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安办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安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重点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通知强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同时,要求做好原料清理、环境清洁、设备检修和用具消毒,防止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特别指出,将加大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大宗食品,以及婴幼儿、老人等重点人群食品的日常监管力度,并关注灾区食品的安全。
🗄️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识别和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及人员健康等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隐患。
🧼 提升生产经营环境:强调认真做好食品原料的清理、生产环境的清洁、生产设备的检修以及各类用具的消毒工作,确保所有环节均符合国家食品生产经营的基本卫生和安全标准。
🚫 严防食品污染与变质: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受到污染,坚决杜绝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场,并对已发生的污染、变质食品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
🎯 加大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明确提出要针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消费量大的食品,婴幼儿、老人等特殊消费人群的食品,以及向灾区集中调拨、捐赠、销售的食品和灾区企业生产销售的食品,加大日常监管的频率和深度,确保这些关键领域的食品安全。
【国务院食安办:针对婴幼儿食品、赈灾食品等加大日常监管力度】财联社7月26日电,国务院食安办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安办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通知要求:①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人员健康等方面的风险隐患;②认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环境清洁、设备检修、用具消毒等工作,确保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污染,严防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场,及时处置污染、变质食品;④各地要针对米面油、肉蛋奶、调味品等消费量大的食品,婴幼儿、老人等重点人群食品,以及向灾区集中调拨、捐赠、销售和灾区企业生产销售的食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