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站站长发行了$V2EX (以下简称 v 币),引发争议。最近的邀请制、v 币发行、Solana 打赏,这些事接踵而来,它们不像比特币离自己那么遥远,而是密集的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思考。
一个最好奇的问题就是,v 币是不是像很多人说的空气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v 币的供应数量是 1 Billion ,也就是 10 亿个。只要在当前的 v 币价格下,对 v 币的需求数量也能达到 10 亿个,可以说是供需平衡了,那么 v 币自然就能维持当前的价格。
这个要求看起来很不可思议,10 亿个呢!没关系,后面还有更不可思议的,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第一个不可思议:把现有的金币体系,都换成 v 币。
可是真这样做了,谁会拿真金白银去发帖、回复、感谢呢?
别急,看看现在 v 币的价格就知道了。具体数字我不查了,每个 v 币大概在 1 分钱(人民币)的量级。什么概念呢?
- 发个主题帖,20 个铜币,2 毛钱。发个回复,5 个铜币,5 分钱。感谢一条回复,10 个铜币,1 毛钱。感谢一个主题,15 个铜币,1 毛 5 。
铜币 | money | |
---|---|---|
主题帖 | 20 | 2 毛钱 |
回复 | 5 | 5 分钱 |
感谢回复 | 10 | 1 毛钱 |
感谢主题 | 15 | 1 毛 5 分钱 |
可以看到,简直是毛毛雨,湿湿碎!
一个人天天灌水,能回复几条呢?你会为了省掉 2 毛钱而忍住不发一个主题帖吗?如果一条回复对你有帮助,花一毛钱感谢他很难吗? 1000 个 v 币( 10 块钱),可以让你愉快的灌水 200 次,要知道一年才只有 365 天。
我前面说的「在当前的 v 币价格下,对 v 币的需求数量」,就是这里的意思——1 分钱 1 个 v 币的情况下,金币体系换成 v 币,仍然能正常运行!
再来看不可思议的数量:现有的金币系统对金币交易的需求数量。
目前的金币系统,对铜币的需求数量能达到 10 亿个吗?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那么来具体计算一下。
v 站每个月的平均主题数量在 9000 左右,就按 1 万算吧。每个帖子平均 20 个回复。也就是月均 20 万个回复。这分别对应了 20 万的 v 币和 100 万的 v 币,总计 120 万 v 币,再加上感谢回复、感谢主题,按照平均 5 个回复有 1 个感谢。那么感谢差不多要有 20 万个,对应 40 万 v 币。平均 1 个主题有 1 个感谢,1 万个感谢,对应了 15 万的 v 币。上面的总量加起来,大概是 175 万(=100 万+20 万+40 万+15 万)。就按 200 万计算吧。这距离 10 亿差了整整 500 倍。
月均次数 | v 币需求数量 | |
---|---|---|
主题帖 | 1 万 | 20 万 |
回复 | 20 万 | 100 万 |
感谢回复 | 4 万 | 40 万 |
感谢主题 | 1 万 | 15 万 |
-总计- | -- | -约 200 万- |
不过,上面计算的是 1 个月的 v 币交易需求数量。也可以看作是市场交换所需要的 v 币数量,算是流动性比较高的。但是,假如真是用完了一个月的 v 币再去买,未免有些麻烦,就像早前没有电子支付时,一个家庭不可能手头只留一个月的现金开支。假设预存一年的 v 币消费量,那么长期+短期的 v 币需求数量,就要在一个月的基础上乘以 10 倍,那就是 2000 万的 v 币需求量。
流动性 | v 币需求数量 |
---|---|
每月 | 200 万 |
每年 | 2000 万 |
这 2000 万的需求数量,当然距离 10 亿的总供给有差距。但也并不是微不足道,仅仅差 50 倍了,足以证明 v 币并不是空气币。假如 v 币的价格在现有基础上小 100 倍,那么单单是交易的需求就会超出目前的供给。
还有一个不可思议:注册持币的需求数量。
那么需求数量是不是止步于这 2000 万了呢?很明显并不是,上述的需求数量,是纯粹来自交易的需求,以及为较近期( 1 年内)的交易而预留的储备需求。可以看作是「交易」需求。
可是别忘了,还有来自持币注册的需求——持有 10000 个 v 币,就可以注册一个新用户。
这些持币新用户,他们购买的 v 币,大多数并不一定会用于交易,而是沉淀下来。因为前面的交易数量是计算的所有用户的回复总量,但具体到某个用户来说,他在注册时持有的 10000 个币,其中用于交易的,可能只占这 10000 个币的一小部分,其他部分则很有可能沉淀下来。每个新用户的注册,对 v 币需求是 10000 个,保守按照每年 5 万个新注册用户,这就是 5 亿个 v 币的需求数量。
有人会说,这些人在注册完成后,就会立即把 v 币抛售。这当然是一种可能,但更可能的是每个人的选择因人而异。假如果真所有新用户在注册之后,立刻抛售持有的 v 币,这意味着对 v 币的需求就只在一瞬间,那么即使有 5 万个新注册用户,对 v 币的新增需求也可以看作是 0 。但是,假如每个人都是在注册 1 年后才抛售呢,那么 5 万个新增用户对 v 币的新增需求,就是足足的 5 亿个。上述的 2 种假设都比较极端,实际上的情况更可能位于 2 者中间的某个位置——既不是立刻抛售,也不是长久持有。在这种情况下,新用户注册带来的对 v 币的需求,其数量也不容小觑。后面会有分析。
再考虑到 v 站完全可以增加规则,对这种抛售行为施加限制,比如帐号存续期间,持币数量不少于 xxx ,或者持币时长不少于 xxx 。这也算是某种增加小号持有成本的方式吧。我没有深入思考过,就不再展开了。
累积一年的需求能算数吗?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上面讨论的需求数量,似乎是按照一年的累计需求来算的,而不是瞬时的需求。比如,交易的需求,1 年才有 2000 万个,而注册的需求,也是 1 年才有近亿个。但是,一年的需求,分散到每天,还会有这么多吗?毕竟,v 币的供应数量,可以看作是恒定的 10 亿个,每时每刻都是 10 亿个供应呢!
