聚集,中后轮次融资占比和“超级融资”规模均显著提升。

🌱 **开源生态蓬勃发展,中国扮演重要角色**: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并展现出最快的活跃度增幅。中国在推动AI开源发展方面贡献突出,高质量的开源项目实现群体突破,有助于加速AI技术的普惠化,弥合智能鸿沟,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一、全球形成美中两国引领、梯次化分布的总体格局
《指数报告2025》显示,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2024年,美国以77.97的总分居全球第一,中国总分为58.01分,排名第二。对比2023年,中美整体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两国分差从2023年的22.02分,缩小至2024年的19.96分。相对其他国家,中美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两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数量、高层次人才数量、顶刊顶会论文数量、大模型数量之和均占参评国家总数的50%以上。

第二梯队整体规模收缩,入围国家各具发展优势。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居第二梯队的国家数量从2023年的9个减少至6个。排在首位的英国与末位的法国分差不到6分,相邻两国分差多数在1分以内,围绕第二梯队领头羊的竞争愈发激烈。进入第二梯队的国家各自在不同方面具备发展特色,均有1个及以上的一级指标排名进入全球前5名。

第三梯队国家大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良好基础,但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处在中等水平,缺少突出优势。印度、巴西作为第三梯队仅有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排名持续攀升,其中印度在计算基础、开源项目、产业发展和国际治理参与等二级指标方面进步明显,2024年指数排名相比2023年上升6位,首次进入前10名国家行列,在全部46个参评国家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

第四梯队国家普遍存在短板,能力有待提升。很多南方发展中国家仍处第四梯队,由于数字化基础较弱或资源制约,整体人工智能发展仍较为薄弱,多数国家均存在明显的发展短板,亟待合作提升。对比2023年,第四梯队部分国家出现明显的进步,有9个国家排名提高,其中墨西哥进步最大,相比2023年排名上升5位。沙特阿拉伯、罗马尼亚近五年排名也呈上升走势。

图2 各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得分与排名

图3 近五年人工智能创新指数TOP10国家
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部分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中的两强之一,其发展形势广受关注。《指数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5个一级指标均排名第二;计算基础、人才、教育等8个二级指标排在前2名;电站容量、顶级论文量、大模型数量等20个三级指标排在前2名。

对比近几年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正在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五年累计顶会论文作者数量达3000余人,首次超过美国。高质量研究产出持续活跃,顶会顶刊论文较2019年数量翻一番,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贡献的人工智能开源项目较2018年增长超1.5倍,超高影响力人工智能开源项目位列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至2024年我国企业数量增长超过5.5倍。但与美国相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整体上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价值专利数量、风险投资规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观察
结合指数分析结果,报告对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形成几点观察:

一是全球大模型创新力量不断集中,性能差距显著收窄。大模型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进,基础大模型领域研发门槛日益攀升,大模型数量增长有所放缓。2023年大模型数量增长率约为276%,2024年下降至12%。主流技术路线主导大模型研发,顶尖大模型交替领先,性能差距缩小。全球大模型集聚效应明显,中美发展优势持续增强。报告显示,中美两国2022年至2024年新增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占全球比例由72%跃升至86%。

二是AI基础设施建设成关注重点,南北方基础支撑鸿沟扩大,亟待推进全球能力共建。当前规模效应深刻影响大模型创新,人工智能发展对数据、算力的需求在日益增长。美国、欧盟、英国、韩国等密集性出台多项举措支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指数报告2025》数据显示,AI基础支撑能力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关联增强,近年来南北方基础支撑指标方面鸿沟加大,亟待推进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共建。

三是人工智能风险投资热度回升,资本向优势国家和头部企业聚集。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风险投资额回升至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美国在资本方面的优势在持续扩大,其人工智能风险投资额占全球比例达66%。同时,人工智能资本持续向成熟企业和科技巨头集聚,中后轮次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35%增长至2024年的47%,单笔超10亿美元的“超级融资”占总融资额近7成,其中多数由科技巨头主导。

四是开源生态在全球蓬勃发展,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中国成为重要贡献者、推动者。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2024年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占比稳步提升,与闭源模型之前的性能差距逐步缩小。《指数报告2025》显示,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开源发展,开源活跃度增幅最快的5个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开源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开源项目实现群体突破,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对于弥合智能鸿沟、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正在发挥引领作用。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AI创新指数 中美AI发展 大模型 开源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