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8小时前
群起而攻之,出海短剧TOP1 平台ReelShort深陷抄袭风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中国出海短剧平台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点众科技、听花岛、麦芽短剧等多家公司指责ReelShort(枫叶互动旗下平台)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发布、传播侵权剧集行为。ReelShort作为行业头部平台,以其早期布局和本土化策略占据领先地位,但本土化策略也带来了供给难题和高成本。另一头部平台DramaBox则依靠译制剧和高投放量迅速崛起。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市场用户增长遇到瓶颈,竞争加剧使得版权维护和市场份额争夺成为焦点。ReelShort的抄袭风波与其难以保证的爆款率和不乐观的盈利情况有关,而其他平台的联合发声则反映了对激烈竞争下自身利益的焦虑。

🚀 **出海短剧市场竞争加剧,抄袭指控频发:** 点众科技等国内短剧平台指责ReelShort未经授权发布侵权剧集,引发行业对版权保护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版权纠纷日益增多,维护自身权益成为行业重要议题。

🌟 **ReelShort的本土化策略与供给瓶颈:** ReelShort凭借早期布局和本土化策略(如使用本土演员和团队拍摄)一度领先,但也面临欧美高昂的成本和较低的更新速度等供给难题。相比之下,译制剧更新快但本土化程度较低,这使得ReelShort在内容供给和成本控制上处于两难境地。

📈 **DramaBox的译制剧与高投放策略:** DramaBox则依靠成本较低的译制剧和持续大手笔的投放,迅速积累了用户和市场份额,下载量已达ReelShort的两倍。这种策略虽然快速打开了市场,但也面临用户增长瓶颈,并开始转向对本土剧的投入。

💰 **头部平台市场份额断层领先,RDP高企:** ReelShort和DramaBox占据了海外短剧市场近30%的份额,领先优势明显。北美和欧洲地区的高RPD(平均单次下载收入)显示出这些市场的付费潜力,也使得头部平台在争夺市场份额时更加激烈。

⚖️ **竞争白热化下的盈利压力与焦虑:** 随着入局者增多,用户增长放缓,各平台急于抢占市场份额。ReelShort的盈利情况被指不乐观,而其他平台的联合发声,除了维护版权,也可能包含对激烈竞争下自身利益的焦虑,预示着行业将进入更加残酷的优胜劣汰阶段。

作者|兰杰

编辑|乔芊

出海短剧平台间的热战已然打响。

7月25日,点众科技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声明表示,中文在线关联公司Crazy Maple Studio,Inc.(以下简称“枫叶互动”)旗下的短剧平台ReelShort未经许可擅自发布、传播多部与点众科技享有著作权及相关授权作品基本相同的侵权剧集,包括但不限于:《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女王》、《尊老爱幼》、《游子归家》等。

点众科技CEO陈瑞卿在朋友圈里连发了三条相关动态,并表示,“无论海外维权路多长,代价多大,都要坚定维权到底。”“这是劣币驱除良币。”

(点众科技CEO陈瑞卿朋友圈)

接近点众科技人士告诉36氪,“原本沟通侵权下架的有8部,最后ReelShort下架的只有3部。”“两边老板都见面谈过,但是没用。”

发布声明和表明态度的不只是点众科技一家,听花岛、麦芽短剧等国内头部短剧厂牌也先后发布了相关声明,指责ReelShort的抄袭行为。

麦芽短剧海外负责人王利还在朋友圈分享称:ReelShort的法务总监曾从双方的沟通群中突然退群消失,ReelShort的创始人曾亲自签署不会侵犯麦芽知识产权的《承诺函》但又随意推翻,“被逼无奈通过朋友圈发声。”

对此,36氪向枫叶互动询问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复。

(麦芽短剧海外负责人王利朋友圈)

狂奔的ReelShort,紧追的DramaBox

ReelShort是短剧出海平台中当之无愧的头部,且已经保持了近两年的领先优势。2025年3月至4月,ReelShort还曾连续位列美区娱乐应用免费榜榜首30余天。

某种程度上,ReelShort领先的原因在于出海时间足够早,以及一开始就采取了本土化的策略。

2023年下半年,ReelShort就已经凭借登顶美国iOS娱乐榜单的成绩,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让行业意识到海外短剧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彼时的ReelShort针对本土市场推出了“狼人”、“复仇”等当地喜闻乐见的题材,且采用本土演员和摄制团队进行拍摄。相较于现在占据约50%市场份额的译制剧来讲,更受当地观众喜欢,同时也更加适配付费观看的商业模式。

