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18:09 上海
7月29日(周二)晚上19:30-21:30直播
导语
本周是「大模型时代下的Agent建模与仿真」读书会的第四期分享,与「大模型时代下的人机交互与协同」主题联动,报名任一主题,都可以加入社群讨论交流。
本次分享,张江教授将围绕社会科学计算模拟技术从早期模型到智能体系统的核心演进逻辑,解析人工社会、多智能体交互等概念及不同建模方法的构建原理;深入基于 LLM 的多智能体仿真范式,剖析动态社会模拟中的复杂性等挑战与主流模型机制;探讨人 - 机融合社会的未来建构,解析人机关系 “三部曲” 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范式,展现从技术基础到社会前沿的发展脉络与实践探索。
分享背景
分享背景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突破性发展,不仅重塑了人机交互的模式,更对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协作方式乃至认知边界提出了全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理解技术演进与社会变迁的深层关联,成为横跨社会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命题。
从技术发展脉络来看,社会计算模拟领域经历了从早期基于简单规则的人工社会模型,到遗传算法驱动的进化模拟,再到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所构建的虚拟社会实验场的演进。而近年来,基于 LLM 的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的兴起,更是为研究复杂社会互动、群体行为演化提供了革命性工具,使得 “人工社会” 的模拟精度与动态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推动着 “社会仿真” 向更贴近现实的方向发展,更迫切要求我们跳出单纯的技术模仿,转向对 “人与机器如何共创未来社会” 这一核心问题的思考。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持续突破背后,实则是人机交互方式的不断革新 —— 从指令输入到自然语言对话,从单一工具到协同伙伴,人机关系的每一次迭代都深刻影响着技术应用的边界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然而,面对日益智能的机器,传统将其类比为 “新物种” 的研究视角已显局限,如何从具身智能、系统科学等跨学科维度重新解读人机关系,探索人 - 机融合社会的运行规律,成为学术界亟待回应的时代课题。
在此背景下,本次分享立足于社会计算模拟技术的演进与人工智能的发展逻辑,旨在通过梳理人工社会、多智能体仿真、在线游戏等领域的技术突破,结合人机关系 “三部曲” 的前瞻构想,为理解未来人 - 机混合社会提供全新视角,并尝试构建注意力能量流等创新性假说,为相关研究领域注入新的思考动能。
分享简介
分享简介
本次分享将为你展开一场横跨技术演进与未来畅想的深度探索。
第一部分:我们将回溯数十年来社会科学计算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基于简单规则的智能体模型起步,见证遗传算法等进化算法带来的突破,感受大型多人在线游戏赋予的新维度,直至聚焦近年来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模拟技术如何掀起颠覆性变革。在梳理这些建模方法的异同与优劣时,我们更将跳出 “完全模拟社会” 的局限,直指核心命题——如何共创未来的人-机融合社会。
第二部分:我们将转向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揭示一个关键洞察:推动 AI 不断向前的幕后核心拉力,实则是人机交互方式的持续变革。以此为起点,我们将提出人-机关系未来发展的 “三部曲”:界面革命、万物智能与意识革命。
不同于将机器简单类比为生物物种的传统视角,本次分享将从具身智能与系统科学的全新维度,重新解读人-机关系 —— 将其类比为更为深刻的 “身-心关系”。最后,我们将试图提出注意力能量流假说,并希望为未来人 - 机混合社会学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考方向与洞察。
分享大纲
分享大纲
人工社会与多智能体模拟
在线游戏
基于LLM的多智能体仿真
未来人-机混合社会
核心术语
核心术语
在线游戏
大语言模型
人-机关系
注意力能量流假说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Gordon Dai, Weijia Zhang, Jinhan Li, Siqi Yang, Chidera Onochie lbe, Srihas Rao, Arthur Caetano, Misha Sra. Artificial Leviathan: Exploring Social Evolution of LLM Agents Through the Lens of Hobbesian Social Contract Theory[EB/OL]. 2024-06-20. https://arxiv.org/abs/2406.14373.
Tsvetkova M, Yasseri T, Pescetelli N, et al. A new sociology of humans and machines[J]. Nature Human Behaviour, 2024, 8: 1864-1876.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4-02001-8.
Shani-Narkiss H, Eitam B, Amsalem O. Using an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shape human decision-making through attraction to pattern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 (1): 411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131-4
Mosqueira-Rey E, Hernández-Pereira E, Alonso-Ríos D, et al. Human-in-the-loop machine learning: a state of the art [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 2023, 56 (4): 3005-3054. https://doi.org/10.1007/s10462-022-10246-w
主讲人介绍
主讲人介绍
张江,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集智俱乐部、集智学园创始人,集智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曾任腾讯研究院、华为战略研究院等特聘顾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因果涌现、复杂系统分析与建模、规模理论等。
参与方式
参与方式
参与时间
2025年7月29日(周二)晚上19:30-21:30
报名加入社群交流
https://pattern.swarma.org/study_group_issue/924?from=wechat
扫码参与「大模型时代下的Agent建模与仿真」读书会,,加入社群,获取系列读书会永久回看权限,与社区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大模型时代的未来人工社会图景。
「大模型时代下的Agent建模与仿真」读书会
集智俱乐部联合山东工商学院副教授高德华、天津大学教授薛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江、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利共同发起「大模型时代下的Agent建模与仿真」读书会。读书会自2025年7月8日开始,每周二晚上7:30-9:30进行,预计持续分享8周左右。扫码加入Agent建模与仿真的前沿探索之旅,一起共学、共创、共建、共享「大模型时代下的Agent建模与仿真」社区,共同畅想大模型时代人工社会的未来图景!
核心问题
Agent建模与仿真是什么,核心技术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大模型时代,Agent建模与仿真会给复杂系统理论带来哪些突破?
大模型如何赋能Agent实现自主思考与动态适应?
大模型驱动的Agent交互会涌现出什么新型的社会现象?
Agent建模与仿真如何改变金融、心理、管理、军事等领域的研究范式?
你将收获
梳理Agent建模与仿真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方法论;
掌握一套理解、分析、控制、预测复杂系统的计算实验框架;
掌握基于多主体强化学习的复杂系统优化方法;
领略领域前沿学者的研究体系与科研路径。
详情请见:大模型时代下的Agent建模与仿真:共探人工社会未来图景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