我们可以画一个简单的图表来说明。
先说交易需求。某个 v 友 sillydaddy ,假设在一年内,他对 v 币的交易需求数量是 10000 个,他平均 1 年购买一次 v 币,一次购买一年的用量(这个假设符合长短期流动性的平衡,既不会每天换 v 币,也不会大量的 v 币长期闲置)。那么,再假设他在这一年内比较平均的消耗这些 v 币。在这一年的任意时刻,他的持有的 v 币数量是这样的分布:
也就是说,他在一年内平均持有的 v 币数量是 5000 个,换句话说,他在一年内的任意时刻,对 v 币的需求数量平均是 5000 个,跟他一年的总需求数量 10000 个,其实差不多。其他 v 友也差不多,由于各人购币时刻是分散的,整体的需求就变得比较平均了。
再来说注册需求。其实也是上面的道理:不同的 v 友在注册后,对 v 币抛售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人立刻抛售,但有人会持有一段时间后抛售。但由于不断的有新的 v 友在接连不断的注册(平均每天可达上百个),可以想见这些注册的 v 友通过注册累积下来的 v 币需求,是一个不小的数量。注册后抛售前,持有 v 币的时间越长,通过注册累积造成的 v 币需求数量也就越大。假设 v 友 sillydaddy 在注册后第 120 天,抛售掉他注册时拥有的 10000 个 v 币,那么平均下来,他在一年中的任意时刻,对 v 币的需求是 3333 个=10000 个 * 120 / 365 。
v 币不是空气币
总而言之,上面的交易和注册涉及到的对 v 币的需求数量,在目前的 v 币价格下( 1 个 v 币 1 分钱),已经能够达到亿级的数量级了。
这明显不是空气币所能具备的。因为 v 币有真实的需求来支撑它的价格。
一个东西,只要被人们需要,只要有需求,就是有价值的。有人会问,那郁金香泡沫时,郁金香也是被非常多的人需求的啊!没错,但这种需求不能持久,所以郁金香的价格也就不能持久。看 v 币是不是泡沫(割韭菜),只要看它的需求是不是能支撑它的价格,或者说它的价格能不能支撑它的需求,能长久支撑,就能长久维持它的价格!
仅仅是简单的交易和注册,就已经有这些量级的需求了。而谁又知道后面 v 站会推出什么特性,导致对 v 币的新需求呢?
最后的不可思议:发布的人为什么能“暴富”
或者换个问法更合适:发币的人,他因为发币而突然获得的财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吸血广大的持币人。
更直接点问:站长发 v 币,而他本人持有那么多 v 币,这从天而降的财富,到底来源自哪里呢?
这个问题涉及到货币的价值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总有人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它本身一文不值,它所代表的东西才是财富。这就大错特错了,这种对货币的错误看法,恰恰是不能正确认识价值来源的根源。
货币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它自身就是财富,因为它被人们需要,用于交易,用于作为一种形式储存财富。请移步我的「货币狭义相对论」这一篇文章详细了解: /t/1123619
站长发 v 币,是直接创造了一种在 v 站流通的货币!! v 币被需要(用于交易、注册),所以它有价值。换句话说,站长通过创造 v 币直接创造了财富和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他突然拥有了财富,因为 v 币就是他创造的!
有人肯定要问,你说他创造了财富,可是他带来了什么价值呢?问这个问题的人不妨想一下,如果 v 币没有价值,或者说不值 1 个 v 币 1 分钱的价格,会导致什么后果呢?还会有人用吗?很有可能会没人发帖、没人回复、没人感谢!或者说,即使仍然有人发帖回复感谢,但数量也必定会暴跌,从而导致对 v 币的需求暴跌,进而导致 v 币价格暴跌,直到跌到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v 币的价格是受人们认可的,人们承认 v 币值那个价格。所以说,供需决定了价格,而人们对一件东西价值的认可又决定了供需。v 友对创造出的 v 币的价值的认可,决定了 v 币的价格。v 币是站长创造的,他自然拥有他创造出来的财富。
还有人会问,如果不用 v 币,直接使用 Solana 币作为流通手段呢?这样的话,站长一分钱可就捞不到了,为什么使用 v 币的话站长就可以“凭空”多出一笔财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更加印证了货币自身的价值!很简单,如果 v 站的流通币使用 Solana 币,那么很明显会增加对 Solana 币的需求(交易需求、注册需求),这会导致 Solana 币的价格上升(虽然相对比例很小),导致持有 Solana 币的人财富增加。但是,如果使用 v 币,那么这些新增的价值,就会赋予这一新的货币,而不是 Solana 币。因为新发的货币,本身就是财富,作为了这个小经济体的流通手段。
至于有人说这是割韭菜,但这些人却永远无法回答一个问题:每个人购买的 v 币都是以市场价自己买的,也可以以市场价卖出去,花费掉的 v 币,也都是转移给了其他的 v 友,站长 1 分也捞不着,那么站长到底是怎么割的韭菜呢?!这也恰恰印证了前面所说的,v 币本身就是财富这个道理,而不是什么割韭菜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