36氪获悉,2024年,ReelShort的收入大概达到了3亿美元左右,约等于21亿元人民币。

只是本土化策略的另一面是难以提升的供给。

在ReelShort App的用户评价中,一个被广泛提及的问题就是更新太慢,相较于在AI技术加持下可以实现月均上百部更新的译制剧来讲,本土短剧的更新数量每月不过十余部到数十部不等。

欧美地区高昂的用人成本和场地费用,使得本土剧的拍摄成本已经拉升到了15万-20万美元/部,甚至更高。与之相对应,行业的爆款率却并不高,不过5%左右,一些成功以小搏大的案例更是稀有。

因此,相较于原创剧本或者收购IP进行翻拍,直接照抄已经在国内市场验证过成功经验的内容,是一条高效且风险更低的路径。如ReelShort被指控抄袭的《冷面小叔宠嫂无度》,在红果短剧App上有3632万的热度,可以算是行业内中腰部的爆款作品。

有过在美国拍摄短剧经验的导演阿叶表示,抄袭在海内外短剧行业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将海外爆款的短剧翻译下来让国内编剧照抄,或者反过来的情况都存在。以至于现在行业内衍生出了一种风气——有些短剧演员进了组才知道剧本是什么样的,“保密到这种程度。”

与ReelShort不同,DramaBox依靠数量庞大且成本低的译制剧和高频大手笔的投放手段,迅速打开了局面。此前36氪曾报道过,DramaBox的收入同样超过20亿元。此外,DramaBox在应用商店中的下载量已经达到了1亿+,是ReelShort两倍。

双雄争霸下,海外短剧市场头部效应明显。36氪获悉,在海外短剧市场中,上述两大平台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可以达到近30%,且断层领先其他平台。

如今,头部平台乃至行业之间的竞争在变得更加激烈。

更加激烈的竞争下,每一份利益都重要

正有越来越多的短剧公司涌入海外市场。据DataEye数据显示,截至3月,海外市场上的中国短剧App已增至237款,同比去年增长近4倍。包括麦芽传媒的NetShort,中文在线也推出了Sereal+、UniReel等短剧APP。

另据短剧自习室相关数据,2024年Q3至2025年Q2,海外短剧季度收入平均增速达47.1%,但2025Q2增速显著回落,增速下降68%,其中主要原因是用户增长遇到了瓶颈。

加入赛道的选手在变得越来越多,但愿意看短剧的用户却没有同样的增长速度。于是,更快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更加迫切的事情。

今年以来,ReelShort加大投放力度推新剧,素材投放量持续攀升。SenSorTower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内购收入达到1.3亿美元,接近去年收入的一半,成为海外短剧应用收入榜和增长榜冠军。DramaBox则凭借1.2亿美元的成绩紧随其后,且一直保持着位居各大出海短剧平台前列的投放力度。

某种程度上,DramaBox和ReelShort所要走的路线也在变得越来越像。

本土化能力决定长期竞争力,因此,靠翻译剧起家的DramaBox走过了跑马圈地的时代,也开始瞄向拥有更高的变现能力和更强的用户粘性的本土剧,如今已经可以做到每月十几部的产量,但整体还未能有ReelShort的声量。

即便短剧出海的全球化趋势显著,有更多的短剧公司选择东南亚作为主攻市场,但这并不能降低DramaBox和ReelShort竞争的激烈程度——根据点点数据,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北美地区的RPD(平均单次下载收入)为4.7美元,欧洲地区的RPD约2.3美元,远高于海外短剧行业2.0的平均水平,更高于东南亚地区的RPD为0.7美元。 

如今,主打本土精品短剧的ReelShort深陷抄袭风波,背后的原因是难以保证的爆款率,和并不顺畅的商业化进程——有行业人士向36氪表示,相较于已经能为国内业务输血的DramaBox,ReelShort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

而包括点众科技在内短剧公司选择群起而攻之,除了对于自身版权的维护,或许也包含了对于更加激烈的竞争的焦虑——当赛道变得拥挤,每一份利益都额外重要。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短剧出海 ReelShort DramaBox 版权 内容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