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宣布,未来三年将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目标是使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浦东新区目前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占全市40%,在大模型领域吸引了200余家企业,已有28款大模型产品完成备案。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浦东的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近一半。为进一步推动AI发展,浦东计划释放30多个应用场景,并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以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 浦东新区AI产业蓬勃发展,目前产业规模已超过1600亿元,占据上海市的40%,显示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大模型领域,已有超过200家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合作,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完成备案或登记,为AI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 算力基础设施是AI发展的关键,浦东新区在这一领域也表现突出,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已占据全市总规模的近一半。此外,年底还将投运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进一步增强算力供给能力,为AI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 浦东新区为人工智能产业设定了宏伟目标,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并将核心产值规模提升至2000亿元以上。同时,将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为AI技术的落地和商业化提供广阔空间。
🤖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一环,浦东新区将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这将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测试和应用提供专业的平台和环境,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业化发展。此外,即将上线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也将为AI数据共享和利用提供便利。
【上海浦东: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 将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财联社7月27日电,今日召开的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进行了AI浦东主旨推介。李慧表示,目前浦东AI产业规模已超1600亿元,在全市占比约40%,在大模型领域,200余家垂类模型相关企业选择与浦东同行,其中28款大模型产品已经完成备案或登记。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上,全区智能算力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近1/2。李慧介绍,浦东为梦想创设更为广阔的场景空间,计划未来释放超过30个应用场景,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浦东将打造更为扎实的基础设施,包括年底投运的浦发黎明万卡智算集群、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即将上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等举措,为圆梦AI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