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显著加快,并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加速应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据显示,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3755个,中国企业贡献了1509个,占比40%,数量位居全球首位。截至今年3月,中国已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DeepSeek等国产AI产品表现亮眼,例如DeepSeek上线不到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即突破3000万,并在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登顶,成为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生成式AI技术正深入渗透到具体应用场景,用户最常利用其回答问题(80.9%)。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国产AI产品在千亿级参数、多模态能力上取得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丰富的智能应用生态。
🇨🇳 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已成为全球领导者,大模型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截至目前,全球已发布3755个大模型,其中中国企业贡献了1509个,占比高达40%。这反映了中国在AI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上的强大实力和快速发展。
🚀 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例如,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便吸引了全球超过3000万的日活跃用户,并在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市场登上榜首,成为全球用户增长最快的生成式AI应用,标志着中国AI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各行各业纵深渗透,并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截至6月,80.9%的用户利用生成式AI产品回答问题。同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7000亿元,并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发展活力。
💡 国产AI产品在技术层面实现了显著突破,尤其是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和多模态能力方面。这些先进的AI技术正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系统,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IT之家 7 月 27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以来我国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
记者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悉,当前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总数达到 3755 个,其中,我国企业贡献了 1509 个(IT之家注:占比达 40%),数量居全球首位。

据IT之家此前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 7 月在京发布第 5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一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影响力显著提升。截至 3 月,共有 346 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我国人工智能产品涌现引发全球关注,DeepSeek 上线不足 20 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突破 3000 万,登顶全球 140 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具体应用场景纵深渗透。用户方面,截至 6 月,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比例最高,达 80.9%。产业方面,2024 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 7000 亿元,连续多年保持 20% 以上的增长率。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