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6:52 北京
牛览网络安全全球资讯,洞察行业发展前沿态势!
新闻速览
• MacOS 现严重零日漏洞,或致系统被完全控制
• 网络安全的未来:AI技能成为求职者必备
• 澳洲时尚品牌Sabo逾61万客户数据遭泄露
• 世界知名黑客组织勒索Dell:大规模数据泄露引金融及安全警示
• AI生成工具被极端组织利用,ICE探员面临新型安全挑战
• 保险公司加码AI应用,面临模型偏见与数据安全新挑战
• 从供应链到运行环境,软件真实性证实全景指南
• 故宫门票只要2分钱?官方致歉
• 防止开源供应链“下毒”,谷歌推出 OSS • Rebuild 项目
• OpenAI和甲骨文签署合作协议,扩建数据中心
• 香港邮政遭受网络攻击 涉及“投寄易”用户通讯录资料
• Google DeepMind AI首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自动推理能力震撼业界
特别关注
Google DeepMind AI首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自动推理能力震撼业界
Google DeepMind近日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IMO)这一全球公认的顶尖数学竞赛中,实现了AI历史性的突破。由DeepMind团队开发的AI系统—AlphaGeometry,不仅首次在IMO级别赛事中荣获金牌,还展现出与顶尖人类选手相当的解题能力。这标志着自动化推理与AI数学能力迈出了关键一步。
AlphaGeometry结合了启发式搜索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处理复杂的几何证明任务。在比赛测试中,这一系统成功解决了IMO极具挑战性的几何问题,成绩堪比获得金牌的人类参赛者。据悉,AlphaGeometry能够在限定时间内高效寻找证明路径,并给出严谨、可验证的逻辑推导。
DeepMind研究团队强调,传统算法在纯数学领域,尤其是高阶几何推理上存在局限,而该AI系统通过深度学习与符号推理相结合,实现了自动化探索和推断。这项成就不仅推动AI系统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为自动化定理证明、科学发现等方向带来更多可能性。
此次突破被视为AI在理解和处理抽象知识方面的重要里程碑,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关于AI能否复制、甚至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深度讨论。技术专家认为,类似AlphaGeometry的系统,将在未来辅助人类解决更复杂、跨学科的基础科学问题。
原文链接:
保险公司加码AI应用,面临模型偏见与数据安全新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AI)在保险行业的广泛应用,保险公司在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型网络安全和合规风险。根据最新报告,越来越多保险机构正将AI用于理赔自动化、风险评估和客户服务等关键环节,但这也带来了模型透明度、数据偏见和治理不完善等挑战。
报告指出,保险公司在AI系统训练和决策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大量敏感数据,一旦数据遭到泄露或被恶意篡改,可能引发财务损失、客户信任危机以及监管处罚。此外,AI模型的不透明性(即“黑箱”效应)和决策依据难以追溯,也使得保险企业难以向监管机构及客户清晰解释理赔或风控结论。
算法偏见是另一个重要隐患。如果AI模型未经过科学校验或设计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对某些群体的不公正定价或理赔拒绝,从而暴露企业于法律纠纷和声誉风险之中。报告建议,保险公司应加强AI系统的治理,包括定期算法审计、数据质量管理和建立可解释性机制,以确保技术合规和业务透明。
同时,保险机构需与网络安全专家紧密合作,定期评估风险暴露点,并就AI工具的道德使用和数据隐私保护制定详细规程。在AI技术推动保险业创新的同时,风险防控和责任履行亦成为不可忽视的管理重点。
热点观察
故宫门票只要2分钱?官方致歉
7月22日凌晨,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故宫博物院购票系统出现bug,游客仅需支付2分钱便可以购买门票游览故宫,连带钟表馆、珍宝馆也是2分钱。从网友晒出的订单截图可以看出,故宫全价票为0.02元、老年人票为0.01元。
据北京日报报道,7月22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回应,2025年7月22日凌晨,因购票小程序升级时出现异常,导致7月22日至7月28日的票额、票种、票价显示错误。目前,小程序功能已恢复正常。
故宫表示,将尽快通过400-950-1925客服电话与在此异常时段内购票的观众联系,重新生成正确订单,保障观众的参观权益。由此给观众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感谢观众理解与配合。
