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小时前
一年不登录就删号?网易游戏遭大量投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网易游戏因其服务协议中的“账号一年不登录即注销”等条款引发大量玩家不满,登上热搜。玩家认为此举剥夺了其虚拟财产权益,且部分条款涉嫌“霸王条款”。律师表示,此类条款的合法性存疑,需满足明确告知和合理期限等前提,否则可能侵犯用户财产权。此外,网易游戏还被曝出《世界之外》擅自涨价以及用户协议中存在不公平的管辖权约定等问题,引发了关于企业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泛讨论。玩家维权可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

🎮 账号注销争议:网易游戏服务协议中“账号连续365天未登录,经通知后未在合理期限内登录即无保管义务”的条款引发玩家强烈不满。玩家认为这剥夺了其账号内的虚拟财产,尤其是在用户因学业、健康等原因暂时无法登录游戏时,可能导致账号和数据永久丢失,质疑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律师指出,此类条款需明确告知用户且“合理期限”需符合行业惯例,否则可能侵犯用户财产权。

💰 资费调整问题:《世界之外》等游戏被指在未提前通知玩家的情况下擅自提高抽卡价格,从300钻/抽涨至400钻/抽。此举被认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构成价格欺诈,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属于“霸王条款”,企业应提前公示资费调整信息。

⚖️ 管辖权条款争议:网易游戏用户协议中新增条款将争议管辖地限定在广州市天河区法院,被玩家视为“霸王条款”,增加了异地用户维权成本,限制了消费者选择法院的权利。律师表示,虽然协议管辖不违法,但若未显著提示,可能因排除用户主要权利而无效,且强制限定管辖地不符合民事诉讼管辖的公平原则。

⚖️ 法律责任与维权建议:律师强调,企业不能仅以“协议已同意”为由规避责任,需在数据管理、经营自主权与用户财产权保护间寻求平衡。用户在虚拟世界维权时,应警惕“点击同意”的法律风险,留存证据,可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对于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用户仍可主张无效。

“玩家退游,不是不要号了。一年不登录就自动注销。合理吗?万一某一天我突然想回游了呢?”有游戏用户在网络社交平台吐槽网易游戏。7月25日,“网易游戏遭大量玩家维权”登上热搜,其多款游戏的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引发网友争议。

争议的核心点在于,服务协议中有条款规定:如用户连续365天没有登陆游戏,并且通知后未在合理期限内登录游戏,网易公司对该用户账号以及该用户账号在游戏数据库中的记录没有保管义务,且该等数据信息无法再恢复。

一批游戏用户对此表示不满。网易游戏《第五人格》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核实相关协议近期并没有内容更新或者调整,最近的更新时间是2022年的11月。

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注销账号的操作只能由用户自己通过官方渠道完成。即使是对于违规账号,公司也是按照规定进行一段时间的封禁,并不是直接注销账号。

网易游戏的相关协议,是否合理?

是免责条款还是真删号?

“离大谱,说小点那些高三的学生,退网一年辛辛苦苦备考,考完暑假一登,发现号没了,网易你觉得合理吗?”有游戏用户这样质问网易。

目前,网易多款游戏的服务协议中有条款规定:如用户连续365天没有登陆游戏,则自第365天当天的24时起,在网易公司通过邮件、站内信或者短信等合理方式通知用户后,用户如未在合理期限内登录游戏,网易公司对该用户账号以及该用户账号在游戏数据库中的任何记录,没有保管义务,且该等数据信息无法再恢复。

网易游戏《第五人格》客服人员表示,游戏的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近期并未更新过,目前使用的版本是2022年11月的。据悉,《阴阳师》《世界之外》等其他网易游戏的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也显示更新时间为2022年11月。

对于玩家一年未登陆游戏是否会导致账号数据被删除,客服表示暂时无法回答。

对于协议中的删号条款是否合法,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亚博对《BUG》栏目表示,用户对账号内虚拟财产享有财产权益,受《民法典》第127条保护。网易单方约定“一年未登录即删除”,需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已通过有效方式明确告知用户;二是“合理期限”符合行业惯例。

