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通报了一起因驾驶员周某过度信赖汽车辅助驾驶功能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周某在高速行驶中开启车道偏离预警功能,在经过匝道时,车辆未按预设路线转弯,而周某因盲目相信辅助驾驶系统,未能及时采取制动或纠偏措施,最终导致车辆撞上护栏,并被认定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交警强调,目前车辆的“智驾”系统仍属于辅助驾驶范畴,远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水平。驾驶员在使用此类功能时,务必充分了解其能力、触发条件及禁用场景,并全程保持专注,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切勿过度依赖。
🚗 盲信辅助驾驶酿事故,驾驶员承担全责:文章案例中,驾驶员周某因过度信赖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高速行驶中,当车辆在过匝道时未按正常路线转弯,他未采取任何制动或纠偏措施,导致车辆撞上护栏。最终,周某被认定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 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需时刻保持警惕: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当前市场上配备“智驾”系统的车辆,仍属于辅助驾驶范畴,尚未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这意味着驾驶员在使用这些功能时,不能完全放手,必须时刻保持对车辆的掌控,并在需要时随时准备接管。
💡 充分了解与谨慎使用是关键:为了安全驾驶,建议广大驾驶员在使用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前,应向车企或销售人员详细了解该系统的具体能力、触发条件以及不适用的场景。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应集中注意力,确保双手不离方向盘,眼睛不脱离前方道路,全程保持在驾驶位值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 辅助驾驶功能的能力边界需明确:驾驶员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信任,应当建立在对其能力边界的清晰认知之上。案例中周某“它一直都很准”的说法,反映了部分驾驶员对辅助驾驶系统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过度依赖,忽略了系统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IT之家 7 月 27 日消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发文,通报一起汽车在高速上开启“辅助驾驶”后出现事故的典例,驾驶者周某因盲信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导致车辆撞上高速匝道护栏,最终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IT之家参考通报获悉,周某于 7 月 25 日在沪渝高速湖北黄梅段行驶时开启了车道偏离预警功能,在过匝道时车辆未正常转弯,而周某过度信赖自己开启的辅助驾驶功能,并未采取制动或是纠偏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同时周某面对交警时还坚定地表示:“它一直都很准。”
后续,交警对周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认定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 视频截图
交警提醒,当前国内上市的安装有“智驾”系统的车辆,都还属于辅助驾驶,尚未达到脱离人工实现“自动驾驶”的水平。
广大驾驶人在使用车辆的此类功能时,要想车企、销售人员等详细了解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了解触发条件、禁用场景,并在开车时集中注意力,不得脱手脱眼,全程保持驾驶位值守,准备随时接管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