界面新闻查询故宫博物院官网了解到,故宫博物院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代理门票业务,游客需通过官方渠道“故宫博物院”小程序预约门票及展览。
原文链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3066553.html
MacOS 现严重零日漏洞,或致系统被完全控制
据知名黑客论坛消息,一名自称 “sk art 7” 的威胁行为者,正在出售针对苹果 MacOS 操作系统的零日本地权限提升(LPE)漏洞利用程序,这一情况引发了 MacOS 用户的严重安全担忧,尤其是企业用户和高价值目标组织。
据悉,该零日漏洞影响范围覆盖 MacOS 13.0 至 15.5 版本,甚至包括 MacOS 26 测试版。“sk art 7” 宣称,该漏洞可让任何非特权用户直接提升至 root 权限,利用的是 MacOS 权限管理系统的逻辑缺陷,而非内存损坏漏洞。若所言属实,攻击者一旦通过钓鱼或社会工程等手段获得系统初始访问权,便可借助此漏洞完全控制 MacOS 系统,进而安装恶意软件、窃取敏感数据、修改系统配置并绕过安全控制。Kraken Labs 报告称,威胁行为者声称该漏洞利用在支持版本中的成功率达 100%,显示出其可能触及 MacOS 架构根本问题。
目前,该漏洞在一个知名黑客论坛的地下市场软件类别中以 13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卖家还表示愿意使用第三方托管服务以确保交易合法性。不过,安全研究人员和苹果公司尚未对此漏洞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这一零日漏洞的出现,无疑给 MacOS 系统的安全性蒙上了一层阴影,企业用户需密切关注并加强防范措施。
原文链接:
https://cybersecuritynews.com/macos-0-day-lpe-exploit/
网络安全的未来:AI技能成为求职者必备
据 ISC2 对 436 名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的调查,30% 的受访者团队已将 AI 安全工具集成到运营中,42% 正考虑部署。大型企业(超 10000 名员工)在使用 AI 工具方面领先,占 37% 。不同行业中,工业企业(38%)、IT 服务(36%)和专业服务机构(34%)在采用 AI 安全工具方面居前。
尽管AI技术的引入为网络安全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对入门级求职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不仅关注候选人的基础网络安全知识,还希望他们具备一定的AI技能。这意味着,未来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士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根据行业报告,预计到2025年,网络安全领域将需要超过300万个新职位,其中许多职位将要求具备AI相关的技能。这一趋势表明,掌握AI技术将成为网络安全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AI正在重塑网络安全行业的招聘标准,入门级求职者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这一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士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原文链接:
https://www.helpnetsecurity.com/2025/07/22/ai-in-cybersecurity-entry-level-jobs/
AI生成工具被极端组织利用,ICE探员面临新型安全挑战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局长Patrick Lechleitner近日在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听证会上警告,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滥用正在对执法人员构成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Lechleitner指出,极端或边缘组织正在利用AI生成的深度伪造(deepfake)图像和视频,旨在泄露、恐吓甚至危及ICE探员的人身安全。
据Lechleitner介绍,AI驱动的内容生成技术使得不法分子更容易获取、拼接和扩散执法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从而加剧“人肉搜索”威胁。他表达了对针对探员的网络骚扰、恶意虚假信息传播等新型威胁的担忧,认为这不仅危及执法人员本身,也可能阻碍执法行动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种新型威胁,ICE已启动多项内部安全措施,包括强化探员个人信息保护和应对在线骚扰的机制。Lechleitner同时呼吁立法层面出台更严格的隐私和数据保护政策,以遏制AI技术在非法领域的扩散应用。国会议员们也认为,需加强政府部门间合作,制订更为有效的法规和执法手段以应对AI带来的潜在风险。
