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时前
ETF扩容能稳定提升信用债流动性吗:海外经验和国内溢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变化与成分券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尽管美国债券ETF市场在2023-2024年经历了显著的规模扩张,但成分券的换手率并未呈现出持续的正相关性增长。国内债券ETF市场也面临类似情况,部分成分券的流动性溢价已达到较高水平,超出合理定价范围。文章分析了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估值分化、央国企发行偏好等因素,并指出ETF扩容难以持续提升成分券流动性,市场情绪变化对流动性影响显著。建议关注市场情绪对ETF份额变动和成分券承压情况的影响。

📈 美国债券ETF市场在2023-2024年经历爆发式增长,但成分券换手率并未随之持续提升,显示规模扩张与流动性提升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历史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债ETF在2022年规模放量期间换手率有短期提升,但长期趋势并不明显,表明ETF规模扩张对成分券流动性的提升可能具有暂时性。

💰 国内债券ETF成分券的流动性溢价已处于较高水平。以AAA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为例,其成分券在主体中的占比持续抬升,部分中长久期、中高隐含评级成分券的交易所与银行间估值分化明显,利差已达10BP以上,甚至部分机构抢筹的成分券利差超过15BP,这已超出10BP以内的合理流动性溢价锚定范围。

⚖️ 央企和地方产业类国企的交易所-银行间利差分化更为显著,城投和交运类主体利差分化相对较小。交易所公司债在估值分化后成为偏进攻型品种,而银行间债券更偏防御。部分央国企可能出于成本考虑更倾向于交易所市场,随着供给增加,交易所-银行间利差有望收窄。

📉 ETF扩容难以带来成分券流动性的持续提升。在实物申赎机制下,信用债ETF规模易增难减,部分成分券在ETF中的总占比已很高,当市场上流动的成分券规模下降时,其流动性反而可能见顶回落。

📊 市场情绪变化对ETF流动性影响显著。现金申赎产品的份额变动可能更大,在市场调整时,PCF清单中的成分券存在承压的风险。关注市场情绪变化,有助于理解ETF规模变化和升贴水率变化所反映的市场情绪。

美国ETF市场增量规模提升对换手率提升具有暂时性,国内债券ETF成分券的流动性溢价已经较高

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2023-2024年大幅放量,2025年回落明显2023年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为5544.82亿美元,2024年规模上升至11528.08亿美元,增速高达107.9%,但2025年整体规模回落较为明显,截至20256月,美国债券ETF市场规模仅为4415.7亿美元。历次美国债券ETF规模放量期间,2022年美国信用债ETF换手率明显上升。回顾美国债券EFT规模放量时期,20221-2月、4-5月两段时期内换手率明显提升。2022年年均换手率为41%1-2月、4-5月期间换手率分别上升至43%45%。拉长周期整体来看,美国债券ETF规模放量与信用债ETF换手率的变化在趋势上并无明显正相关性。拉长周期来看,美国债券ETF规模放量与换手率的变化在趋势上并无明显正相关性。20182020年,美国ETF市场增量规模占整体市场存量连续提升,但换手率并未出现上升的趋势。

ETF扩容下成分券成交笔数显著增加。以上证AAA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为例,前三大成分主体中化股份中,2025年以来成分券在其中的占比持续抬升,7月以来成分券占比为91.7%,近几个月持续抬升。中长久期、中高隐含评级成分券基准做市券交易所-银行间估值分化更为明显。分隐含评级看,当前沪做市成分券-银行间可比券利差位于-1BP~-13BP之间。央企和地方产业类国企的交易所-银行间利差分化更为明显,城投和交运类主体利差分化相对较小。

流动性溢价的合理定价锚在10BP以内2024年以来,化债预期下高等级城投债与二级资本债风险同源,利差中枢为0,利差波动区间基本在10以内。在债市情绪好时,流动性较好的二级资本债利差下行幅度更可能越大;在债市调整时,流动性较好的资产调整幅度亦更可能越大,但是中债估值对两类风险同源,估值中枢为0,但流动性存在差异的资产的估值定价差异在10BP以内。高等级券商债与二级资本债的利差亦然。交易所-银行间中债估值分化的风险点。部分基准做市券、科创债的交易所-银行间利差已在10BP以上,部分机构抢筹情绪比较高涨的成分券利差已在15BP以上。

对于流动性溢价与风险点,我们的三点看法:一是ETF扩容难以带来成分券流动性的持续提升,实物申赎机制下,信用债ETF规模易增难减,部分成分券规模在ETF中总占比已较高,市场上流动的成分券规模下降后,流动性或将见顶回落。二是部分成分券流动性溢价水平已较高,流动性溢价的合理水平在10BP以内,而当前部分机构抢筹情绪比较高涨的成分券利差已在15BP以上。三是交易所-银行间估值分化后,交易所公司债成为偏进攻型品种,而银行间债券更偏防御,部分央国企或基于成本优势,更多选择交易所市场,随着供给量的增加,交易所-银行间利差有望收窄。

建议关注市场情绪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ETF来说,规模变化可以反映现金申赎产品的市场情绪,升贴水率变化可以反映实物申赎产品的市场情绪。我们认为,现金申赎产品的份额变动可能会更大,在市场调整时,PCF清单中的成分券存在承压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ETF久期测算存在偏差;信用债突发负面舆情,打压债市风险偏好。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ETF扩容能稳定提升信用债流动性吗:海外经验和国内溢价》,报告分析师:宇辰、一凡、唐元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债券ETF 流动性溢价 市场情绪 成分券 估值分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