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旨在构建多灾种预警的全球早期预警服务网络,并分享中国在早期预警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该方案以“妈祖”精神为象征,寓意救助、亲民和智慧,其名称“MAZU”分别代表多灾种、预警、零差距和普惠。中国气象局将通过技术支持、能力建设、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共建以及创新合作机制,与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携手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带来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赋能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该方案已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并致力于培养发展中国家的专业人才。
🌍 **“妈祖(MAZU)”方案的提出与内涵**: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以中国沿海守护神“妈祖”命名,象征着救助、亲民和智慧的精神。方案名称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旨在构建包含多灾种预警的全球早期预警服务网络,并分享中国在早期预警实践中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 **全球合作与能力建设**: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气象局致力于携手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通过提供早期预警技术、联合开展能力建设、共建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以及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中国气象局与多个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所罗门群岛)共同开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并分享了递进式气象服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实践经验,以及城市工具箱、风云地球工具箱等技术成果。
💡 **人工智能赋能早期预警**:文章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连接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方面的重要作用。AI的高效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能力,使其成为突破传统预报局限的关键“金钥匙”。“妈祖(MAZU)”方案以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核心,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升全球应对气候挑战的效率和能力。
🎓 **人才培养与经验交流**: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早期预警能力的提升,“妈祖(MAZU)”方案还通过国际培训课程、奖学金计划和访问学者项目,积极培养发展中国家的早期预警专业人才,促进国际间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例如,上海“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已在蒙古得到实践应用,展示了技术成果的有效传播。
IT之家 7 月 26 日消息,据中国气象局官方消息,今日在上海举行的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构建包含多灾种预警的全球早期预警服务网络,分享中国早期预警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

据介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成为全球挑战。妈祖是中国沿海地区广受敬仰的海洋守护者、气象守护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精神与早期预警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体现了救助、亲民、智慧的内涵。因此,中国气象局将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命名为“妈祖(MAZU)”,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
IT之家从官方新闻稿获悉,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国气象局发布“妈祖(MAZU)”,与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经验和技术成果,提供早期预警技术、联合开展能力建设、共建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等。在经验方面,我国分享递进式气象服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早期预警实践;在技术方面,与各国共建城市工具箱、风云地球工具箱、海外设备等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
文章称,人工智能技术以其高效的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能力,正成为连接气象预报、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关键纽带,成为突破传统预报局限的“金钥匙”。“妈祖(MAZU)”以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核心,根据不同国家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
中国气象局与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所罗门群岛等国气象部门联合开发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上海“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已在蒙古实践应用。此外,“妈祖(MAZU)”通过国际培训课程、奖学金计划和访问学者项目,培养发展中国家早期预警专业人才,促进经验交流。