刘亚博律师指出,若网易未履行通知义务或“合理期限”显失公平,可能涉嫌侵犯用户财产权,用户可主张条款无效并要求恢复数据。目前玩家投诉核心是“被格式条款剥夺权益”,后续维权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不公平格式条款”,或起诉确认条款无效。他建议,玩家可以先留存未登录证明及平台通知记录,再主张权利。

但也有玩家认为,网易游戏的声明一直都在,意思是一年不登陆不会帮保管账号。该玩家认为,每个游戏都有类似的协议条款,其实就是个免责声明,意思是不能作为起诉赔偿的理由。

法律专业人士魏鹏飞律师表示,从法律层面看,365天未登录删号条款的合法性存疑。尽管企业主张清理无效数据具有技术必要性,但《民法典》第127条明确将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用户通过付费获得的游戏道具、账号数据等,应视为具有财产属性的数字资产。企业单方面设定删除期限,且未针对学业、健康等合理离线情形预留例外条款,明显加重了用户的注意义务,涉嫌违反公平原则。即便条款已存在多年,其合法性仍需以“必要性”和“程序合规性”为前提,企业需证明数据清理的不可替代性及通知程序的充分性。

事件频出:资费突涨触及法律红线?

网易游戏的舆情并不仅此一件,近期还被曝出《世界之外》没提前通知突然涨价33%。

《世界之外》是网易旗下女性向游戏。据悉,游戏在未通知玩家的情况下将新卡池抽卡价格从300钻/抽直接涨至400钻/抽,导致玩家消耗400钻/抽的保底机制却可能抽到价值300钻/抽的常驻卡,遭多位玩家投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律专业人士魏鹏飞律师表示,资费调整争议已经触及法律红线。《电子商务法》明确要求经营者调整服务资费需提前公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未公告即擅自提高抽卡价格,导致用户按旧有预期消费却获得贬值服务,不仅违背公平交易原则,更可能构成《价格法》禁止的价格欺诈行为。

魏鹏飞律师指出,企业试图通过协议预先获得“任意调价权”,本质上是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法定义务,属于《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禁止的霸王条款。

还有一个被游戏用户广泛诟病的问题是纠纷管辖权。

多位玩家发现,网易游戏目前的用户协议条款新增如下免责内容:“《网易游戏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订立于广州市天河区。如双方就该协议的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交由该协议订立地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管辖并处理。”

有游戏玩家认为,这一条款属于网易偷偷增加的“霸王条款”,是逼着用户去广州打官司。游戏公司通过服务协议条款限定管辖权,建立自己的“主场优势”,是否合法?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亚博表示,从实务角度看,管辖条款方面,协议约定由广州天河区法院管辖,符合《民事诉讼法》第35条“协议管辖”规则,本身不违法。但关键看用户协议是否以显著方式提示,若未明示,可能被认定“排除用户主要权利”,条款无效。

魏鹏飞律师则认为,网易游戏的用户协议中关于权属与管辖的约定值得商榷。“将账号及虚拟物品所有权完全归属于企业,仅赋予用户使用权,实质是通过格式条款规避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责任;而强制限定争议由企业所在地法院管辖,客观上增加了异地用户的维权成本,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不符合民事诉讼管辖的公平原则。”

消费者如何应对虚拟世界中的权利争议?魏鹏飞律师提醒,用户需警惕“点击同意”背后的法律风险。“即便协议已签署,对于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消费者仍可主张无效。当权益受损时,应注意留存资费调整记录、客服沟通凭证等证据,通过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权。”

游戏企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魏鹏飞律师强调,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不能仅以“协议已同意”为由规避责任,而是需要在数据管理、经营自主权与用户财产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这既是法律合规的要求,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易游戏 用户协议 玩家维权 虚拟财产 霸王条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