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近期发布的专题报告指出,光伏行业在“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产业链价格端已出现积极变化。在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背景下,硅料、硅片、电池环节已实现顺价,目前正关注组件端的价格回升情况。报告分析,在当前开工率下,硅料全成本支撑价格力度较强,高成本企业竞争力下降,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景气度,尤其在2026年需求增速可能放缓的预期下,行业联合控制产能显得尤为重要。若外部因素刺激需求增速,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
💡 光伏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产业链价格端已初步实现顺价。在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政策下,硅料、硅片、电池环节的价格已回归合理水平,市场关注点正转向组件端能否跟进顺价,这标志着行业摆脱恶性竞争,向健康发展迈进。
💰 硅料成本支撑价格力度增强,高成本企业竞争力减弱。目前40%的开工率对应硅料全成本约为4.7-6.3万元/吨,在“不得低于全成本销售”的限制下,成本成为价格的重要支撑。高成本企业面临淘汰压力,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 行业景气度提升需联合控产与需求增长双轮驱动。为应对2026年可能的需求增速回落,中信建投认为产业链联合控制产能是提升景气度的关键。若有外部因素刺激需求增长,则产业链景气度向上将更具持续性,形成供需两旺的良好局面。
🚀 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利润中枢回归,硅料环节最受益。在中长期来看,“反内卷”政策有望使行业利润中枢回归至合理盈利水平。其中,硅料环节作为产业链最直接的受益者,其价值有望得到重估,相关龙头企业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值得重点关注。
🌟 产业链上下游均将受益于打破通缩,关注相关企业。除了硅料环节,下游的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也将从打破通缩中获益,收入和利润有望显著改善。投资者可关注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头部企业。
【中信建投:光伏反内卷可能推动行业重回拥硅为王】财联社7月26日电,中信建投发表的光伏行业反内卷专题报告认为,光伏已成为反内卷代表性行业,近期在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背景下,产业链价格端已取得初步成效,硅料、硅片、电池已成功顺价,后续重点关注组件端顺价情况。中信建投测算40%开工率对应硅料全成本约为4.7-6.3万元/吨,在“不得低于全成本销售”的限制下,成本端对当前价格的支撑力度较强,高成本企业竞争力明显弱化,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在2026年需求增速可能回落的情况下,中信建投认为如果希望看到产业链景气度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看到产业联合控产力度的超预期。如果后续需求增速能在某些外部因素刺激下抬升,产业链景气度向上将会获得持续性。中信建投认为在“反内卷”政策的大方向下,中长期行业利润中枢有望回归合理盈利水平。看好主产业链最直接受益于“反内卷”的硅料环节,核心标的包括通威股份、大全能源、颗粒硅龙头等。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也将受益于打破通缩,收入利润可能明显改善,关注隆基绿能、晶澳科技、TOPCon3.0龙头、天合光能、双良节能、钧达股份(A+H)、横店东磁、阿特斯、TCL中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