这一警告突显,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执法和政府部门需要前瞻性调整安全策略,防止AI工具被滥用于针对公共服务人员的威胁和攻击。
原文链接:
防止开源供应链“下毒”,谷歌推出 OSS Rebuild 项目
7 月 22 日消息,为提升开源项目的安全性,谷歌今日推出了 OSS Rebuild,开发者可利用该工具通过重现构建过程来验证开源软件包的完整性,从而避免开源供应链“下毒”情况。
谷歌介绍称,开源软件已成为数字世界的基础。从关键基础设施到日常应用,开源软件组件占现代应用的 77%。据估计,其价值超过 12 万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86.21 万亿元人民币),开源软件从未如此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种普遍性也使开源成为攻击者的目标,比如攻击者针对某一广泛使用的开源组件“投毒”,从而攻击大量使用该开源组件的软件。
谷歌表示,OSS Rebuild 无需维护者投入精力即可生成 SLSA 软件供应链 Build Level 3 要求,从而为开发者提供软件组件构建过程的可验证记录。
OSS Rebuild 项目具有多重优势,主要面向安全团队和维护者。对于安全团队而言,他们能够检测未提交的源代码、构建环境被入侵以及隐蔽的后门程序。OSS Rebuild 还增强了元数据,补充了软件物料清单,并加速了漏洞响应。
从谷歌官方博客获悉,该项目最初支持 PyPI(Python)、npm(JS / TS)和 Createsio(Rust),并计划支持更多生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使用该项目,以获取来源信息、探索重建版本和重建包。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EEtJAc2UqtADNpVqZATNQ
安全事件
香港邮政遭受网络攻击 涉及“投寄易”用户通讯录资料
2025年7月21日,香港邮政公布了一件资安事故,涉及网络攻击团伙读取“投寄易”用户的通讯录资料。
香港邮政表示,在发现事故后已及时采取行动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并在当天按既有规定向警方报案、通知数字政策办公室,并向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公署通报。
初步调查显示,这起事故可能涉及“投寄易”用户的通讯录资料,涵盖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目前尚不明确受影响的用户数目和是否涉及个人资料泄露。如果案件有进展,香港邮政会立即通知受影响的用户。
香港邮政对此表示强烈谴责,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数字办的意见,并将进一步加强系统安全性。此外香港邮政重申,不会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发送超链接收集个人资料或要求付款。目前,“投寄易”服务已恢复正常。
“投寄易”服务是香港邮政推出的网络服务,用户可通过该服务在寄件前查看和打印邮寄标签,并可使用信用卡、八达通、Alipay HK或云闪付等方式支付邮寄费用,简化邮寄流程。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y_FkSrqA-al5FDM7zo7VQ
澳洲时尚品牌Sabo逾61万客户数据遭泄露
澳大利亚知名时尚品牌Sabo近期遭遇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其超过61万条客户记录被曝光。据安全研究人员DarkWebInformer披露,这批数据于2024年6月15日在黑客论坛免费发布,内容包括客户全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实际地址、订单、账户ID等敏感信息。泄露发生后,Sabo方面尚未对事件做出公开声明,亦未证实具体泄露原因。
据了解,泄露数据库原始文件大小为306 MB,解压后数据逾1.2 GB,显示出此次事件影响范围极广。此类敏感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客户将面临身份盗用、金融诈骗及定向钓鱼攻击等多重威胁。安全分析人士警告,包含个人可识别信息(PII)的大型泄露不但削弱企业声誉,也可能引发监管层面的调查与处罚。
目前尚不清楚Sabo平台被攻陷的具体漏洞,DarkWebInformer推测攻击者可能利用了网络安全防护中的薄弱环节,但未公布进一步细节。此次事件凸显了电商平台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持续挑战,呼吁所有服务商加强对客户信息的加密存储、漏洞修复及访问权限限制,同时建议受影响客户密切留意账户安全,警惕可疑邮件或信息。
本次Sabo数据泄露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在合规与技术防护方面的短板,也再度提醒业内:随着电商数据价值提升,黑客针对整个平台大规模收集和贩售数据的趋势愈加明显。
原文链接:
https://hackread.com/global-fashion-label-sabo-customer-records-leaked/
