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际影响力
又一家A+H券商要来了!
7月25日晚间,首创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若首创证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这也将成为第14家“A+H”股的上市券商。
目前,A股市场中共有13家上市券商实现了“A+H”上市,分别是东方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光大证券、国联民生、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中原证券、招商证券。
首创证券计划赴港上市
根据公告,首创证券于7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等相关议案。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首创证券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上市。
首创证券指出,本次赴港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用于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用于境内外证券相关业务发展及投资,提升公司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用途,具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向计划以公司H股招股说明书最终版的披露为准。
关于发行方式,为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配售新股,拟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首创证券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选择行使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
关于发行价格,将在不低于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基础上,充分考虑公司现有股东利益、投资者接受能力、境内外资本市场以及发行风险等情况,根据国际惯例,通过市场认购情况、路演和簿记结果,采用市场化定价方式,由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及/或其授权人士和本次发行的整体协调人协商确定。
关于发行及上市时间,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即自公司股东会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自动或经另行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具体发行及上市时间将由股东会授权董事会或其授权人士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状况和境内外有关监管部门审批、备案进展及其他相关情况决定。
此外,首创证券还指出,为兼顾现有股东和未来H股股东的利益,本次发行上市完成后,在扣除本次发行上市前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及经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的拟分配利润(如适用)后,本次发行上市前的滚存未分配利润由本次发行上市完成后的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享有。
A+H上市券商再扩容
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2月,注册资本27.3亿元人民币,于2022年12月22日在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资产管理、自营投资与交易服务、投资银行、证券经纪、财富管理、信用融资、研究咨询、期货、私募基金管理、另类投资等多个领域。
回顾券商业,首创证券是时隔六年行业内再次新增的两地上市券商。最近一次是申万宏源,2019年4月在香港上市。
目前13家券商是A+H两地上市,分别是东方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光大证券、国联民生、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中原证券、招商证券。
今年以来,港股IPO持续活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今年上半年共完成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IPO),合共集资额逾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指出,在政策支持、AH溢价收窄、全球化布局需求等因素驱动下,A+H两地上市模式将日益成为港股一种重要的上市途径。近期,AH溢价呈现不断收窄的态势,有利于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在港股获得更合理且更高的估值。
对于那些希望增强全球化布局的A股公司而言,赴港上市所带来的意义非凡。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它们在境外市场的融资能力,还能助力其在国际市场中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预计在多个大型IPO上市、流动性改善、政策面利好,以及估值持续提升的驱动下,今年港股IPO市场有望加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