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26日 14:17
油管大神Dan的这套AI学习法,让我彻底告别瞎忙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面对AI时代的知识爆炸和快速变化,我们常常感到学习焦虑,学了却用不上。油管大神Dan Koe分享了一种颠覆性的学习方法论:首先明确“不学什么”,聚焦人生目标,设定学习方向。接着,跳出枯燥的教程,直接启动真实项目,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针对性学习,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吸收并应用于工作。此外,对于拖延,可以尝试“激活但不完成”的微习惯,促使大脑继续行动。最后,通过公开分享学习过程和成果,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与同频者交流,共同进步。这是一种目标明确、主动出击、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进化的学习方式,能帮助我们在AI时代快速提升自我。

🎯 **明确学习方向,学会“不学什么”:** 在开始学习任何新技能之前,首先要理清自己的人生大目标,并基于此设定清晰的学习小目标。这有助于避免盲目学习,将精力集中在对实现目标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避免“学了却用不上”的困境。

🚀 **项目驱动学习,边干边学:** 放弃从头到尾啃教程的传统模式,而是先启动一个实际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再针对性地去查找资料和学习相关知识。这种“在战斗中学习”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知识的吸收率和应用能力,确保所学技能直接服务于实际需求。

💡 **克服拖延,启动“微习惯”:** 针对学习中的拖延和动力不足,可以尝试“激活但不完成”的策略。即先开始做与学习相关的、非常简单的任务,例如整理资料或打开文档,让任务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从而利用心理学上的“微习惯”原理,引导大脑继续完成任务。

🗣️ **公开分享,加深理解与连接:** 主动公开分享自己正在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无论是通过写作还是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输出过程加深记忆,同时还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交流互助的学习社群,共同进步。

你是不是也这样:

买了一堆课,却总也看不完?收藏夹里塞满了干货,但真正用上的没几个?或者,每天被各种新知识、新工具轮番轰炸,感觉越学越焦虑,越学越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从哪儿下手?

明明很努力,却总感觉自己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工作和生活一点都没变?

最近,我看到一位油管大神Dan Koe的分享,这哥们儿特别牛!他在油管有几百万粉丝,专注分享个人成长和一人事业,年收入超500万美元。他这次分享的主题就是:AI时代,如何比别人快10倍学会任何技能?

他的观点,让我豁然开朗!

我是做自媒体领域,从公众号到直播,再到短视频都有涉及。高效学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个方法论,不仅对我有用,对每一个想快速提升自己的人,都会有不小的启发。

所以今天分享给你,也算是我自己学习实践这些方法的新起点吧。

一、学习第一步,重要的是搞清楚“不学什么”

一说提升学习能力,很多人下意识就想:我要学新理论?我要掌握新方法?但Dan一上来就说:不,学习的第一步,不是急着去学什么,而是先搞清楚你不学什么!

这个点真的很扎心。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东西却感觉没用?花了那么多时间却看不到效果?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方向错了,一开始就盲目投入。

那正确的姿势是什么?

先理清你的人生大目标,再基于这个大目标,去设定学习上的小目标。

这样,你的学习才真正有意义,有方向。

回想一下,我们大部分人是不是都缺了这一步?学习劲头很足,看见什么火学什么,别人推荐什么就一头扎进去。结果学了一大堆,发现跟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关系不大,或者根本就用不上!

我自己也踩了这个坑。我试着用AI梳理了一下我的人生目标,聊完之后发现,很多以前觉得应该学的东西,现在看来优先级并不高。这个点,我真的觉得非常有用,强烈推荐大家都去试试!

二、不要先啃教程,一边干一边学

有了学习目标,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很多人是不是立马就去找教程,从第一章吭哧吭哧啃到最后一章,追求所谓的系统、完整?

Dan说:千万不要从头到尾看教程!

先启动一个真实的项目,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再针对性地去学。 这样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被我们吸收。

这个观点,我举双手双脚赞同!因为我自己就有过非常类似的经历。

AI刚火那会儿,我很焦虑,生怕被时代淘汰了。于是,各种AI教程看了一堆,哪个大模型今天又火了,哪个数据又跑到第一了,我肯定要去关注一下,甚至还真金白银花了几千块钱开了各种会员去尝试。但结果呢?说实话,对我的工作帮助并不大,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和钱。

直到最近,我们公司有个项目,需要做数据分析。如果纯靠人工去扒信息,不仅耗时耗力,还抓不住重点。这时候,AI就派上用场了。

你看,这就是我的真实项目。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怎么用AI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这次没去报什么课,直接就上手,边用边学!

比如,我发现提示词写不好,AI给我的答案就乱七八糟,那我就专门去研究怎么写出高质量的提示词,甚至让AI帮我优化提示词。

我还发现,不同的AI模型处理文本的能力、风格完全不一样。比如有些模型处理不了特别长的文本,有些特别有创意但容易‘卡壳’。那我就得去对比,哪个才最适合我当前的需求。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我有一堆文件,是需要一篇篇喂给AI,还是一股脑儿全丢给它?怎么样才能让它输出的结果更真实、更准确?这些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才搞明白的。

就这么边干边学,我不光用AI完成了分析,还顺便摸清了几个主流AI工具的脾气!

比如,DeepSeek在创意方面比较强,但处理长文本不够流畅。豆包和Kimi长文本处理能力相对好一些,但豆包的回答风格可能更偏情感化一点,而Kimi有点拖后腿,处理复杂问题有点力不从心。

在战斗中学习,比干巴巴地看教程印象深刻太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学到的每一个技能,都是能直接用在工作上的,这种感觉太爽了!

三、拖延、懒得学怎么办?

当然,很多人可能还会遇到一个问题:道理我都懂,项目我也有,但我就是懒得学、学不动,或者因为时间、精力跟不上而干不下去,怎么办?

比如我一直想好好运营自己的公众号,计划也定了不少。什么选题、形式、更新频率,都想得明明白白。但每次都是开头热闹,执行个一两次就熄火了。

对于这种拖延症,Dan也给了一个小妙招,他说你可以试试激活但不完成。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开始做一点点跟学习相关的、非常简单的任务,比如整理一下学习资料,或者打开文档随便敲几行字,让这个事情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这样一来,我们的大脑就更容易被勾引着继续把事情做下去。心理学上管这叫“微习惯”。

下次我再犯懒不想写东西,就试试这招:先打开电脑,随便翻翻笔记,或者泡杯咖啡,告诉自己“没事儿,就进入一下状态,随便看看”,看能不能真有奇效!

四、公开分享你正在做的事

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非常有启发,并且我自己也正在努力践行的一点,那就是:

一定要去公开分享你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通过写作,或教学的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太多了!不仅能帮你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还能在分享的过程中加深记忆,甚至吸引到更多同频的小伙伴一起交流进步。

总的来说,Dan的方法论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

在AI时代,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一个目标明确、主动出击,并且在真实实践中不断迭代和进化的过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时代 高效学习 技能提升 Dan Koe 项目驱动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