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车企座舱软件开发工程师,从入职时的满腔热情,到三年后身心俱疲、怨气丛生,通过亲身经历揭示了当前车企开发流程中的诸多“毒瘤”。他指出,平台化开发名存实亡,跨部门沟通效率低下,测试流程混乱且无序,以及人手不足却项目繁多,导致开发人员常年无休。公司氛围也因戾气蔓延、高离职率和福利缩减而恶化。长此以往,技术人员上升空间渺茫,项目推进效率低下。作者还结合自身经验,对汽车行业的“下饺子式”推新模式提出质疑,认为过于频繁的新车发布可能导致老款车型后续支持不足,并看好特斯拉和小米在这一方面的发展。
🚗 **平台化开发与实际执行脱节:** 尽管领导声称是平台化开发,但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环节都真正实现平台化。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路都会受到影响,且缺乏针对单个模块的独立测试流程,往往需要进行全量测试,导致问题排查效率低下,且一旦出现问题,所有相关人员都需介入。
🤝 **跨部门沟通效率低下,需求易丢失:** 不同部门间的沟通流程复杂且漫长,需求在传递过程中可能经多人之手而丢失,导致在产品上市(SOP)阶段才发现遗漏,最终责任又压给开发人员。这种“传话筒”式的沟通模式严重阻碍了项目进展。
🐛 **测试流程混乱且无序,增加开发负担:** 车企内部不同部门的测试人员会独立向开发人员提交Bug,且缺乏有效沟通。同一个问题可能被以不同的方式重复提交,测试人员周末上班,也迫使开发人员在周末加班处理。这种混乱的测试流程极大地消耗了开发资源。
overworked **人手不足与项目压榨并存:** 一个团队需要维护多个项目,虽然美其名曰“平台化”,实则是在压榨员工。每个车型都有不同的开发节点和发版要求,领导试驾也要求开发人员实时响应。过去一年几乎每个周末都需要加班,但缺乏相应的加班福利。
📉 **公司氛围恶化与职业发展受限:** 内部沟通工具(如企微)充斥着负面情绪,员工离职率高,尤其是测试人员的流失导致新招的外包人员不懂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开发人员的困境。公司福利缩减,如加班餐被大幅削减。对于只专注于技术开发的员工,缺乏管理和带团队的机会,工资增长缓慢,上升空间受限。项目推进时,团队成员普遍存在“能不做就不做”的心态,且在需求讨论中容易出现“和稀泥”现象,导致效率低下。
🚗 **汽车行业“下饺子式”推新模式的隐忧:** 作者对车企频繁推出新款车的做法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导致老款车型在软件更新和维护方面支持不足。他以自身参与的车型研发为例,表示会主动避开这类车型,并对特斯拉和小米等能持续维护老款车型OTA更新的企业表示看好。
车企上班,做座舱软件开发,从到一个公司充满好感入职。看到别人买了公司的产品还觉得这个人有眼光。到啊,这个人买了这个产品,emmm.从天天正能量到一身怨气上着班,一共就用了 3 年多,哈哈
总结下现在车企压榨开发的流程毒瘤:
开发 leader 说这些都是平台化开发功能,可是实际执行起来的时候不是所有链路方都是平台化,一方出问题,整个链路方都得查,根本没有做到单个模块的测试流程,测都是全量测试,一有问题拉所有人看各个部门说的好听一个公司的,实际上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感觉像是两个需求从智驾部门传递到座舱中间经手 N 个人,经常需求传着传着就没了,然后到 SOP 阶段发现漏了就抓着开发拼命干一堆傻逼测试,车企内部有不同部门的测试,不同部门的测试都会给开发提 bug ,他们提 bug 也是没有任何沟通的,同一个问题能换着描述换着法子提,测试周末上班,提了开发周末就得去看,恶心至极用一批人维护 N 个项目,说的好听是平台化,实际上是压榨员工,每个车型都有各种开发节点,都有各种发版,各种 leader 试驾,都要求开发实时响应,去年到今年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求去公司加班,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周末加班福利
公司氛围方面:
企微个人名片界面从今年开始感觉充斥着戾气,各种别什么问题都来找我的介绍,各种 emo 、愤怒的表情离职率高,很多对接的人干着干着就跑路了,尤其是测试,测试跑路后新招的外包测试不懂需求又开始提傻逼问题折磨开发,形成恶心循环各种将本增效,加班餐砍掉,一下发一个团队一个季度的加班餐,实际上就是几百块钱的东西给十几个人的团队。 无力吐槽。没有任何上升潜力,你只要不去当管理岗位,只做技术方面的开发,不带团队,那就那些工资拿到死。一年涨 50 的工龄费。来一个需求,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理念,这个东西能不做就不做,因为所有人都在被高压压榨,涉及到分工,招的那种性价比“架构", 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会和稀泥,一个需求能扯一下午
再说说车吧:之说一点: 从提到项目到这个车到了 sop 阶段,一年吧。 作为参与项目的开发,会狠狠避雷这些车,其他车企的车没参与过研发,不知道他们的节奏咋样,反正那些车企像下饺子一样出新车的我是不敢买的。有些人说电车只有特斯拉和其他,我刚进行业那会儿也是不认可,现在想想也有道理,天天推新款,那老款就一定会被淘汰,一辆车的价值是和其的停产、软件停止更新相关的,下饺子一样的车企是不可能去维护每款车型的后续 OTA 的。这点看好特斯拉和小米。
就不说哪个车企了,不能吃饭还干砸饭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