世界知名黑客组织勒索Dell:大规模数据泄露引金融及安全警示
全球知名科技企业Dell近日证实,其用于客户演示的Dell Demo平台遭受黑客组织World Leaks入侵。该组织在暗网上发布声明,声称已窃取了49GB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归类为“极高敏感度”。World Leaks威胁Dell支付赎金,否则将公布这批数据。官方调查显示,受影响平台为Dell一套独立于主生产系统的演示环境,主要用于客户及合作伙伴测试产品或服务。
根据World Leaks的披露,泄露数据包含大量文件、数据库和截图,其中或涉及内部凭证、技术文档甚至安全架构信息。虽Dell强调此次事件未影响主生产环境及客户核心数据,但安全专家警示,这类演示环境往往存在安全防护不足且存放真实数据的风险。一旦这些资源被黑客利用,不仅可能导致后续的网络攻击,还可能危及客户及合作伙伴机密。
Dell在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启动了事件响应流程,对受影响系统实施隔离并与第三方网络安全公司协作展开深入调查。目前,Dell已进一步加强演示平台的访问控制和漏洞修复措施,并承诺持续提升整体安全防护能力。World Leaks的行动再次引发企业对演示环境等非生产系统安全重视,提醒业内: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护才是保障业务连续性和客户数据安全的关键。
原文链接:
攻防技术
从供应链到运行环境,软件真实性证实全景指南
随着软件供应链攻击日益猖獗,持续性软件真实性证实(Continuous Software Attestation)成为保障系统安全和可信性的关键环节。本文梳理了企业实现有效持续性软件真实性证实的三大核心策略,为应用开发和维护提供了清晰指引。
首先,采用自动化、全生命周期的软件物料清单(SBOM)生成与管理机制。SBOM详实记录每个软件组件的来源和版本,帮助组织识别潜在风险依赖,并在遭遇漏洞通报时快速响应修复需求。这一流程的自动化能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提高组件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其次,实施端到端、跨环境的证实机制。即软件从开发、构建、部署到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持续进行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与安全验证。这不仅要求引入适用于容器、微服务等现代应用架构的动态证实工具,还需确保证实结果具备可验证性和实时性。
第三,建立安全为先的开发与运营文化。包括强化开发者对供应链风险、第三方组件管理和证实工具的培训,同时推动各团队协作,在流程设计、工具选择和合规审计中统一认识和行动。只有全员重视,才能形成系统性安全防线,降低后门、篡改等长期存在的威胁。
总体来看,企业若能以透明、自动和协作的方法推进持续性软件真实性证实,将显著提升其供应链安全防护能力,响应不断演化的网络安全风险。
原文链接:
产业动态
OpenAI和甲骨文签署合作协议,扩建数据中心
OpenAI与甲骨文扩大合作,合作开发4.5吉瓦数据中心产能,这家明星AI公司的“去微软化”道路又进一步。
OpenAI周二宣布,已与甲骨文公司达成协议,将在美国开发4.5吉瓦的额外数据中心产能,进一步扩大双方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这一扩展将使星际之门计划的总产能超过5吉瓦,运行超过200万个芯片,显著推进该项目朝着最初承诺的10吉瓦目标迈进。
据此前文章报道,本月初甲骨文披露达成一项云服务协议,将从2028财年起贡献超过300亿美元年收入。媒体称,甲骨文和OpenAI的星际之门协议至少是该云协议的一部分。
新增的数据中心产能预计将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涵盖建设、运营以及相关制造和服务等间接岗位。这一扩展凸显了美国科技公司为保持在全球AI竞赛中的领先地位而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
据OpenAI透露,甲骨文已于上月开始交付首批英伟达GB200机架,OpenAI最近开始运行早期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利用这一产能推进下一代前沿研究的极限。
该德州站点已经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随着运营扩展预计将产生更多就业机会。这些专业岗位包括电工、设备操作员和技术人员,员工来自超过20个州。
OpenAI估计,建设、开发和运营新宣布的4.5吉瓦数据中心产能将在美国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这一估算包括运营星际之门数据中心所需的直接全职工作、短期建设岗位以及制造和本地服务等间接工作。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mdgUVGxGLLwoCdZ5DOTkw
合作电话:18311333376
合作微信:aqniu001
投稿邮箱:editor@aqn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